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论人的道德权利与社会革命的必要性(5)


    三、侵权与革命
    革命是儒家传统中原有的一个概念,孟子的心性论在理论渊源上与之有密切的关系。“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34]像汤商推翻夏桀、周武王推翻商纣,这些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犯上作乱”或“弑君”,而是“替天行道”和“吊民伐罪”,是肯定“社会革命”的合法性和历史必然性。因为天赋予人道德性命,就是承认人具有普遍的道德权利,掌握行政权力的“天子”如果侵害了人的这种神圣的道德权利,“天子”自然就失去了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对“民”就犯下了滔天大罪,是国家层面的“侵权”行为。所以,为了维护人的神圣权利,人人都可以起来革命,以证明儒家的“正义观”和“民权观”。所以,孟子说汤商的革命是“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仇也”,“诛其君,吊其民”,而周武王的革命是“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35],这样一看,“革命”就是儒家的圣人对于独夫民贼侵权行为的正当惩罚。
    以孔孟之道标举出的儒家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入世哲学”,是对于他们那个时代“周公制礼”的政治制度规范—礼的创造性解释。所以,汉初贾谊对儒家的政治和法律思想的特色就看得很清楚,他说:“礼者,所以固国家,定社稷、使君无失其民者也。主臣,礼之正也;威德在君,礼之分也;尊卑大小,强弱有位,礼之数也。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属,士庶各爱其家,失爱不仁,过爱不义。”[36]这里第一句话所讲的仍然是周公制礼的传统,即礼最初只有西方近代法律所谓“国家强制性意志”的含义,但是后面所讲就已经揭示出儒家思想对于礼所赋予的伦理价值含义了,所以对照“固国家,定社稷,君无失其民”这种制度,儒家赋予了其活的灵魂和价值取向,“孔仁孟义”正是对“周礼”的“天经地义”价值的创新性解释,用现代西方法治思想讲就是以人的普遍的道德权利平衡君王的行政权力。孔子讲“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7] 实际上就是对于“礼乐治国”这种制度中行政权力的价值制衡,其实质是儒家的宗师们对于“礼坏乐崩”局面的反思的结果,一如西方法律传统中“应然”的自然法对于“实然”的实证法的制衡和现代西方司法实践中以“法的非法”矫正“恶法亦法”的法制传统,其中蕴涵着深刻的道德权利对于制度或行政权力实施制衡的哲学思想。
    如果我们将儒家所提倡的这种“道德权利”制衡的思想推演至政治制度层面,则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儒家对于“革命”所赋予的合法性意义,即“革命”是“顺乎天应乎人”和“天经地义”的。在“天人”概念中,“天”是“天赋性命”所表达的普遍自然状态;“人”是具有“天良”意志的主体人格,以明觉的“心”体察万物的“性”,是孟子所谓“尽心知性至命”,因此将人的“心性”与普遍自然状态“合一”就形成了孟子关于人的道德权利思想,即“天爵”。“天爵”对于“人爵”的超越,在孟子的政治法律思想中就是一种道德权利制衡。无论是在孔子还是在孟子的政治法律思想中,道德权利制衡都是伦理价值取向上的“公私之辨”在政治制度层面的反映。所以,儒家的传统认为,“三代”(夏、商、周)是完全体现人的普遍道德权利的“公天下”,而秦汉以后的皇帝政治制度是完全体现侵害人的普遍道德权利的“家(私)天下”。“公天下”没有私姓,只有公共姓,即“百姓”,其中人被赋予了普遍的道德权利;“家天下”没有公共姓,只有“私姓”,即“刘汉”、“李唐”、“赵宋”、“朱明”等,其中“私姓”权力侵害了“百姓”的公权利,这种私对公的侵权一种是儒家的人批评现实政治制度的依据,自然也是“革命”的法理依据。在这种儒家特色的政治制度批判传统中,“三代”被解释成了具有“道义”原则的“公天下”,“秦汉”被解释成了违反“道义”原则的“家天下”,“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38],所以中国历史上各层次的“革命”在思想理论上都有“替天行道”的原则和特色,其法理意义在于:人的普遍道德权利不容侵害,否则受侵害者就有权以“革命”的方式矫正“侵权”,维护自己的神圣道德权利。
    在这种思想逻辑和历史传统中,孔子以“仁义”为“周礼”规定价值取向,用“道义”限制“君权”,表现出了具有道德特色的个人主体性与民权思想,比如“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9],“民无信不立(取信于民)”[40]以及“因民之所利而利之”[41]等等。这类思想就是从人的主体性和维护普遍道德权利的角度对政治权力所做的限制性解释,其道德价值的约束性甚至适用于儒家信奉的“三代公天下的圣王”:“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42]但是,对于代表君主权力的“非礼”、“无道”和“未信而劳民”这类的“侵权”行为,孔子并不鼓励以“革命”的方式来主张人的道德权利:“子谓《韶》(歌颂尧“禅让”权力给舜),‘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歌颂周武王“征诛”商纣王的“汤武革命”),‘尽美矣,未尽善也’。”[43]而对于齐国和鲁国那些“枉道”、“无德”的国君权臣,孔子也不主张以革命的方式维护人的普遍的道德权利,而是以“脚投票”的方式,离鲁去齐。这大概就是他中年之后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颠沛流离状态的原因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