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论悔恨(2)


    三、
    在中国思想背景中,忏悔是极少的,那种以赤裸裸的灵魂直面超越者、在上者,在超越者和在上者的俯视中感觉自己的卑微与渺小,把自己灵魂深处的小榨出来,拷问灵魂深处的卑污,进而又拷问出灵魂深处的洁白的人,在中国没有宗教背景的文化氛围中,是极为少见的。在中国的非宗教的世俗背景中,比之于宗教背景下人们普遍感受到的忏悔,中国人取而代之以悔恨。
    四、
    悔恨的主体是这样一些人,他们艰难地奋斗着,有的时候这奋斗甚至是血肉横飞的搏斗,他们向着目标挺进,但是现在他们发现自己目标已经在追求的过程中和他们失之交臂,本来这目标已经唾手可得,但因为他们的大意或者小小的过失,他们让目标从身边错过了,就如同一个旅人,他奋力地想着目的地飞奔,但是当人精疲力竭不得不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向路边的人一打听,突然发现,那目的地原来不是在前方,而在他身后很远的地方,他已经远远地越过了目的地,多跑了无数的冤枉路。现在的问题是,他是否还有力气沿着来路返回去,如果他还有力气返回去,那么他可能仅仅是感到一些懊悔,如果他的确已经精疲力竭,再也无力返回,甚至他只能死于这穷途,倒于这荒路了,他可能会感到深深地悔恨——在懊悔上加上了无以复加的痛心。
    痛是因为他失去了目标,悔是因为那他得着目标的机会再也不会有了,两者相加产生了对自己的恨,这就是悔恨的了。
    悔恨与仇恨、怨恨不一样,仇恨的对象是指向他人的,仇恨可以导致复仇,恨者通过打击或消灭被仇恨的对象来减除自己的仇恨,消解自己的痛苦;怨恨针对的也是他人,主体可以通过腹诽、诅咒等进行心理宣泄,怨恨的对象不像仇恨的对象,怨恨的对象一般不是仇敌,相反大多数是亲人一类,何以如此怨恨情绪的产生,往往同主体过高的期望有关,对提对亲近的人产生了较高的要求,但是这要求却没有受到重视,更没有被满足,这时主体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情绪。问题的核心是在于主体认为自己在对象身上投入得已经很多了,而对象的汇报却是极端的不对称,这时怨恨便产生了,一般说来,怨恨之情不大会导致复仇行动,大多数情况下主体会进一步积极地投入,试图用不断地追加投入来获取对象对他的重视与回报,这样当对象猛然醒悟过来,对主体给予回报的时候,怨恨也就消失了。
    但是悔恨则不同,悔恨的对象是自我,自我把自我当成敌人来恨,自我分裂成了“两个人”,一个是“被恨的”,一个是“施恨的”的,主体因此而承受着自我分裂的痛苦。
    因此,悔恨的痛苦是非常可怕的:“施恨的”自我是痛苦的,含恨的痛苦已经刻骨铭心了,“被恨的”自我也是痛苦的,他被恨着,体验着被痛恨,被鄙视的苦楚。“施恨的”自我的苦痛是无处发泄的,因为他无法复仇,那被恨的就是他自己;“被恨的”自我的痛苦也是无法消除的,因为他无法逃离这恨,因为这恨者就是他自己。这无法宣泄的含恨之情,这无法逃避的被恨的痛苦在主体的内心冲撞着,无处松懈,它越积越厚,直到最终爆发。
    这爆发常常和自疟联系在一起。我们已经看到,悔恨是一件可怕的事件,而且它从偶然性(失误,原本可以避免的行为开始),但却最终走向了必然性,它恒定在了主体的心中,被固化了,成了主体自我认识的图式。这种图式在汉语中叫自怨自艾。(作者:葛红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