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庄子给现代人心性修养的建议(3)


    庄子强调情欲累德伤性, 必须调节, 甚至必须彻底消除。那么怎样消除呢? 他主张“物物”而“不物于物”。当他和弟子出游,看到伐木者不取“不材之木”,“故人之家”杀“不能鸣”之鹅,弟子问他: “先生将何处? ”庄子笑答:“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 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 物物而不物于物, 则胡可得而累邪! ”张岱年解释为: “情都是物所引起的, 受物之刺激而动情, 便是物于物; 虽受物之刺激而情无所动, 便是物物。”在现实生活中, 人虽然不可能完全做到如庄子所言的“超然”, 但一定程度的超然也可以使人摆脱情绪与欲望的困扰。
    对道德之困的超越———本真的人格境界
    庄子追求对于“道”的认识和体悟。所谓“道”即世界本原或自然万物的根本规律或至善至美境界。因此,庄子追求“体道”、“悟道”实质上是力图超越现有或表象世界, 认识世界的本质或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也体现着作为主体的人对于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对于自我的不断超越。这种超越精神具有多层意义,而最主要的是对于道德的超越。庄子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是“道”丧失以后的产物,不是最完美的道德, 他希望人们跳出以冀名望利为动机的仁义之举, 摒除道德生活中的形式主义和虚伪现象,将体现了“道”之特性的“抱朴守真”作为价值取向,努力超越当时世俗的社会道德。通过主体的不懈努力,以实现道德上的升华,趋近“上善”、“至善”的道德境界。庄子把道、自然看得高于一切,认为万物,包括人都始于道, 都依存于道。道的本性是自然,所以作为依存于道的人,其本性也应该是自然。庄子为说明人之自然,举了一个例子: 世有名叫浑沌之人,浑然一体, 无七窍之分。别人可怜他, 为其凿出七窍来, 七窍开时, 浑沌也死了。庄子以浑沌开窍喻指世俗的修养, 开窍而死则表示丧失了人的自然本性。浑沌凿开了七窍, 就失去了自己的本真。他之所以可以活着,就是因为他的浑沌之态, 他可以去综观天地;等你把他的七窍分开的时候,他已经远离了他的生命本体。所谓人的社会化,就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被社会凿开了我们的一窍又一窍。到最后, 我们变成一个社会标准下的成人, 但离我们的赤子之心、浑沌之态又有多远呢? 《庄子·则阳》篇中有这样一段话:“生而美者,人与之鉴,不告则不知其美于人也。若知之, 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可喜也终无己,人之好之亦无己, 性也。圣人之爱人也,人与之名,不告则不知其爱人也。”意思是,天生美的人,不自知比别人美, 没有卖弄炫耀之心,这样的人永远是可爱的,别人也总是乐意欣赏其美; 圣人爱人出于天性, 不自知其行为可称作“爱人”,这样的人,永远地爱着别人, 别人也总是安然地接受他的爱。所以,善和美都是自然的,这才是一个人应该达到的境界。
    处于战国时期纷乱无道的黑暗现实之中,庄子深刻地感受到了环境的险恶和生存的巨大压力,为了保全自我, 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不得不入世随俗、消减锋芒。然而他却始终以不失“真我”、“本我”为前提,“顺人而不失己”,保持追求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高超风骨。庄子深刻地揭示了自己时代的社会现象,批判了世俗的价值观,并倡导超然物外的精神和独立自主的人生。
    他认为,小人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以身殉家,圣人以身殉天下,他们目的各异,但本质都是“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如果过度崇拜物质,道德大厦就会崩溃;如果毫无节制地追逐权势,就会成为物的奴隶,所以,他谆谆告诫人们:“不以物易性”,“不以物挫志”,始终保持人格的尊严。这是一位古人给现代人敲响的警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