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关于中国解释学的五个层级:道、意、象、构、言(7)


    七、学问之道:需先穿透语言、文字的遮蔽,上通于道。再由道而开显。
    我们讲了半天发现,原来对语句的解释,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到最后牵涉到对「道的理解」,「道的体悟」。所以不可能有一种人文学的解释,叫惟一的、客观的。除非说这个解释是非常外在性的,那就一定不会错。因为他不是内在义理的阐发,是外在的一种共同约定,大家看的很清楚。譬如说林安梧是谁?「林安梧」就是一个姓「林」,名字叫「安梧」的人。那就对了,这个话不会再有第二个解释,这个话不会有质疑。但如果是属于内在的诠释,那就会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人文学的有趣就在这里,他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国文老师不能够要求学生,背解释的时候要有标准答案。解释只有范围,没有定点。你要记得它只有范围,没有定点,你越出他的范围是不行,是错的,只有范围,没有定点。解释像变形虫一样。他可以扭来扭去的,但是他不可能乱扭,乱扭到毫无章法。
    (请配合下图来理解)
    (A)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B)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C)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D)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就在一个范围里面,今天这语意范围是这样(A),明天这语意范围可能变这样(B),后天这语意范围可能又变这样(C),但是它有没有范围呢?他不可能今天这范围是这样(A),后天这语意范围突然扩大成(D),至于说他们扩张多少,不知道,没有办法能够限制他扩张多少,但是它不是没有限制。没有限定,但是可有限制;他没有限定,但是有限制,懂吗?这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所以语意的问题是很麻烦的,意义的解释问题是非常麻烦的。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这个话本身有问题。以前大家没发现这个话有问题。「发现新大陆」这完全是白人中心主义的思考,那里老早就有人类了,人家已经老早就居住在那里,比哥伦布不知道要早多久耶,早几千年,几万年啊!哥伦布是发现了你们白种人不了解的新大陆,他们是世居于那里而理解那里啊,是不是?发现了新大陆,那我们「中国的哲学」、「中国的义理」、「中国的思想」需要新发现吗?这也要想一想。
    有很多人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喔,发现了孟子有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有康德(ImmaneulKant)的思想,胡扯!孟子他里面老早就有很多东西,我们是内在的理解他,不是我通过西方的思想来理解啊,这是完全错误的一种想法啊!到最后就是我们像矿物一样,要被开矿。我们是死的,他来开矿,在以前不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开我们文化的矿吗,以前陈立夫他们的想法就是这样啊,用科学的方法来开矿,这是他本来就是学矿冶的,开矿,这还好,更严重的那叫什么,我用一个比较辣的说法就是:妓女、恩客情结。你把自己当成什么,这太荒谬了。什么运用西方的新方法,才能够了解中国的旧学问,这思考我是百分之百不能接受,哪有那回事儿?
    鲁实先先生有读过西方的新方法吗,鲁实先先生做的学问不是学问啊,他做的学问比现在很多新方法的人做的学问还要伟大。所以,我现在跟你们讲了半天是告诉你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我好像用了很多西方的新方法,但我的想法绝对不是,不是用西方的新方法去开中国的矿,不是这个想法。它其实是一种互动,一种交谈,它是多元的,它有各种可能,是这样的。方法也没有一定嘛,这以前我们最先讲方法的时候,「法无定法,道有其道」。所以怎么样的一步一步上升于道呢?
    做学问不能够繁琐,就好像,你做一个医生去诊断一个病人,其实只要看到一两个病兆,说不定就已经能够断定是什么病了,那也就够了,我从来就不赞成「上穷碧落下黄泉」,要找尽所有的资料才能作学问,如果那样的话,你学问就不要做了,因为你找不完。你是感冒的病症,一看就知道,马上就下药了。还要把所有你的身体都检查完了,检查完了,再来治病,那你就死了,是不是?所以现在做学问不是有人做的非常的繁琐吗?作《孟子》研究,你把《孟子》读熟嘛!你了解吗?你不要把一大堆说三道四的,有关于孟子的,通通都收齐了,要是你《孟子》的原文反而没读,那你做这个研究有意义吗?我觉得没意义。现在常常是舍本逐末,所以文本的阅读很重要。
    譬如说有关朱子的格物致知,那最重要的一段文献在哪里?就是《四书章句集注》里头,那《大学章句》有一个〈格物补传〉,这是朱熹为《大学》所补的一个解释,就是关于格物的解释,因为朱熹把《大学》分成经一章、传十章,
    那有关格物他发现这怎么没解释,(其实不是没解释,而是经过他那一分析以后变成没解释),所以朱子的《大学》的版本,跟王阳明的《大学》的版本就不同,朱子《大学》的版本就做那个分别,做经一章、传十章的这样的分析,跟阳明用《大学》古本不同。所以你可以发现到,原来解释有这么大的一个学问。
    你站在不同的立足点,你所看的就不一样,我现在站在这里,我如果画一幅图,或照一个相,跟我站在另一边照,这虽不同,它还是相通的,也就是这一群人,虽异而实通。解释的多元,是讲到他的差异,而这个差异他之所以可能,这就叫做通,殊途而同归,这个部分在我们华人的文化传统里面其实是非常好的,我们是强调存异求同,尊重多元。我们这个族群、这个文化尊重多元的态度远过于其他几个族群,这很独特的。
    虽然我们被误认为我们是非常单元的思考,那为什么呢?因为民国初年以来,很多思考是很单元化的。你戴着黑色的墨镜看这个世界,举世皆墨。中国人戴着黑色的墨镜去看中国文化传统,中国文化传统真的是漆黑一团;戴着吃人的墨镜,所以看到都是吃人。那为什么他戴着吃人呢?因为他所处的那个年代所累积下来的趋向非常的强,所以使得你这样看那个问题。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发现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个intention,你这个心灵意义的指向,会决定你对图象的选择,会决定你对结构的把握,决定你对整个语句记忆本身,你怎么样展开整个解释系统,这个非常重要,这是一个诠释的意象,我往哪边诠释,往这边诠释,完全不同。开个玩笑,这我们大部分遇过,有些学生上课,手拿着一个本子遮在前头‘睡觉’这个老师很生气说:「你怎么可以蒙骗我,把书放前面,偷偷的睡着了。」;另外一个说:「这个学生实在够认真,连睡着了,都舍不得把书放下。」这整个解释不同,那心灵的意向完全不同,这里你看多重要,这是解释的一个可左、可右、可上、可下的情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