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心经》讲解 —— 宣化上人(2)

第七:人法喻立题。有人、也有法、也有喻,又叫具足一。譬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个法,「佛」是个人,「华严」是个喻,表示「以万行的因华,庄严无上的果德」。又「大方广」是说这法的体,「华严」表示用。佛是修大方广六度万行这种法而成的佛,修六度万行是成佛的因,就好像花是果的因似的,这叫万行因华,用好像花似的这种万行的因,来庄严这无上的果德,就成这种佛果的德行。 
    现在就用我所作的偈颂来解释本经。每一段文都有八句偈颂,来解释这一段经文。这八句偈颂是我自己作的,以前讲过一遍,这是第二次了。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妙智方可达彼岸 真心自能契觉源 法喻立名超对待 空诸法相体绝言 
    宗趣原来无所得 力用驱除三障蠲 熟酥判作斯教义 摩诃逆转般若船 
    前边这八句偈颂讲的是这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经题,按照五重玄义 ( 释名、显体、明宗、论用、判教相 ) 来解释。这第一句和第二句是解释题目的意思。 
    五重玄义── 1. 释名 
    妙智方可达彼岸。 什么是妙智呢?般若就是妙智。你用这般若的妙智,才可以到彼岸。这个到彼岸,就是波罗蜜,这「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 
    真心自能契觉源。 这个「真心」就是说的这个「心」字,也就是说的这个「般若」。你有般若的妙智慧,有这种真心,自然就可以契合觉源。契合觉源,就是和佛的本觉相契合,就是得到那个本觉的体了,契合了。契合就是相合了,和它合成一体了。 
    法喻立名超对待。 这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以法和喻来立它的名字,「般若波罗蜜多」是法,「心」是个喻。「超对待」这是一个绝待的法,不是对待法;它超过去这个对待,而到这个绝待的这种境界上。 
    般若是什么?般若有文字般若,有观照般若,有实相般若。以文字般若而生出来观照的般若;由观照的般若才来契合本体的实相般若。这个般若又叫究竟的智慧,又叫妙智慧,又叫彻底的智慧。彻底的智慧,是说这个智慧到底了,也可以说是到家的智慧,也可以说是佛的智慧,也可以说是真心。这个真心也就是智慧,智慧也就是个真心。「般若」本来就可以翻译成一个「真心」, 可以说是《大真心经》,不是假心的,这完全都是讲真心的,实用的妙理。那么,这一部《心经》呢,是般若心中的心,因为它虽然只有二百六十个字,可是在六百卷《大般若经》里边,它好像是一个心,一个主体,所以叫心中的心。现在又加上一个心字,心中的心又心,这是真心里边的真心,所以用一个「心」字,简称叫《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这是法,是到彼岸的法。「心」是一个比喻,比喻这部经就像人的心,是一身的主体一样,所以它是绝对待的,超这个对待的。 
    每一部经都有通名,有别名。通名就是共通的名字,佛经通通都叫经,所以「经」字是每一部佛经的通名。别名,就是每一部经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名字,其它的经就不叫这一个名字。「般若波罗蜜多心」就是这一部经的别名,表示这一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般若部里边的一个心中之心。「般若波罗蜜多心」这几个字的意思解释已竟,现在略略地来讲一讲这个「经」字。 
    什么叫做「经」呢?怎么叫个「经」呢?「经」,是经常不变之法。不能改变的,一字也不可去,一字也不可添,所以这是经常之法,所以叫经。经者「径」也,就是道路,修行所必经过的一条道路。你想要修行,一定要走这一条道路,你若不修行,就不必走这一条道路了。因为什么?因为你不修行。可是这一条道路,你必须要走,你若不走,这条道路就会荒的。怎么叫荒呢?荒就是长草了,这一条道路若没有人走,它就会生草,就荒了。你若常常走修行这一条道路,它不但不会荒,而且会一天比一天平坦,一天比一天光明。经又怎么会荒了呢?我告诉你,这个经若荒了,就是你忘了。你本来不用看本子也可以念的,可是经过三、五个月不念,那就把它忘了,这就是把这条路荒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