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论语》“外传”——对孔门师弟传说的思想史考察(6)

这是对“孔颜之乐”最早的发挥。由于孔子讲“乐以忘忧”,“仁者不忧”,又赞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从战国到秦汉,各种文献都以仁刻划颜回的人格特性,并且喜欢同子路、子贡相提并论。《淮南子·人间训》有一则对话:“人或问孔子曰:‘颜回何如人也?’曰:‘仁人也。丘弗如也。’‘子贡何如人也?’曰:‘辩人也。丘弗如也。’‘子路何如人也?’曰:‘勇人也。丘弗如也。’宾曰:‘三人皆贤夫子,而为夫子役,何也?’孔子曰:‘丘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怯。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为也。’孔子知所施之也。”(《说苑·杂言》、《论衡·定贤》、《列子·仲尼》、及《孔子家语》卷4“六本”第十五录有类似的说法)“辩”有的地方讲成“敏”,实际是指智。合起来,这三个人就成《中庸》说的仁智勇“三达德”的化身。孔子厄于陈、蔡,《论语》中伴随的弟子只记子路。《庄子》则不只一处把三人拉到一起听孔子的教训(《让王》、《山木》)。《史记·孔子世家》甚至杜撰孔子从《诗》出考题,测试子路、子贡、颜回三者对逆境的态度。又如孔子喜欢让弟子言志,但《论语》中至多是子路与颜回一起出场(《论语·先进》),而《韩诗外传》等文献则广泛转录一则孔子同这三弟子一同“游于戎山”,并让他们慷慨言志的故事(《韩诗外传》卷9,《韩诗外传》卷7、《说苑·指武》、《孔子家语》卷2“致思”第八,故事均相类似)。而且,言志的内容,与各自性格特点也相吻合[15]。不惟此,《史记·孔子世家》还把孔子及门徒描写成令人生畏的政治势力:
    昭王将以书社地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曰无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无有。且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其秋,楚昭王卒于城父。
    楚令尹对颜回、子贡、子路的政治才干的描述,与“游于戎山”的故事里各自表达的政治抱负一脉相承,同时又与仁智勇的德性相匹配。其实,就是拆开“三人行”的结构,回、赐、由各自独立成为故事里的主角时,其主题或人物性格依然分别是仁、智、勇。如《荀子·哀公》中定公与颜回论“东野毕之善驭乎?”,借谈论善待马的态度,展示的也是颜回仁民爱物的情怀(《韩诗外传》卷2、《新序·刺奢》、《孔子家语》卷5“颜回”第十八录有类似的故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所述子贡为救鲁而游说诸侯,导致改变各国政治版图的故事,及子路为卫君战死前依然保持“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君子死而冠不免”的情节,同样是大智与大勇的赞歌。
    不论孔子之圣,还是回赐由之仁智勇,不必是历史的真实,但读者都能从《论语》读到其原型或者线索。后世不断重述或复制的关于他们的故事,有意无意地使用类似的套路。那就是把人物脸谱化,即每个人的思想与行为都成了特定道德品质的人格化身。它的作用既不是历史的,也不是文学的(大部分的美学价值不算高),而是道德的。这些故事成了道德教化的资源,成了政治或民间生活中是非善恶的简明教本。以经典为中介,从历史中抽象出来的观念,经故事的诠释、传播,最终又汇入历史的江河。这种思想传播的途径,同学理的论析并行不悖,同时有比抽象的说教所不具备的感召力和普及性。
    三、夫子变脸
    儒家虽然是最早的显学之一,但孔子到汉代才被尊为圣人。作为中国文化的主导思想,儒家也经历百家争鸣的过程。期间,其思想或政治上的反对派,同样懂得通过编故事的方式,表达各自对孔子及儒家的态度。这对我们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思想影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果《论语》是内篇,演绎《论语》思想的故事是外篇,下面讲的应该是杂篇。“杂篇”中的故事,立足于打破孔子或儒家的神话,其所讲述的故事,同《论语》的联系,线索比较曲折。下面顺各家登台的顺序,揭示其他面孔的孔子形象。春秋时代,儒墨是并世而立的显学,与道家或法家比,儒墨是伦理意识较强而又较接近的两家。或许正因如此,为了划清界线,墨家对儒家的攻击最是不遗余力:
    孔某之齐见景公,景公说,欲封以尼溪,以告晏子。晏子曰:“不可。……”公曰:“善!”于是厚其礼,留其封,敬见而不问其道。孔某乃恚,怒于景公与晏子,乃树鸱夷子皮于田常之门,告南郭惠子以所欲为,归于鲁。有顷,间齐将伐鲁,告子贡曰:“赐乎!举大事于今之时矣!”乃遣子贡之齐,因南郭惠子以见田常,劝之伐吴,以教高、国、鲍、晏,使毋得害田常之乱,劝越伐吴。三年之内,齐、吴破国之难,伏尸以言术数。孔某之诛也。(《墨子·非儒下》)
    《墨子》喜欢假春秋人物晏子之口指斥孔子假仁假义。上述故事是说孔子因晏子而失去封官的机会后,老羞成怒,伺机报复,结果假子贡之口作政治挑拨,导致齐、吴国破,尸横遍野,可谓罪恶滔天。这个说法于史无证,倒是《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相关的子贡成功进行政治游说的故事,并表明孔子干预的动机是因为不忍故国蒙难。两者都未能从《论语》中找到线索,但显示关于孔子及弟子的故事体现着尖锐的思想斗争。倒是《墨子·非儒下》同一篇目中述及孔子“穷于陈、蔡”,以至饥不择食,默许子路劫掠的故事,背景设定与《论语·卫灵公》有关。不过,其他的对孔子的思想批判,未必一定要贬低其人格。相反,像《庄子》就常把孔子当作圣人来敬奉,虽然这个圣人有些变调。读者对《庄子》比较熟悉,我们另举《列子》的例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