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道德经与现代企业管理之五:优胜劣汰篇


    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本义】
    天地对任何事物都象用来祭祀的东西一样,一点都不会仁慈,它只会按照大自然规律进行优胜劣汰,这样才能保证大自然的有序运转。同样,圣人要管理好国家,必须不能仁慈,他只有按照大自然的内在规律去进行管理,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天地这个巨大的空间,不正像一个容器吗?虽然有时看起来空无一物,但其中充满着物质和能量,正是这样的原因,才不断有物质从这里源源不断的产生。
    再多的语言也很难把其中的道理说清的,不如自觉地从内在自我去领悟。
    管理启示:
    企业的落后往往是由人治造成的,管理者个人不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而把企业带入毁灭。一个优秀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法制健全的企业,不管这个人多高的职位,只要他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都必须按照企业的制度优胜劣汰,不能讲人情,虽然人情可以短时间维系企业局部的稳定,但它从长远来看,它破坏了企业制度的绝对权威性,让员工不再相信企业。因此,老子言: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管理从本质上而言,它并不是直接去“管”,而是一个按照企业整体意志对员工优胜劣汰的一个容器。与企业整体意志相顺应的,就利用整体的力量不对称地扶持,让其在企业内部不断产生并发展壮大;与企业整体意志相违背的,就利用整体的力量进行抑制,让其在员工之间的竞争中衰退并灭亡。正是在这不断的优胜劣汰之中,一种体现整体意志的文化环境出现了,它能够自觉地将人才优选上来,而不是靠管理者去找,毕竟管理者也有走眼的时候。
    管理者本质上是一个容器,一般是很难让普通人理解的,人们形象中的管理者都处于金字塔的顶部,高高在上。其实,整体决定局部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怎么能够让局部的管理者决定整体呢?要真切地理解这一点,光靠外在的认识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去内省自我,因为只有从这里,你才能够切身地认识到,人的大脑并不是人体真正的中心,它不过是一个按照整体意志对众多信息优胜劣汰的容器,真正能够体现整体意志的是心脏的不对称供血。企业即人,企业管理真正要做的就像人大脑一样,按照整体意志对信息优胜劣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