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道家思想:说“道”,论“无为”(4)


    七
    道家對水的崇拜並不是偶然的。 
    水能滋養萬物,包容一切,其體雖極柔,卻亦極剛,固則爲冰,弱則爲水,騰則爲霧,冷則爲雲,凝則爲雨,又善于以柔制剛,水滴石穿,正是大道清靜無爲的最佳寫照。故此老子發出“上善若水”的感歎。
    道家,也是和水一樣,有極強的包容性。這點,在諸子百家,門派橫立裏就顯得特別的明顯。道家與儒、墨、法三家鬥法,彼此是針鋒相對,論戰不斷,道家也每每一再攻擊三家的主張及論點。但道家從來不會因爲,彼此觀點的不同,彼此主張的差異,而否認對方的存在,甚爾主張消滅對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道家的清靜無爲思想,決定了它和水一樣,能容納諸子百家。因爲道家深信,對手再怎樣的鋒芒畢露,言辭如何的犀利,舉措何等的激烈,“道”始終是如一的,經受得起人言、戰爭、政治,乃至時間的洗禮。
    故,漢初,漢王朝推行“黃老之治”的治國理論,主張“無爲而治”,“與民休息”的治國方針,曆經高帝、惠帝、呂後、文帝、景帝五代之久,其中文帝、景帝在位期間,更達到“政寬人和”,天下“富實”,出現多年未有的繁榮景象,史稱“文景之治”。而施行道家治國方略期間,諸子百家沒有遭受到政治壓迫,或罪名“異端”的攻擊,仍然可以獲得各自長足的發展,道家思想胸襟的寬容可見一斑。
    相比起道家的寬容,道家的對手們呢?儒家,其霸道自不用多加敘說,才獲得登上政治舞台主演的機會,即已提出“罷絕百家,獨尊儒術”的口號,全面強制在全國推行儒術,大行無稽的“正名分”邉樱环遥笇貒鴮嵭?ldquo;法治”,幫助其憑借武力橫掃六國,成功統一中國,然後其在秦始皇的幫襯下,是一系列的“焚書坑儒”,意絕天下人之口;而墨家,其甚至有私人的衛道武裝隊,爲了其當時虛渺的兼愛夢想,不惜奔走千裏,以武力幹涉諸候們的戰爭。 
    思想上的霸道,迷惘了他們的神智,竟再不能容納彼此的存在,把鬥爭拉到了現實。
    所以,大浪淘沙,秦朝後期,最激烈的墨家門徒們,已漸不可再見,曾經聲勢浩大的他們,也終抵受不住“剛不可久”的至理。而法家,在秦亡之後,雖也曾多次遊蕩于曆史舞台之上,但曾經的毒辣,已深入人心,惺钢模苍贈]有機會登上思想大一統的舞台。儒家,則在經過一系列有限度的博采各家之長,成功執掌正統思想的大位,但其只區于一家之說,只記所謂“聖人”之言,只正莫名其妙“名分”的本質,越發偏執頑劣。終于,發展成爲只重形式,不修實際,崇尚空談,誤己誤國的儒口窮酸,誤了中國近代數百年之久。
    老子說,“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者莫之能勝”,道家如是。
    或許,這也是道家,唯一能在秦漢之後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裏,仍然可以與正統儒家思想相抗衡的重要原因吧。
    因爲,“柔弱勝剛強”。
    八
    道家思想的研究,並不是教育我們怎樣去求仙問道。必須說明的是,道家非道教,不講內外丹、更不講白日飛升。道家,確切的說是先秦道家思想,你可以理解爲一門哲學,也可以理解爲一門統治學問,甚至更多。
    先秦道家思想,分爲兩大階段,即:一爲老子,一爲莊子。
    莊子,是繼老子之後,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但其思想嚴重超前,已經超脫了當時社會可使用的範疇,他主張絕對無爲,否定一切仁義禮法,追求絕對的自由,並反對任何約束和限制,表現出極端的虛無主義,如果是生活在現代社會,莊子或許會是時代潮流的帶領者,惜生乎古代。本人並不喜歡莊子,雖莊子是集道家思想大成者,但亦正因如此,他思想的過于超前,事實使道家思想停滯發展長達兩千多年之久。莊子的理論,是建立在“絕對”、“唯我”之上,與其說是對道家思想的發展,倒不如確切點說是對政治的嚴重絕望,而蔭生的個人修道主義,是可渡己,不可渡人的獨木橋,大道三千中的一條小徑。他的理論,淤生了道教。
    老子,春秋末期的大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其留下《老子》一書,全書約五千多字,它言簡意赅,文字優美,寓哲學于社會人事之中,是一部大型的哲理詩,爲世人所極端推崇。老子崇尚自然,主張以道統法,提出“無爲而治”的治國、修身理論,並對當時的禮、法予以否定和批判。他的追求、主張、及理論至今對我們國家、社會、經濟、民生、個人等多個方面仍然有著深刻的借鑒意義,《老子》無愧于作爲一部劃世紀巨著。當然,老子受限于當時的社會條件及認識,亦不可避免的存在時代的局限性。例如他認爲百姓貪婪是由于財富的存在,虛僞欺詐的産生在于智慧的出現,盜俜簽E的原因是法令的繁雜,百姓饑餓的原因是上者的賦稅繁多,國家的混亂是在由于制度與工具的改進,它把“有爭”、“有智”、“有欲”、“食稅”、“法令”通稱爲“有爲”,並一概否認,這些局限的認知是道家奉行“愚民政策”,推崇“小國寡民”,實行“三絕三去”的主要原因。作爲現今者,必然須以進步的眼光去看待道家思想,去其雜質,留其精華。
    結語:清靜無爲,其應用範圍非常之廣,在國家是爲之治國理念,在企業是爲之管理文化,在家庭是爲之教導至理,在個人是爲之處世修身之道。善用者,受用終身。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