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解释学的哲学基础 (1)

内容提要:笔者认为儒教是宗教,而且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宗教。古代社会的国家组织同时具有宗教组织的职能,而国民则构成了儒教的庞大信众。儒教的最大的特色是信仰对象有一个等级序列。儒教对其信仰对象的崇拜仪式,则主要表现各阶层官员与民众的各种祭祀上。 
    儒教是宗教,但儒学(儒教哲学)不是宗教,而是对儒教的一种理论化、系统化。儒教哲学是对儒教信仰的理论论证,它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理学之后,笔者认为就再没有原创造性的儒教哲学。
    关键词:儒教 儒学 儒教哲学
    关于儒教是否宗教的讨论由来已久。针对已有的成果,笔者认为,应当把儒教与儒学做相对明晰的区分。说儒教是宗教,并不意味着儒学也是宗教;说儒学不是宗教,也不意味着否定儒教是宗教。
    一、儒教是宗教
    儒教是具有超自然神明观念的宗教。周代儒教就已经基本形成,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出现可以作为儒教最后确立的标志性事件。在商周之际,上古的巫觋逐渐演化成为宗教,最高的神明也在赏善罚恶的意义上具有了人格性,人们在祭祀中的巫术性质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对神明的敬畏,规范化的祭祀和行为礼仪,而这一切又得到了国家组织的认可,儒教便于此诞生。
    在先秦时期,儒教的基本信仰元素已经基本定型,并为当时的民众所接受。如人必须遵守礼仪孝道,圣人贤哲行仁政便可达到理想的大同世界,信仰天命灾异和圣人所显示的《易》等等。总结起来,即主要为敬天、法祖。
    对于英雄(圣人2)和自然灵异事物的崇拜,是古代社会的惯例,是当时民众的“常识”,儒教对此的态度是,一方面反对“淫祭”,儒教在形成时期正是通过“绝地天通”,来巩固和维护自己的信仰;而后反对淫祭是其一贯的立场,如汉代宰相匡衡,奏毁民间淫祠万所,唐代狄仁杰巡视江南,奏毁一千七百多所淫祠。但另一方面儒教对民众信仰“常识”并不完全排斥,至少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进而这些“常识”也成为儒教信仰元素的内容之一,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儒教信仰等级序列。
    《书·吕刑》:“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传》:“重即羲,黎即和,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通过对祭祀权的国家垄断,改变了人人祭祀,家家作巫的局面,实现了国家政权组织和儒教宗教组织的重合,而普通民众在绝地天通后,仅仅保留了有限的祭祀祖先的权利。3儒教对其信仰对象的崇拜仪式,也主要表现各阶层官员与民众的各种祭祀上,所谓“祭者,教之本也”(《礼记·祭统》),这与国家对祭祀权力的垄断把持,可以说是互为因果的。
    儒教祭祀的源头,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可以找到某些痕迹。如宝鸡北首岭遗址,“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中晚期——引者)偏上的那层路土是经过加工的,其中羼垫有料姜石、红烧土碎块,路面有的地方被烧红,并发现有大量的被火烧烤过的动物骨骼,又发现有不规则的二十多个柱子洞等,因此,这里很可能栽有木桩,是举行剽牲一类祭祀活动的场所。”4
    但上古的祭祀转变成一种有理论指导,程式化的宗教行为,则发生在商周之际。“祭祀所表现的节制,在周代的祭祀礼仪中表现得最完全。正如卡西尔所说,当宗教注意力不再专限于祭品内容,而着重于献祭形式,祭祀活动就开始获得一种新的意义。”5以孔子为代表的春秋末期的儒家对其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祭有十伦:“见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差)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礼记·祭统》)。
    当时统治者最为重要的职能就是祭祀,“政由宁氏,祭则寡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卫献公宁愿放弃行政权,也不愿放弃祭祀权。祭祀权确实是一个国君最为重要的权力,判别朝代更替,篡位与否,关键也是看祭天特权的转移。同时普通民众也认同统治者具有宗教职能,而且还提出这方面的要求。这种宗教观念一直保持到明清,中原地区一遇到干旱等灾情,人们就要求皇帝祈雨,若祈雨不成,皇帝往往还必须下“罪己诏”。
    不仅天子有重要的宗教职能,而且各级官员同样有重要的宗教职能,这也贯穿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即便是在清代,一个知县一年十二个月中至少要有一个月的时间用来进行各种斋戒、祭祀等宗教活动。至于普通百姓,也都有其明确的祭祀祖先、参加公众祈福等活动的宗教义务。违反者甚至有被处死的危险。“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礼记·王制》上说:“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祭用数之仂……丧用三年之仂。”历朝历代在各种祭祀上花费也是十分惊人的。
    总之,中国古代社会的国家组织同时具有宗教组织的职能,特别突出地表现在对各种祭祀活动的支配地位。而与此同时,被统治的普通国民也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儒教的庞大信众。儒教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正统宗教。而我们判断儒教是宗教的最重要标准,则在于儒教的信仰对象是超自然的神明体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