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汤一介:释道始于情(3)

(三)论"情生于性"。 
    在先秦古籍中讨论"性"与"情"关系的地方很多,如《荀子· 正名》中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这是说"人性"中的 "好恶喜怒哀乐"叫作"情"。但在先秦典籍中"性"和"情"的含 义所指,或者尚有未明确分开者。故《性自命出》中有"恶怒哀悲之 气,性也"(此处之"气"或指人之"血气",《语丛一》谓:"凡 有血气者,皆有喜有怒,有慎有壮。")"好恶,性也"之言。在竹 简《语丛二》中几乎把人的一切感情、欲望都认为是"生于性",如 说"爱生于性"、"欲生于性"、"恶生于性"、"喜生于性"等等, 这都说明人性可以有这种种感情表现的。这种情况,《荀子》中也有 类似之处,如谓:"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者"云云,此亦即言性有好 恶也。我认为,这或与在先秦典籍中有"情性"或"性情"连用有关。 如《礼记·乐记》:"先王本之情性";《荀子·性恶》:"若夫目 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 性",《儒效》:"纵性情不足问学"等等。这里的"情性"或"性 情"似均指"性"和"性"之发用。但荀子可以说已经认识"性"与 "情"有所分别,如《天论》中说:"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谓之 天情。"这里的"天情"实指"天性"所内在具有的情感(即谓"性 之好恶喜恶哀乐之情")。 "好恶喜怒哀乐"等情感是藏于人性之 内的,这即与《礼记·乐记》中所说的:"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 物而动,性之欲也",是同样的思维模式。"性之欲"之"欲"即 "情"。(董仲舒答武帝策问中说:"情者,人之欲也。"见《汉书 ·董仲舒传》陈立《白虎通疏证》亦谓:"性之欲,情也",见《性 情》"六情也,何谓也"之注)"性静情动"之说或为先秦儒家通行 之说法,故《性自命出》谓:"喜悦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 物取之也",又曰:"凡动性者,物也",正是由"物"(外在的东 西)的刺激藏于内的人性发挥出来就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感情(或欲望), 这正是"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的另一种表述。 "性静情动"之论,最形象的表述或为《礼记正义》引贺瑒(贺瑒事 迹见《梁书》卷48《贺瑒传》)的话:"性之与情,犹波之与水,静 时是水,动则是波;静时是性,动时是情。"这就是说,人的"性" 是人的内在本质,"情"是"性"感物而动的情感的流露。故《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由 人之"性"感物而动发出来的情感应合乎道理,合理则有利于万物的 生长,"生成得理故万物齐养育焉"(《礼记正义·中庸疏》)。同 疏又谓:"’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者,情欲虽发而能和合,道理可 通达流行。"简而言之,"情"的发动应是"以情合理"。(此问题 将于第四节"辩情、欲"讨论)。但此"未发"、"已发"之论为宋 明儒学所讨论之重要形上问题,此非本文所当论者,故存而不论了。 (四)辩"情"、"欲":"七情六欲"之说古已有之,《礼记·礼 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此处之"欲"或即下所说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之"欲",是说 "饮食男女"是人性自然的要求,所以告子说:"食色,性也。"实 际上先秦儒家论"性情"者有多派,王充《论衡·本性》中提到的就 有五派,而所言五派可以说都是对孔子"性相近"的发挥,或言性无 善无不善;或言性善;或言性恶;或言善恶混;或言善恶以人殊上中 下。在《本性》中王充只讲"六情",如曰:"情有好恶喜怒哀乐", 而没有把"欲"列于"情"之中。"六情"之说早在先秦已有,如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云:"民有好恶、喜怒、哀乐,行于六气", (《礼记·礼运》"圣人所以治七情"《疏》引《左传》昭公二十五 年文为:"天有六气,在人为六情,谓喜怒、哀乐、好恶")《庄子 ·庚桑楚》:"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此六者中有"欲", "欲"为当即"好"之意)。荀子亦多言"六情"(见前引文)(汉 《白虎通义·性情》亦言"六情"。)"六欲"之说,最初或见于 《吕氏春秋·贵生》,文谓:"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汉 高诱注:"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此处所言"六欲" 当指人的耳目口鼻等等的欲望,且对合宜的欲望是加以肯定的。在 《吕氏春秋·情欲》中说:"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 情也。"这就是说,在先秦典籍中大概还没有把"情"和"欲"分开 来看,或者把"欲"看成是"情"的一种表现,因此常常出现"情欲" 连用的情形,如《礼记·中庸》:"情欲未发,是人性本初。"《荀 子·正论》:"……人之情欲是已。"《庄子·天下》:"以情欲寡 浅为风。"但这三处"情欲"所指并不相同,《中庸》的"情欲"实 指"情",其善其恶视其是否能"和合";荀子主性恶,故认为"情 欲"为恶,如《正名》中说:"养其欲而纵其情……如此者虽封侯称 君,其与夫盗无以异"。庄子则否定"欲",而肯定顺自然之"情" 的"情",如他说:"无欲而天下足",但却认为"神人""致命尽 情",(成玄英疏谓:"穷性命之致,尽生化之情,故寄天地之间未 尝不逍遥快乐。")故人之"情莫若率","率"者"率真"也。因 此在《庄子》中"性情"常连用(如谓"性情不离,安用礼乐"), 甚至在《庄子》中有时所说的"性"(或"真性"),也包括"情" (或"真性"),例如《马蹄》中说:"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 御风寒,吃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马之真性"即 "马之真情"。由于有"情欲"连用以说"情",又有以"情欲"为 恶者,故秦汉以来又有"性善情恶"之说。汉董仲舒以阴阳论善恶,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恶之属尽为阴,善之属尽为阳。"故认 为性有善有恶,性为仁,性中之恶者为情,情为贪,《深察名号》中 说:"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有贪仁之性。……安得不损其欲而辍其 性以应天?",(《说文》之"心部"谓:"性,人之阳气,性善者 也。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大戴礼·子张问入官》云:"达 诸民之情",注谓:"情谓喜怒爱恶之属,情者人之欲。"又云: "不可不知民之性",注谓:"性为仁义礼智之等,性者生之质。") 《白虎通义·性情》引《钩命决》曰:"情生于阴,欲以时念也。性 生于阳,以就理也。阳气者仁,阴气者贪,故情有利欲,性有仁也。" 《论衡·禀初》:"性生于阳,情生于阴。"这种"性善情恶"的思 想在汉朝颇为流行,故到魏晋有圣人有情、无情之辩论。何劭《王弼 传》中说:"何晏以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精,钟会等述之。弼 与不同,以为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 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今以其无累,便谓不 复应物,失之多矣。"(《三国志·魏志》卷二十八《钟会传》注引) 何晏以为圣人纯乎天道,未尝有情,但一般人"有情",故其喜怒哀 乐尝违理任情。而王弼认为,圣人和一般人一样有"五情",他和一 般人的不同不在于有无情感,而在于圣人"智慧自备"、"自然己足" (神明茂),故"颜子之量,孔父之所预在,然遇之不能无乐,丧之 不能无哀。又常狭斯人,以为未能以情从理者也,而今乃知自然之不 可革。"(《王弼传》)就像孔子这样的圣人虽然对颜回的情况完全 了解,但在遇见颜回时,不能抑制自己的快乐;当颜回死时,不能免 除悲痛。有人(指荀融)认为孔子这样仍是没有能"以情从理",王 弼批评说,这是他不了解圣人和一般人一样,人所具有的自然的感情 是不能免除的。这就是说圣人有情,但可以"以情从理"。可见何晏 受两汉之"性善情恶"观点之影响,而又上承老庄之"无欲"说(而 未如庄子把"情"与"欲"分开来看),而王弼已融先秦儒家《中庸》 等"性静情动"说也。然如上所论,庄子并不主张无情,而只主张 "无欲"。故对"情"与"欲"之意义不可不辨。我看,"情"与 "欲"实应有所分别。照先秦儒家看,"情"与"欲"虽均由"性" 感物而动而生,喜怒哀乐等虽见之于外,但"情"并不包含占有的意 思;而"欲"则包含着占有或取得的意思1.因此,我们可以说,"情 感"与"情欲"不同,"情感"是"性"之自然,"情欲"则往往出 于"私心"而欲取得。虽"情感"与"情欲"有所不同,但并不意谓 "情欲"应废。但在先秦典籍中,对"情"(情感)和"欲"(情欲) 并未作明确之分疏,无论"情"或"欲"本身都不能说是善是恶,而 要看它们是否合"理"。故汉儒的"性善情恶"之说,此说影响后来 的各朝各代的儒学大师甚巨,如唐李翱《复性书》中说:"人之所以 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惑其性者,情也。"至宋有所谓"理欲之辨", 而倡"存天理,灭人欲",或也与"性善性(欲)恶"有关。如果我 们根据《性自命出》中的"道始于情,情生于性"、"性自命出,命 由天降"来看,先秦儒家的"性静情动"说较之"性善情恶"说无疑 有更为深刻的理论价值,"道始于情"可以说揭示了先秦儒家伦理道 德学说产生的根据。
    (注释:1 《左传·桓公六年》:"今民馁而君逞欲"。此处之 "欲"即"情欲",有占有或取得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