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田文军:张载《正蒙·太和》解读(7)

“魂交成梦,百感纷纭,对寤而言,一身之昼夜也。” 
    入睡后有梦,梦中百感纷纭,但成梦只是“魂交”的一种形式。张载讲寤寐,仍是在讲两体,说寤寐乃人身之昼夜,则似乎仍是在讲一物两体,强调两体乃一物之两体。
    “气交为春,万物糅错,对秋而言,天之昼夜也。”
    这里张载讲“气交为春”,以春秋为天之昼夜,也是强调事物的变化和统一。春天里万物糅错(糅是混杂,错是参差),这只是“气化”中的一个阶段,秋天是敛物之季,这是“气化”的另一种形式。春生秋藏,在“气化”中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故说,春秋之别,也可说是天之昼夜之分。
    “气本之虚则湛一无形,感而生则聚而有象。”
    这是说“气”的本来状态是太虚,故清澈,单纯,无形,由太虚所含的对立面相互感应而引发“气”的聚散变化,由“气”的凝聚而形成有形有象的事物。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这是说一切根源于“气化”的有形有象的事物自身都包含对立面,有对立面,对立面之间的作用、性质就是相反的;由于对立面之间的性质、作用相反,就有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斗争;对立面之间的排斥、斗争必然会在对立面新的统一中得到调整。
    过去学术界对张载在这里所讲的“和”多作调和理解,认为张载这里讲对、反、仇、和,最后是主张调和矛盾。实际上张载讲的对、反、仇、和,是指“气化”中的不同阶段和具体情况,“和”是统一。“仇必和而解”是指“一中之两”的相互作用,经过反、仇之后在新的阶段中统一。在张载看来,“气化”即是一个不断地从有对开始,中经反、仇,再到和的过程。
    “故爱恶之情同出于太虚,而卒归于物欲,倏而生,忽而成,不容有毫发之间,其神矣夫。”
    爱与恶也是两,爱恶之间也可说是有对、有反、有仇。作为万物之源的太虚本身即是“一物两体”,故说人之爱恶也同出于太虚,并表现为物欲。人的爱恶之情处于迅速地变化之中,其生成变化,是不易观测的。
    “造化所成,无一物相肖者,以是知万物虽多,其实一物;无无阴阳者,以是知天地变化,二端而已。”
    这是说“气化”而成的事物,无一物在形质上是完全相同的,但多样的事物,本质上都是“气化”所成。同时,事物虽然多样,但没有哪一事物是不包含对立面的,由此可知事物变化的根源都在于其所包含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万物形色,神之糟粕,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
    这里是说有形之物,乃神化之糟粕。张载这种说法表明他更看重作为万物本源的“气”,而非“气化”中形成的有形之物。张载认为,谈论事物的本性与自然的法则,都不过是从不同的层面上探讨事物的变化。因为事物的本性与自然法则,都是由事物的变易来体现的。
    “心所以万殊者,感外物不一也。”
    这里是说人的认识或认识活动之所以是多样的,是由于心与外物的交感不一样。实际上,在张载看来,人“感外物不一”,又是因为“气化”所成的事物,“无一物相肖”,本身是多样的。
    “天大无外,其为感者二端而已。”
    张载说“天大无外”,指多样的事物存在于无限的太空之中。在张载看来,人心万殊,是因为外物多样。外物多样,从根源上讲都在于阴阳相感相遇的结果不同。这里强调的仍然是人心万殊源于外物多样,而外物多样,又源于“二端”,源于事物有“两”和“两”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存在差别。
    “物之所以相感者,利用出入,莫知其乡,一万物之妙者与。”
    “物之所以相感者”,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对立面之间的相感之性,或说事物所自有的能动之性。事物自含的这种能动之性的作用自然而然,普遍存在而又不易观测。但正是事物的这种能动之性规定了万物的变化之妙,乃万物不断运动变化的根源。
    “气与志,天与人,有交胜之理。圣人在上而下民咨,气壹之动志也,凤凰仪,志壹之动气也。”
    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说:“气者,天化之撰,志者,人心之主;胜者,相为有功之谓。”依王夫之所说,张载这里是讲“气与志”、“天与人”相为有功。天生人,是天有功于人,所以人道源于天道;人存神尽性,把握“气化”之理,也可以说人有功于天。圣人在上,下民仍有怨愤、叹息,是因为天胜人,人未能存神尽性,把握“气化”之理。引来凤凰,意味着太平盛世,其原因则在于人胜天,即人能存神尽性,把握“气化”之理,使阴阳二气不失其序,各尽其理。
    附识:
    张载的哲学是以“气”范畴为核心建构起来的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在这种理论体系中,有两个最基本的哲学观念,即“凡象皆气”和“一物两体”。这两个哲学观念,张载在《太和》篇中都进行了详尽的诠释。因此,要了解张载的哲学思想,读懂张载的《太和》篇是必要的。这篇解读文字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写成的,可以说它是一篇读书笔记。这样的解读不同于一般的校注,也有别于所谓今译,而是力求从义理上弄清张载的所思所学。笔者认为,这样也不失为一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由于张载的著作比较难读,解读文字中不合古人思想处难免,尚祈方家指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