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军:张载《正蒙·太和》解读(6)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03:11:53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 佚名 参加讨论
“圣者,至诚得天之谓,神者,太虚妙应之目。” 这里“圣者,至诚得天之谓”,实际上是对《中庸》中“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一论断的发挥。诚乃真实无妄,至诚即是“诚之”,达到诚。王夫之说是“体太虚至和之实理”,人能够至诚即是得天,得天实即是把握“气化之理”,能把握“气化”之理者即是圣者。 神是“气”自含的能动之性,妙是奇妙,应是感应,目为名目。“神者,太虚妙应之目”,是说神乃表示“气”自身包含的阴阳之间奇妙地相感相应的概念。 “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尔。” “天地法象”,大体上是指有形之物。有形之物都是由于“气”自含的能动之性(神)引发的“气化”的结果。糟粕是相对于作为本原的“气”而言的。张载著作中,强调“气”“清虚一大”,而以糟粕表达“气化”的结果,是要论定“气”与物之区别,并有推重本原之意。 “天道不穷,寒暑也;众动不穷,屈伸也;鬼神之实,不越二端而已。”这里说天时的变化没有穷尽,是因为有寒暑之交替,万物的运动没有穷尽,是因为屈伸往来的变化。“气”聚“气”散的本质和根源,在于对立面的相互作用。 “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 两是对立面,一是统一体。“两不立则一不可见”是说没有对立面,就没有统一体;“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是说没有统一体,对立面不能共存于统一体中,对立面之间的作用也就停止了。 “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 这里是说虚实、动静、聚散、清浊都是对立面,都是两体的表现形式。张载在《正蒙》中说过“一物两体,气也”,肯定“气”自身包含对立面,把“两在一中”视为“气”的属性。所以在张载看来,不论两体的形式如何多样,都需要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就虚实、动静、聚散、清浊而言,则都是“气”自身所包含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之间相互作用的具体表现,都统一于“气”。 “感而后有通,不有两则无一。故圣人以刚柔立本,乾坤毁则无以见《易》。” 这里强调有对立面的相感相应,然后才有对立面的普遍统一。没有对立面,没有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没有由对立面构成的统一体,或说没有对立面的统一。“不有两侧无一”,实际上是对“感而后有通”的更具体的说明。在张载看来,正因为如此,圣人才主张“以刚柔立本”,实际上是由“两”见“一”,通过对立面了解事物,通过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把握事物的变化和本性,了解事物的法则和规律。“乾坤毁则无以见《易》”也是对前面观点的补充。乾坤即是阴阳,亦是对立面,或说是“两”。在张载看来,没有阴阳的观念,没有两体的观念,则不可能理解事物的本性和变化,也不可能把握《易》学的主旨和精神。因为《周易》的体系和框架都是基于乾坤或说阴阳的观念建构起来的。 “游气纷扰,合而成质者,生人物之万殊。” 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说“游气”即“气之游行”,“纷扰”即“无心之化,无择于施”,阴阳之气相遇“无一成之轨”。王说符合张载的原意。张载在这里是要强调“气”聚散于太虚,升降飞扬,形式多样,阴阳之“气”的感遇聚结的形式多样。正是阴阳相感相合的形式规定了事物的具体内容,又使事物的形质表现出多样性。 “其阴阳两端循环不已者,立天地之大义。” “游气纷扰”,“无一成之轨”,完全是自然的。但“游气纷扰”的深层原因乃在“气”自身所含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致使“气”升降飞扬,循环不息,化生万物,这体现了宇宙间事物生存变化的根本法则。 “日月相推而明生,寒暑相推而岁成。” 日月的更替而有昼夜,寒暑的往来形成年岁,这都是《易传》中的说法。张载利用这种思想资源,仍在于论证“阴阳两端循环不已者立天地之大义”,肯定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乃事物形成和变化的根源。 “神易无方体,‘一阴一阳’,‘阴阳不测’皆所谓‘通乎昼夜之道’也。” 张载这里所引“一阴一阳”等说法都源于《易传》。关于“神易无方体”,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说:“无方者,无方而非其方,无体者,无体而非其体。”这种说法意思并不是十分明确。这里实际上是说“气”所自含的不易观测的能动之性,以及由这种能动之性引起的变易不是局限于某一具体的空间,也不是局限于某一具体的形体,而是普遍地存在和表现于一切事物之中。“一阴一阳”、“阴阳不测”皆所谓“通乎昼夜之道”,也是肯定“一物两体”,“一中之两”不易观测的相互作用引发事物的变化,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普遍法则。 “昼夜者,天之一息乎!寒暑者,天之昼夜乎!天道春秋分而气易,犹人一寤寐而魂交。” 这里是说昼夜的变化与寒暑的变化,虽然有一定的区别,但都是“气化”的表现,两者是可以统一的,既可以说昼夜为“天之一息”,也可以说寒暑乃“天之昼夜”。在自然的变化中,春秋的区分与“气”的变化,就像人醒和入睡时的“魂交”一样。古人认为人醒时,魂交于明,入睡时魂交于幽。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哲学名词之"体"(3)
- 下一篇:安乐哲、郝大维:《道德经》与关联性的宇宙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