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第二十篇(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1:11:58 tcm.888.com 佚名 参加讨论
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二两。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逆冷者,四逆汤主之。(方见前)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赤小豆。 右二味,各等分,异捣筛,合纳臼中,更治之,别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一钱匙,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也。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桂枝二两(去皮)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人参附子汤主之;不差,复以人参干姜汤与之。 人参附子汤方 人参二两 附子一枚 干姜二枚(炮) 半夏半升 阿胶二两 柏叶三两 右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纳胶烊消,温服一升,日再服。 人参干姜汤方 人参二两 附子一枚 干姜三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右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温顿服之。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麻黄升麻汤主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一两 知母一两 黄芩一两半 桂枝二两 白术一两 甘草一两(炙)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 干姜三两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人参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者,为欲愈,脉紧者,为未解。 下利,手足厥逆,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柏叶阿胶汤主之。 柏叶阿胶汤方 柏叶三两 阿胶二两 干姜二两(炮) 牡丹三两 右四味,以水三升,先煮三味,取二升,去滓,纳胶烊消,温服一升,日再服。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啐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 干姜三两 人参二两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出者愈。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下利,其人虚极者,白头翁加阿胶甘草汤主之。 白头翁加阿胶甘草汤方 白头翁二两 甘草二两 阿胶二两 黄连三两 黄柏三两 秦皮三两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胶烊消,分温三服。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四逆汤方见前)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医方著作--《全生指迷方》
- 下一篇:明代医学著作--《经络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