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节日 >

农历马年有五奇:384天 两头春 闰九月 双重阳节等


    
    今天,一个奇妙的日子。中西情人节“喜相逢”,情人节“邂逅”元宵节,“洋玫瑰”牵手“土花灯”,汤圆“亲吻”巧克力。有缘而来,无缘而去,两节19年才相会一次,上次是1995年,下次要等到2033年。这成为近期的一个热门话题,引起许多年轻人对传统节日和节气的兴趣。
    传统节日是怎么来的,有什么规定?记者探源发现,二维(“2D”)空间风格的农历,催生了节日和节气。农历是一个十字坐标系,原点是地球,一根轴指向太阳,叫“太阳坐标”;一根轴指向月球,叫“月亮坐标”。节日、节气曾是一家,相伴而来。但进入“2D”农历后,多数“伴侣”不得不分道扬镳。
    这个农历马年有“五奇”
    这个农历马年有五大奇特之处,元宵遇见情人节,只是其中之一,其他“四奇”分别是:384天,两头春,闰九月,两个重阳节。
    “这匹马”是个闰年,共384天,从今年1月31日开始,至明年2月18日结束,比常年多30天。
    公历今明两年,立春都是2月4日,而马年从今年1月31日开始,横跨到明年2月18日,有两个立春。
    一生难逢闰九月。本世纪只有这一次闰九月,下次与它见面,要等95年,那是2109年。闰九月导致今年有两个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而农历九月出生的人,今年可以过三个生日,其中两个是农历的。
    陶刚制图
    2014年2月14日
    现代生活仍离不开农历
    什么时候过春节,随之而来的何时放寒假,都必须参考农历。农历创始于夏朝,完善于汉代,所以也叫夏历、汉历。虽然有3000多岁了,但农历仍影响着现代生活。
    汉口酒保荡小区,袁师傅开了一家理发店。今年春节之前大半个月,店里顾客满满,经常忙到晚上十点多钟才关门,第二天早上7点多,又有顾客来“拍门”。大年三十晚上才停业,她说:“每年腊月底我都特别忙,顾客都是‘做了头发’好过年。”
    各理发店忙得喘不过气来的日子,还有农历二月初二。“二月二,龙抬头。”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里的虫兽,包括传说中的龙,渐从冬眠中醒来。二月二有很多习俗,但对生活影响最大的是“剃龙头”,大人小孩理发,可求一年平安。
    传统节日由农历规定。元宵节南北方都吃汤圆,舌尖上的中国,离不开节日和节气。节日也是变相的美食文化节,春节是综合美食节,元宵节是汤圆节,端午节是粽子节,中秋节是月饼节。
    “太阳坐标”和“月亮坐标”
    湖北人把农历叫阴历,但农历是“阴阳混搭”的历法,即阴阳历。
    历法分为阳历、阴历和阴阳历。农历的阴历元素是“月”,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古时没用电灯、手电筒,月亮不出来,晚上就伸手不见五指。行路、捕猎、种地、打仗,月亮就是路灯。月球公转周期决定了月圆月缺,古人一看农历就知道,当晚能见度如何。
    农历的阳历元素是“年”。一方面,农历设置了“闰月”,“十九年七闰(有7个闰年)”,使每年的平均天数大致等于阳历的一年,符合地球绕日周期。
    另一方面,在无数个日子中,农历“看见”了二十四节气,反映季节变化——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农业依赖气候,气候背后是太阳运行,古人便根据太阳位置推算出节气,指导农事。从立春开始,一个太阳年是两个立春之间的时间,约365.2422天。
    农历以地球为原点,以公历为横坐标——太阳坐标,以阴历为纵坐标——月亮坐标,可以确定任何一天的位置,确定节日和节气。
    传统节日的前身是节气
    为什么要在某一天过节?一年365天,节气是二十四个时间“节点”,就像竹子的“节”一样。这些日子与众不同,为节日的逐渐形成打下基础。
    湖北把节日叫节气,这种源自古代的说法,印证了节日的前身是节气。
    历法正式形成之前,节日和节气是合二为一的。古老的农耕社会,全民庆祝活动都与特定的农时周期有关。春种秋收,农耕是否与节气合拍,决定了粮食丰歉、社会治乱、国家盛衰。古人格外重视节气,为之举行仪式和庆典,使得节气逐渐成为节日。比如,冬至古称“冬节”,而且是大节。一年中的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短,过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每年冬至,帝王祭天,民间祭祖,朝庭放假,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互访。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我国南北许多地方,至今仍“冬至大如年”。
    坐标让节日节气“分家”
    农历完善为“2D模式”后,同一个特殊日子,面对两个坐标,内涵不得不分离,节气留在记农时的太阳坐标,庆典日进入阴历性质的月亮坐标,许多节日逐渐与节气“好聚好散”。
    我国有七大传统节日: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节气清明)、端午节(五月初五)、七夕(七月初七)、中秋节(八月十五)、重阳节(九月初九),此外还有冬至(节气冬至) 、腊八(腊月初八) 等节。这些节日大多和节气有关,但只有清明和冬至既是农时节气又是传统节日,同时出现在横坐标和纵坐标上。
    节气只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一些节日纯粹是从节气中分化出来,另一些节日的形成,还有其他的特殊条件。有些节日与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如春节;神话传奇故事能催生节日,比如七夕;宗教活动产生节日,如中元节;纪念历史人物屈原,则导致了端午节的诞生。
    本报记者 毕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