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节日 >

清明折柳放锦鸢


    清明将至,满眼春日光鲜、桃夭缤纷,也时常想念杜牧诗中雨纷纷的断魂时节。其实,旧日清明不仅祭祀亡人而已,也是人们踏春巡幸的好时光。男女老幼倾城出游,折花戴柳,放风筝,做游戏。如此才称得上沽酒杏花村的“清明佳节”。
    清明节源自古代的寒食节。传说春秋时期有位杰士名为介子推,辅佐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十九年,曾在重耳饥困时割股献肉。后来重耳做了晋国的国君,就是著名的晋文公。介子推不愿沉溺利禄,与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晋文公请介子推下山做官屡屡遭拒,不得已放火烧山迫他就范。烈焰中介子推与老母抱树而亡,树洞中留下遗书:“割股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痛悔不已,下令以焚山之日为“清明”,之前三日禁火为纪。断火期间,家家食用之前准备的糕饼,即为“寒食”。
    焚绵山的故事不见于《左传》与《史记》,是后人对断火寒食此种习俗的附会。《周礼》已载:“司煊氏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祭拜坟灵初无定例,后世逐渐将扫墓与断火寒食结合起来,到唐宋时期形成礼制。《旧唐书》载开元二十年敕云:“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沿,寝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坟,编入五礼,用为常式。”
    至于“清明”,乃指春生之际天地新萌的纯然,所谓“万物洁齐而清明”。寒食的习俗渐行渐远,而清明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盂兰盆会)、十月初一寒衣节成为传统祭奠的三大节日。
    清明时节春意始浓,人们祭扫之余赏景娱情,衍生出独具风致的清明游乐文化。宋代张择端所绘《清明上和图》即为汴梁风物繁华的写影。明末清初张岱的《陶庵梦忆》所记扬州清明云:“长塘风草,走马放鹰;高阜垂冈,斗鸡蹴鞠;茂林清越,劈阮弹筝。浪子相扑,童稚纸鸢;老僧因果,瞽者说书。”
    老北京人清明之日必然戴柳、放风筝。民间谚语:“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古人相信柳木可以避邪,即逢鬼节,自然要提防“野鬼出没,讨索代替”。新柳青青,亦是好妆点。且看“二八鬓头柳苟新,知是廓外奠茔人”。祭礼已毕,取出琉璃厂精工细制的彩纸风筝,乘风齐放,云间竞胜,将人世的繁难一捻放到九霄云外。
    而今清明节的内容太过寡淡,烧纸自不提倡,花祭稍嫌清冷。倒不如学前人潇洒走一回,游赏驰戏,阴阳相悦,也不负有限的春光。(书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