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节日 >

七夕:我们歌颂什么?(1)


    
    古时风俗图,蛛网乞巧
    摘要
    七夕将至,满城都是爱情,这里是“七夕餐”、“七夕游”,那里搞起相亲会、姻缘角,爱情似乎成为七夕的全部主题,但即使这样,“中国情人节”人气还是不敌西方情人节。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七夕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是什么?有必要把它改造成中国情人节吗?我们到底该如何过七夕?
    专家学者:
    孙建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肖 放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民俗文字典籍研究中心民俗室主任
    李 松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
    七夕将至,满城都是爱情,这里是“七夕餐”、“七夕游”,那里搞起相亲会、姻缘角,爱情似乎成为七夕的全部主题,但即使这样,“中国情人节”人气还是不敌西方情人节。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七夕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核是什么?有必要把它改造成中国情人节吗?我们到底该如何过七夕?就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三位专家学者。
    1问:七夕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有什么文化内涵和习俗活动?
    肖放:七夕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的七夕是女性节日,它关注女性的心理和身体,主要强调“乞巧”,女子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七夕的乞巧活动很多,比如“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以巧芽取针。现在南方很多地区还保留这些习俗。七夕还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来强调两性的爱情忠贞。此外,七夕还与科举考试有关。据说七夕是魁星的生日,而魁星是主管科举考试的神仙。流传至今,牛郎织女的传说之所以比较盛行,爱情之所以成为主题,这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与社会两性开放程度、女性地位、女性被尊重的程度有关系。
    孙建君:过去把七夕叫乞巧节,也叫女儿节,乞巧在过去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表现妇女的聪明智慧,不过现在已经淡化了。还有一个重要内容,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代表了中国过去劳动人民的淳朴感情。传统的习俗活动挺多的,主要是女红。女红是过去安生立命、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流传至今的各地还是这些,但可能有点变异了,只是在形式上去做。比如乞巧,有些地区有组织地搞妇女技艺展览、评比,这实际也是一种形式。七夕不可能保存到现在还像过去一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