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节日 >

元宵灯节源远流长


    农历正月十五晚上叫元宵节,这是春节期间除除夕之夜外又一热闹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简称“元宵”、“元夜”、“元夕”,为“三元”之始(元宵节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此俗源于道教,道教奉天、地、水三元为神,认为上元为天官圣诞日,中元为地官圣诞日,下元为水官圣诞日。后流传民间。因为上元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人们通宵张灯结彩,并举行丰富多彩的观灯盛会,故又叫“灯节”。
    元宵灯节的起源说法不一,民间认为始于汉代。传说刘邦死后吕后专权,汉将周勃杀吕产、吕禄等人,迎立刘恒为帝,此时适逢正月十五。文帝刘恒为纪念此日,每年至此晚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志庆贺,百姓亦随之张灯结彩,习以为俗。另一种说法出于南朝刘敬叔的《异苑》小说集中,传说旧时民女紫姑被一富户霸占为妻,受到百般虐待凌辱后于正月十五夜被赶出:紫姑含辱而死。后人不平,每至此夜张灯祭祀,遂成习俗。后演为观天象,“其夕迎紫姑神以卜”。至唐宋时,已成国俗。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节日之夜,京师(开封)“华灯宝炬,月色花光,霏霏融融,动烛远近”,至三鼓方灭。有些地方还“竞陈灯烛,光彩夺华,直至达旦”。南宋诗人范成大在《灯市行》一诗中描写了苏州的灯市,称走马灯、琉璃灯、万眼罗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至清代仍盛行,“城市张灯,自十三日至十六日四永夕,金吾不禁”。元宵灯会,不仅成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也是劳动人民灯技艺术的展览。演至近现代,已成传统民间工艺与现代科技发展结合的体现。清末已有用电灯代蜡烛,长亮达旦的彩灯。而当代灯会中,更有用激光技术,使之变幻莫测,令人眼花缭乱者。当然,传统的灯技手艺仍保存下来,西瓜灯、金鱼灯、鸭子灯、猪八戒灯、宫灯、宝莲灯、走马灯、人物灯等,意趣横生。有些地方还有放灯的习俗,用麻纸浸油,裹以棉籽,做成一个个造型别致的灯,点燃后置于路边巷口,每隔数尺放置一个,伴之以鞭炮焰火,远远望去,繁星点点,似满天星彩,极为壮观。
    元宵节又是人们吃元宵的日子,尤其南方人,是夜多吃元宵(汤圆),北方人也吃,杂以年糕、饺子,以示家人团聚,生活美满。元宵灯节,也是民间花会之日。是日,地秧歌、小车会、舞狮子、旱船、竹灯、高跷、舞龙、走百病、击太平鼓,甚是热闹。民间艺人大显身手,绝活不断,劈叉、格斗、滚翻、说唱、相声、独脚戏、舞蹈……更添节日气氛。由于元宵节的热烈欢快,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所以成为男女青年互相交往、结识,互表爱情的好机会。旧时男女缺少交往的机会,元宵灯节时人流如潮,正是有情人相会之日。欧阳修诗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说唱小说中也多有此类故事。而今男女婚姻喜宴,也有在春节与灯会期间举行的,喜上加喜,给传统的元宵灯节增添了新的浪漫色彩。(心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