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节日 >

[萧放 吴静瑾]中国岁时节日民俗研究综述(3)


    

    杂志名称
    

    发表篇数
    

    民俗研究
    

    96
    

    文史知识
    

    28
    

    民间文学论坛
    

    17
    

    民族艺术
    

    14
    

    广西民族研究
    

    12
    

    民俗
    

    11
    

    民族艺术研究
    

    10
    

    中国民间文化
    

    9
    

    民俗曲艺
    

    9
    

    西藏民俗
    

    8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7
    

    思想战线
    

    6
    

    贵州文史丛刊
    

    6
    

    合计
    

    233
    

    从表中我们看到,文章所发表的这些杂志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集中性,表中的13种杂志所发表的岁时节日民俗研究的文章总数为233篇,占所有560篇文章的近二分之一。其中《民俗研究》又独树一帜,共发文96篇,体现了其民俗专业杂志的独特优势。
    此外,在这个统计工作中,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民俗学的专业刊物可以说比早期大大增加了,民族大学一类的学报比较注重民族岁时节日文章的发表,从而扩大了岁时节日民俗等民俗学论述的发表空间,为民俗学研究队伍的成长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从岁时节日民俗论著的作者情况看,五百二十多篇论著共涉及到作者、译者、主编者,共计四百六十余人。其中外籍学者8人:日本3人,韩国3人,美国和前苏联各1人。日本学者伊藤清司从中日民俗比较的角度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彝族的撮泰吉与日本的正月习俗》(《民间文学论坛》,1991.4)、《日本论“火把节文化圈”的形成与云南白族、蒙古族火把节的起源》(《云南方志》,1992.1)。国内学者中,发表两篇以上的有41人,其中发表论著最多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的萧放博士,共撰写了32篇论著,在他的论著中,有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关于《荆楚岁时记》这部岁时民俗祖本的文献民俗研究,一部分是从民众时间意识角度具体探讨岁时节日民俗的起源与流变;其成果主要集中在《<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念》和《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这两部专著中,他的研究特色是注意民众时间意识与民众岁时生活的关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陈久金研究员对传统岁时节日关注较多,发表了多篇(部)论著,他的研究特色是将岁时节日与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体系结合进行研究,研究达到相当的深度;烟台大学的杨琳教授也是国内较长时间关注节日文化的学者,他的研究成果汇集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一书中,他的研究特点是长于文献考证。简涛是旅居德国的民俗学者,他的《立春风俗考》是20年单一节日习俗研究的代表性作品,为节日民俗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范本。
    从论述内容来看,这五百余篇论著涉及的研究范围极为广泛,他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入手,对岁时节日民俗作了通论或个案的分析与阐述。其中对于汉族岁时节日的论著有近两百篇(约196篇),涉及汉民族从春节到除夕的近20个岁时节日;关于少数民族岁时节日的论著大约有189篇,基本与汉族持平,其中关注较多的是彝、藏、白、苗、壮、侗等,相对人口较多,规模较大的少数民族。在论述少数民族岁时节日的这部分论著中,对24个少数民族的部分节日进行了具体的个案研究,其中对于火把节、“三月三”、“绕三灵”等在南方少数民族较为普遍、节俗活动较为隆重、丰富的节日尤为关注。从论著涉及的古今角度看,关于古代节日的一共有82篇左右,一般都是从现有的记载或现存民俗中的原始痕迹入手,对古代岁时民俗进行再现,或以考据的方式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另一方面,关于现代新出现的,不属于传统节日的论著大约有10余篇,并不多见。此外,出现了较多的中外节日比较或直接介绍国外节日的论著,大约有23篇,其中以介绍日本和中日比较居多,占了近50%左右。对于岁时文献的研究,也是岁时节日民俗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构成了历史民俗学的主干内容,对于岁时民俗文献的研究论著一共有10余篇,被关注最多的是《荆楚岁时记》,其他还有《夏小正》、《月令》等。
    以上是我们从众多出版物中搜集到的有关岁时节日民俗研究的论著,并对其进行了大致的分析统计,由此可以反映二十年来岁时节日民俗研究的一般情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