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传说与中国情人节考释(上)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9:11:34 中国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摘 要]本文通过对织女传说的考释,认为在民间广为流传了数百年的牛女故事,最后牛郎与织女的相会时间定形在七夕,不是一种巧合,七夕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七夕习俗与牛女故事的结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体现了人们的种种生活愿望与理想追求。 [关键词]织女传说;中国;情人节;理想 一 在浩如烟海的民间传说故事中,要以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鹊桥会的传说最切近人们的生活,最富有魅力,最牵动人心了。它从三千年前一对银河两岸星座的闪闪微光,发展到一对夫妻悲欢离合的神话,并经世代补充完善,成为最美丽的传说,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反映了男耕女织的生活理想,至今有它深刻的美学意义。以致幅射到生产民俗、伦理道德和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教导我们懂得为什么说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及其现实意义。 人们从各个角度把议题集中在七月七这一夕牛郎织女相会上,他们有多少离情别绪,都要在这一夕把臂相叙;他们有多少思情爱恋,要在这一夕倾诉;他们又有多少相思的眼泪也只能在这一夕滴落在一起……以致人间都在这一天下起蒙蒙雨丝。在东北各地盛传在这一天深夜,少年孤女胆敢伏在黄瓜架下,都能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倾吐衷情的细语,并且可以伸手接到他们哭泣时流下的泪水。看来人间天上自古就是息息相关亲密沟通的。 原来这种沟通,早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就已经开始了。 周代传下来的《诗经·小雅·大东》篇,就记载了牛郎织女原是天上两颗星,提供了神仙之恋的渺远背景。兹录其原文,并附翻译如下: 维天有汉, 天上银河虽宽广, 监亦有光。 用作镜子空有光(监,鉴也,即镜子)。 岐被织女, 翘首看彼织女星(岐,企望), 终日七襄。 一天七次移位忙(襄,反也,即更动)。 虽则七襄, 虽然来回移位忙, 不成报章。 不能织出好花样。 皖彼牵牛, 牵牛星儿亮闪闪(皖,明亮也), 不以报箱。 不能用来驾车辆(箱,车箱)。 《大东》是写西周末年东方人民在统治者高压下的怨苦生活,共七段,此为第五段中间数句。观其下之“东有启明,西有长庚”等句的语言环境,此织女牵牛是指两个星座闪闪发光,都不能给人服役,同样是望星兴叹的描写。 牛郎织女二星的歌咏,从周末经春秋战国都没什么发展,传到汉代,就有了隔着银河两星相望,彼此想思的内容了。 《古诗十九首》中有《迢迢牵牛星》一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很明显,到西汉初年虽然已将牛女二星人格化,隐约有两星神相恋的韵味,却还没有具体情节,更没有七夕和鹊桥会的内容。到东汉应劭《风俗通义》(逸文)中才有“以鹊为桥”的记载: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见《岁华纪丽》) 这个记载仍还保留神仙相会的情态,不过有了时间、地点和简单的以鹊为桥的情节。 及魏晋南北朝期间,这故事就发展得更加完美了。把织女说成天帝之子,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的牵牛,因贪欢废织,受天帝惩罚,因而一年一度相会。据说此文首见干晋人任日方《述异记》,今所录者亦是一段“逸文”: 天河之东有美丽女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绡缣之衣,辛苦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之夫婿,自后竟废织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1 这段文字在细致情节上(如为何天帝使夫妻分离,是由于废“织纴之功”)有增饰,但竟未提及七夕鹊桥会的内容。这种情况有似西汉文人创作。《诗经》以后历经春秋战国材料缺乏,未见记载。自汉初一些作家,如班固《西都赋》曾提及牛郎织女之名,但其情节大都根据《诗经·大东》篇加以想象,未出《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的格局。虽有恋爱之意,并没有牛女为夫妇的情节,无甚新意。文字上称牛女为夫妇的一般都指《文选》中所录曹植《洛神赋》,李善注所引曹植《九咏》注云:“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按“河鼓”星名,即天鹰座三星,后亦指牵牛星而言。) 二 牛郎织女故事从汉初至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流传数百年间,才提到七月七日相会。又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日子相会呢?而又为何流传数百年间,才和“七夕”这个神秘的日子联系起来?这中间一定有一个道理。即:“七夕”不是一般的日子,它在民间一定早有传承,象征某种男女会合的吉祥意蕴;或者它是偶然的为牛郎织女结合的日子,并因是他们结合的日子而七夕便成为后世的节日了。一般过去的研究者都没有详究这个问题,即没有研究“七夕”和牛女故事的关系起于何时,只简单地把七夕作为牛女会合的纪念日了,并因此而产生了“乞巧”诸项活动。换句话说,即没有弄清“七夕”在牛女之先而存在,还是由于牛女相会而有“七夕”,还有牛女故事和“七夕”是并存的。回答这个问题有助于对牛女故事深厚的民俗传统的挖掘,和对人神恋爱主题深层底蕴的理解。今试言之: 第一,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由“七夕”这个不平凡的日子考证起。 原来“七夕”也同时被汉初的文献单独记载着,并不是和牛女故事一起产生的。《西京杂记》记载:戚夫人侍儿贾佩蘭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中时,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连爱”。《西京杂记》又载: 汉丝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这两条记载都说明西汉初年宫中过七月七日的盛况。戚夫人是汉高祖的妃子,她的侍女出宫嫁给一个士人段儒。据她说七月七日宫中过节,要到百子池,作于阗地方的音乐来庆祝,并且用五色丝缕互相束羁(系在一起),这叫“相连爱”。后世也有“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详,谓之化生”的记载(《岁时纪事》)。这很有点像是男女恋爱(连爱)结婚、乞子的风俗了。汉宫中丝女七月七日穿七孔针的游戏当然就是情人节的乞巧活动了。而汉代这些风俗活动中都不见有关牛郎织女故事的记载,这是一。 第二,我们却在《汉武故事》中看到了七月七日西王母倒是和汉武帝相会了。 七月七日,上(武帝)于华殿斋,忽见一青鸟,从西方来,上问(东)方朔:“何鸟?”对曰:“西王母将降,宜洒扫以待之。”夜漏七刻,果降。 《汉武内传》亦有类似记载。 武帝登寻真之台斋戒。七月七日夜,忽见天西南如白云起直来,须臾闻之中箫鼓,西王母至,乘紫云辇。临发云气勃郁,尽为香气。 武帝于七夕扫除宫内,张云锦之帷,燃九徵之灯,至二更,西王母驾九色斑龙上殿。 七夕,西王母降,武帝戴太真晨缨之冠,履元凤文之与臼以迎。 西王母七夕降武帝阙庭。东方朔于朱雀窗中窥之,时王母以桃七枚献帝,帝欲留核种之。王母笑曰:“此桃千年生花,千年结实。”指方朔曰:“此儿三偷桃矣!” 西王母在神话中是豹尾虎齿半神半兽的女神,到西汉初年已经是年三十许的丽人了,而且很有点浪漫女神的风采。 以上各条所记西王母和汉武帝相会都是在七夕。汉武帝好神仙,以人间帝王身份盛装以迎女仙到来,都带有人神恋的色采,而七夕又都意味着特别吉祥的日子。从戚夫人侍儿所说的是“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连爱’”(恋爱)的内容看,正为西王母与汉武帝的故事所证实。那么“七夕”在汉初很带有(恋爱)“情人节”的意味。 第三,从汉宫中七夕临“百子池”奏乐庆祝看,有乞子意,早已说明此日“为妇人宜子”之详。而古习七月七日生人是无比吉祥的。这与五月五日生是大忌2,正相反,是无比祥瑞的象征。此日生子必贵,故每届七夕,求爱乞子乃是宫中旧俗。 古昔帝王以七夕诞生婴儿为吉兆。这有两例可举,首例也见于《汉武故事》所讲汉武帝的诞生: “景帝梦高祖谓己曰:王美人生子,可名为彘。以己酉年七月七日旦,生武帝于猗兰殿。” 第二例,《魏书》所记魏太祖之诞生: “太祖母献明贺皇后寝息;梦日出于室内,寤而见光自牖属天,焱欠然有感,以建兴三十四年七月七日生太祖于参合坡北。其夜复有光明。” 这两例可以说明七夕在古时,乞爱乞巧的同时,是乞子的吉期,且以七夕生人为最贵。 第四,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七夕是古时天宫大会神仙的日子。以上所举西王母与汉武帝相会是典型例子,牛郎织女故事亦与天宫神仙会有关。或者说,它给神仙会输进了全新的血液。 吴均《续齐谐记》载: 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以被召,不得停,与尔别矣。”弟问:“织女何事渡河?兄何当还?”答曰:“织女暂谐牵牛,吾去后三十年当还耳。”明旦,失武丁所在。世人至今犹云七月七日织女嫁牵牛。 又,张华《博物志》载:旧说天河与海通,世有居海渚者,年年八月乘浮槎到天河去。有乘槎去之者需十余日:“奄到一处有域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女。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此人还和牛郎有过简短的对话,他问此是何处,那人告诉他,你回到蜀郡问严平君3就知道了。他没有上岸就回来了,归蜀,问严平君,严平君告诉他,“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以年月计之,正是此人到天河的时候。可见在古人想象中,海渚与天河通,人也到过天境,看见过织女工织和牛郎饮牛的情景。 从以上材料看,七月七日也是神仙聚会的日子,与牛女故事结合之后,就有神仙们赴天宫参加织女嫁牛郎的吉期,惟恐不信,还有兄弟对话作证。或天河与海渚相通,“人有奇志”可以乘槎浮天河见牛女相会的盛况。加之前所举汉初宫中在百子池祈子系五色缕谓之“相连爱”的民俗活动,西王母与汉武帝七夕相会的传奇情节,以及数百年后牛郎织女又正式在七月七日鹊桥会的神秘期会的举动,都说明七夕乃是古代一切详瑞喜庆的日子,它简直由神仙会发展到情人节了。特别是以西王母和汉武帝的恋爱情节和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夫妻相会,乃至后世唐明皇杨贵妃也要在七夕幽会,发出“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的誓言,都可说明七月七日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牛郎织女故事在汉初已由神恋向人神恋发展,经过数百年间流传,发展到东汉末年乃至魏晋南北朝以后才形成人神恋,找到七夕这个最典型的时间(情人节)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织女才嫁了河西牵牛。这个故事所以这般优美完善,是人民为它找了几百年,最后找到了最深厚积层的七夕这个民间情人节的吉庆日子才得一夕相会。多么珍惜而难得! 但是人们为什么没有提到过七夕就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呢?第一,人们误以为先有牛女故事,然后才有七夕的,没有注意到西王母早就在“七夕”和自己的人间情人汉武帝在情人节相会,并且花了几百年功夫,特意指婚牛郎织女,以此日为佳期的。第二,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不能说“情人节”,说情人节就太超前了。封建礼教绝不会允许情人结婚,那将导致礼崩乐坏,于是七夕节日内容只延着天帝的教管,不使男女废耕织,严格向增加生产的思想发展,变为乞巧节了。其实它的真实含义是乞爱节、乞子节,其次才是乞巧节。一言以蔽之,曰“情人节”。而情人节的内涵,当然早已包含乞爱、乞子、乞巧、乞一切幸福的内容了。 (待續) 作者:汪玢玲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白族石宝山歌会
- 下一篇:天时与人时——民众时间意识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