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明祖师传丨复旺兴隆建伟业之入冬停工再云游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1:11:57 腾讯道学 贾来生 参加讨论
文/贾来生 1781年的冬季,天气格外寒冷。兴隆山的海拔比较高,山石冰冻,不能施工。工匠和信士们只得归家休整,刘一明此时也下山云游。这次云游,一是为了结善缘、募善款;二是为了寻高人、了性命。 天气寒冷,不能动工(资料图) 他在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市)的路上,遇到了大风雪,冻得他面色青紫,浑身打颤。他赶紧把缠于腰背的狗皮紧裹在身。刘一明一年四季仅穿一身月蓝色斜襟道袍,这在风雪交加的冬天实在是过于单薄了,但他无所畏惧,借此磨炼身心。 说起全真道士的云游,人们千万不要以为是今天的旅游。刘一明的云游是一种锻炼身心的苦行。无论是烈日炎炎,或者是霜风雪剑,刘一明一年四季只穿一套月蓝色旧道袍,脏了洗,破了补。 风雪中,他道袍裹着身躯显得分外单薄。有时冷得受不了,他便靠肢体运动或内功修炼来维持生机。出门云游时,刘一明唯一的奢侈品就是那半张狗皮。行路时缠于腰背,睡觉时铺在地上。 靠肢体运动或内功修炼来维持生机(资料图) 在兴隆山自在窝里,石炕没有竹席和被褥,刘一明夏天用狗皮隔潮,冬天以狗皮当被,结果致使他后来得了风湿之症,双腿疼痛,不能行动。半张狗皮,成了他赖以生存的必需品,最忠实可靠的朋友。他曾经作《狗皮歌》一首,乐观诙谐地说道: 世人莫笑我缠狗皮,这个狗皮最异奇。 八万四千毛孔眼,二尺四寸阴阳丕。 展开光彩遍世界,卷起巧小贴肤肌。 遇寒能热夺造化,毒虫远避少灾痍。 春夏秋冬长作伴,行住坐卧未曾离。 若人问我价多少,万两黄金不与伊。 身无分文的他,行程中饿了只能到俗家化缘。有时经过山大沟深、荒无人烟的地方,无处化缘,他只好忍饥挨饿,行辟谷服气之术。当然,云游时既无高头大马可骑,更无豪华车轿可坐,刘一明以他五尺之躯和一双脚板,一步一尺地丈量着辽阔大西北的山川河流。 渴了,捧起河里的凉水喝;累了,坐在石头上稍作休息。晚上遇到寺庙,可挂单的才能安卧一宿;无处挂单时,只能栖身破庙,或者露宿野地和街头。云游苦,苦不堪,但他以苦为乐,还写诗励志说: 半片狗皮缠腰底,一个葫芦挂杖头。 烂麻鞋踏平利路,破衲头赛过缎袖。 说到这里,我们对于云游中的刘一明有了一个明晰的形象:一个面色黑黄,方面微须,腰缠半张狗皮,肩扛挂着药葫芦的木杖,身穿破袍,头戴道巾,脚穿麻鞋的老年长者。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辛苦到不能再辛苦的老年长者,在风雨的土道上,艰难跋涉,上下求索。 生平厌厚味,酷爱饮清茶(资料图) 且不说是云游,在日常生活中,他难道不就是一位苦行之士吗?住在道观之中,吃的是兴隆山道观的香火田所出,大多都是白水面条加野菜。有时无面无盐,仅靠野菜充饥。 他说自己“生平厌厚味,酷爱饮清茶”。就连茶叶也都是自己采集炒制。每年夏至以后,刘一明白天翻山越岭,采集山梅叶,晚上给以焖煮,加进大黄、薄荷,在铜锅中炒制,再阴干,当作一年饮茶的来源。他曾经有诗写道: 我居自在窝,相伴一铜锅。 饿处烹朱凤,渴时炼白醝。 刘一明选择如此简单苦行的云游生活,却能自得其乐、精神愉快。反观今天社会生活中,有些人不择手段地疯狂追逐金钱和权力,来刺激和满足自己每一个毛孔里的欲望,我们就会自然想到诸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观、欲望观等话题。 饿处烹朱凤,渴时炼白醝(资料图)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生又是最有意义的?身处物化了的商品经济社会而又异化为单向度的现代人,表面上似乎自由而事实上深陷于种种的不自由,表面上似乎快乐而事实上只是用金钱购买来的庸俗而廉价的刺激。苦行主义的斯多葛派和享乐主义的伊壁鸠鲁派,究竟谁是谁非? 著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 “要是没有志同道合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是可鄙的。”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里难以企及的对象而获得精神的充实(资料图) 一边被称为“猪栏的理想”,那就是吃了睡,睡了吃,日复一日碌碌无为。一边是“真善美”,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里难以企及的对象而获得精神的充实。这里说到的艺术和科学领域,自然包括有虔诚的宗教情怀,就像爱因斯坦晚年的追求。 刘一明,说到底,就是一个追求生命向善、道德愉悦、理论之真的苦行的道教徒!因而,我们就不难理解他弱小的身躯所迸发出来的巨大生命力与创造力, 正如爱因斯坦所讲:“苦和甜来自外界,坚强则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我所做的绝大部分事情,都是我自己的本性驱使我去做的。”来自内在自我的天人境界总比外在的功利境界的驱动要高尚得多,也更加坚强而持久。 通衢之阜、秦州大地(资料图) 肩负募化使命的刘一明到了当时繁华的通衢之阜、秦州大地,参访了轩辕黄帝庙,叩拜了华夏始祖轩辕皇帝,然后到清水县参访了关帝阁、财神楼、马王殿、火神殿等宫观。 这些道观的住持们自然不会错过留下刘一明“文如泉涌,意如飘风”的华章和清秀隽永、遒劲有力的墨迹悬挂于殿堂内的机会。刘一明为清水三大士殿观音庵题的楹联是: 净水瓶,源远流长,见得真时须要细尝滋味 杨柳枝,根深叶茂,归于实处还当自造福田 他为普贤寺题的楹联则巧妙的把“清水”地名揉于联内: 慈光普遍,自西及东,带得灵鹫雪汁化清水 慧心贤仁,由南而北,摄来峨嵋金灯照骆峰 他为位于清水街心的关帝阁题写的两副长联,两幅对联通篇豪气干云,满腔正气。其中一副还巧用“清水街心”的地名,联称: 想当年正气参天,全节全名,金钢百炼, 存亡不知,真是出乎其类拨乎其萃; 看今日忠灵护国,尊王尊帝,香火千秋, 朝野咸敬,诚然生则为臣死则为神。 另一副为: 当年起高阁者岂无意乎,试看通衢要道,宝座连天, 来往人尽皆瞻仰,直教义士英雄,重拾脚步登堂奥; 后世奉帝君时必有因也,细思清水街心,金身耀目, 名利客谁不举诚,足使奸臣贼子,亦洗肝肠换面皮。 随后,他第三次来到了陕西南台山,与南台山的住持,他的弟子一起筹捐募化,维修了南台山的危楼旧殿,重修山门,同时回答众弟子关于《周易》和内丹方面的细致而重要的问题。除了这些公众活动外,刘一明自己则加紧内炼,晚上秉烛研究内丹经典,著述内丹理论。这样,在南台山刘一明一霎眼度过了两年。 未完待续…… (编辑:柯恩) 本文由腾讯道学获作者授权连载发布,文/贾来生,文章版权归作者本人,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如需使用请联系作者本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