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不要为了先苦后甜 过着“低配”的生活


    文/周宏亮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我从小到大听过了无数遍的一句话。
    
    吃得苦中苦,是老一辈对生活的高度总结(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有幸生活在了欣欣向荣的美好时代,因此对于生活水平也就有了更高的追求。
    然而我们的父母们,却从资源匮乏的年代里走来。他们曾经经历过没钱的苦,即使成人后赚钱养家了,也依然过着勤俭节约的生活。
    他们舍不得出门旅游,因为住宿和火车票都要花钱。他们喜欢买超市里打折的商品,因为这才叫“划算”和“会过日子”。他们喜欢把钱都存起来,以备年老后的不时之需。
    诗圣杜甫曾说:“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人生在世,哪有什么先苦后甜的道理。做人,要对自己好一点。该享受生活的时候,就应该享受生活;该及时行乐的时候,就应该及时行乐。
    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写下一首名为《劝行乐》的诗歌:“少年信美何曾久,春日虽迟不再中。欢笑胜愁歌胜哭,请君莫道等头空”。年少时的青春一去不复返,百花争艳的春天也很快会过去。再多的钱,也买不回年轻时的快乐。
    
    青春不会再回头,莫待无花空折枝(资料图 图源网络)
    就好像南唐词人冯延巳在《三台令》所说的那样:“年少,年少,行乐直须及早”。
    如果我们年轻的时候,舍不得花钱去旅游,老了以后就算想去都走不动了;舍不得花钱买衣服,等以后身材发福了,想穿也穿不上了;舍不得下馆子吃美食,等以后牙齿掉光了,想吃也嚼不动了。
    人们之所以喜欢省钱和存钱,是希望以后可以过着财富自由和舒心的好日子。可是他们却忘记了,生命不是虚无的未来。眼下的似水年华,也是生命。
    更让人心酸的是,也许我们年轻的时候“吃了苦中苦”,年老以后却没有“成为人上人”。
    
    吃苦,更多时候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资料图 图源网络)
    去书店随便翻一翻畅销的名人传记,你就会发现:那些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出一番事业的社会名流,从来没有一个是靠着纯粹的“吃苦”走向成功的。
    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一个过度省吃俭用、完全不知道享受生活的人,往往会给人一种“寒酸和小气”的负面影响。
    现代社会也是信息社会,这样的人,自然无法打通社会上的有效人脉,也就无法获取高效致富的路径与信息。他们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过着“勤俭节约”但是没有方向的生活。
    “先苦后甜”,在资源匮乏、食不果腹的时代,是对年轻人的一种安慰和勉励。它是一个手段,可从来都不是我们生活的目的。我们没有必要为了“吃苦”而“吃苦”。
    吃得苦中苦,也不一定就能成为人上人。年轻的时候,如果只知道低头“吃苦”,就没心思抬头看路。
    
    为了光明的未来而吃苦,而不是为吃苦而吃苦(资料图 图源网络)
    年轻的岁月如白驹过隙,我们不应该为了所谓的“先苦后甜”,就牺牲眼下的快乐与幸福,过着一种“低配”的生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