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节日 >

中秋拜月节俗的文化变迁与现代意义

中秋节是我国重要传统节日,其节日习俗具有古老的渊源。三代时期就出现了祭拜月神的仪式,至明清时期,以“兔儿爷”和“月光神码”为偶像的拜月活动广泛流行于北方社会。本文首先追溯了拜月习俗的起源;然后试图梳理拜月节俗演变轨迹;以期在面对传统节日同质化危局的当下,为揭示中秋习俗之美、保持传统节日生命力的提供新的思路。 
    一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秋季是农事生产活动的重要时间节点,先民们往往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祈求足年丰产。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的秋社祭祀,是庆祝丰收和祈求来年获得更好收成的集体活动。在古人的世界观中,天地万物被视作阴阳二气的转换,以日为阳,以月为阴,对月的祭祀是为了愉悦天神,襄助人事。先民们对日月的崇拜,不止是单纯的天体崇拜,更是对未知自然的崇拜。从上古三代到秦汉期间,受到原始的岁时观念的影响,拜月的性质除了原始宗教一面,还有表现出很强的政治性。日、月是代表了天地万物的大神,对日月的祭祀不是普通人可以接触的,“祭月”的权力为皇家所把控,仪式集中于官方上層,大多数民众因而无法参与其中。 
    唐宋时期,随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愈发深入,月亮的神秘性开始消褪,上层对月神信仰的独占开始被打破。《梦梁录》中记载:“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有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宋代对中秋节的描述中,娱乐游戏的内容取代了庄重严肃的祭祀仪式。从流传下的中秋节令画《瑶台步月图》中,清晰的勾勒出了宋代中秋欢庆娱乐的一幕。画中描绘的是仕女中秋聚会欢宴的场景,画中的四人,分别持杯、摇扇、端盘并且手托酒壶,欢聚一堂,共庆中秋佳节。相比于前代,宋代的中秋“享乐”色彩浓厚,从节日的性质上划分更偏向于娱乐社交,但在拜月活动的多样化愿景背后,并没有界定出一位清晰而明确的偶像。 
    明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节日文化中的现实的功利性显著。在中秋的节俗中,“祭月”、“拜月”逐渐成为中秋节中普遍遵循的节日仪式内容。这一时期中,以绘有月光菩萨和捣月玉兔的月光纸(月光神码)作为拜月的仪式中的重要物品。 
    清代继承和延续了明代以来中秋拜月的传统,在北方地区,兔儿爷开始成为拜月中的偶像。兔儿爷指的是一种兔首人身的泥塑,形态各异,是对中秋文化中的玉兔形象的艺术化、人格化甚至神格化的加工创造而成,也是中秋节期间重要的节令玩具。 
    二 
    中秋拜月节俗的发展离不开民间的土壤中滋养培育,从早期祭月仪式到拜月节俗的演变,一方面是历史的造就,另一方面也是广大民众的意志的体现,蕴含着非凡的文化意义。纵观中秋拜月的信仰层面和物质层面整个历史过程,可以梳理划分出明显的发展脉络。从三代至秦汉时期,以原始崇拜为主要内容的祭月仪式是拜月习俗的酝酿阶段;从隋唐至明以前,以社交娱乐为核心的中秋的出现,标志着中秋文化的世俗化转向,是拜月习俗的滥觞阶段;由明至清,以月光菩萨和兔儿爷为偶像的出现,是拜月节俗的稳定与繁荣发展阶段。对于中秋拜月的主题,不同时期的呈现出不同特征,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节日信仰的世俗化;其二是节俗节物的娱人化;其三是中秋文化的平民化、大众化。 
    节日信仰的世俗化。在早期的祭月活动是一件神圣而严肃的事情,人们虔诚的祭祀月神。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认识水平的不断上升,在拜月活动中的神秘色彩一层层褪去。从唐宋开始,娱乐活动在中秋的比例上升,人们忙于聚会宴饮、欢庆佳节,留给神灵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明清以来,中秋文化中的神秘且神圣的气氛减弱,从月光菩萨到兔儿爷,拜月的信仰不再威严而神秘莫测,对人性享乐的追求大过了对神性的畏惧,节日文化中洋溢着轻松愉悦的氛围,世俗化的人情取代了神性的节日属性。 
    节俗节物的娱人化。兔儿爷作为拜月仪式中的“用具”,表面上还是一种巫术或对神灵的信仰,但结束后,兔儿爷又是儿童的玩具,从用途上看更多是人们用于娱乐庆祝的玩具。巫舞娱神的仅仅作为表面上的设想,而实质上的用途指向了对娱乐大众的追求,换句话说,兔儿爷实质上是在娱神的名义下自觉的去实现着娱人的本质性功能。虽然兔儿爷表面上身份依然没有发生改变,人们依然会供奉它、祭拜它,对它真诚的祈愿、祝福,但实际上其神圣的品性早已不复存在,实质上的兔儿爷已成为世俗情感的化身。 
    中秋文化的平民化、大众化。中秋的节物节俗的发展演变,实质上是民众创造和选择的结果,而其创造和传承的目的也是为了满足和实现人们生存发展的需要。兔儿爷作为拜月活动中的典型偶像,其形象中却带有明显的喜剧特征,这也使得兔儿爷具备了戏谑的属性,以谐趣吸引、愉悦广大民众。虽然从民间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上看以祭祀鬼神为主,但其主旨并不在此,祭神更多是作为实现目的的途径或手段而非最终的目标,真正的目的还在于“生命与生存”,而这也体现了民间信仰服务于广大民众的重要作用。 
    三 
    在传统节日现代化困境的当下,节日的意义与文化记忆的联系断裂,传统的节日文化面临着“同质化”危机;年轻人对传统节日中总离不开“吃”感到厌烦。传统节日作为活态传承着的中华文化,其节日习俗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嬗变,承载着丰富且深厚的文化内涵。节日习俗是节日价值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是民众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智慧成果,习俗的内容在不同时期不断发生着变化,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新的内涵,不断符合时代的需要,记载和传递着民族的集体记忆。因此,要改变传统节日同质化“危局”,有必要通过更多的方式来揭示传统节日之美,用丰富的节物节俗有助于保持传统节日的生命力,使传统节日永远保持活力,永不褪色。作者:王中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