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点实证主义,也多一点形而上学(1)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3:11:39 论文联盟 佚名 参加讨论
实证主义关注现象、问题,引导研究者直面研究本体,深入生活,介入社会,通过经验的体认、推知,寻找基于实证的联结。它追求科学,它的每一种发现必然扩大人类认知的深度和广度。这是一种步步为营的方法论哲学。自实证主义产生以来,人类逐渐建立起“另一套”逻辑结构严密的知识体系。多一点实证主义,少一点儿“玄虚”,自是必要。 但是,实证主义“被误读”的现象值得警惕。 首先,公理、不证自明的结论、近乎无意义的研究命题,却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去研究与论证。从公开发表的论文、获奖“成果”看,有一些结论路人皆知,只需要靠基本的推理就能够得出来,竟也成为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实证主义的研究应倡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地开疆拓土,一方面延续人类的科学理性精神,一方面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往前发展。研究如此,教育亦如此,无论是课程规划、开发与实施,都须先做调研,找到起点数据,再做假设,合理规划变量,后做分析,得出有限条件下成立的结论。久久为功,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水平就会得到提高。 其次,数据等同于实证的现象令人担忧。一些编辑的基本套路是有数据的文章优先,一些评审的基本原则是有数据的文章入围,至于数据是否真实、数据本身的逻辑结构是否严密、数据与结论是否相关等等,没有人去做基本判断与求证。实证不是简单的“眼见为实”,见到数据就认为是“高大上”。研究者要抵制一切虚假的数据,教育者更要垂范在先,引导学生实际调查、真做实验、科学观察、客观记录、多元分析、正确归纳,不违背实证研究的初衷。 再次,将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混为一谈,将实证哲学的领地相对固化。实证研究不仅是实用研究、实践研究这一用途,基于实证的理论研究也是它的重要使命。实证主义本身就是一种哲学观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们既需要借助实证哲学推动基于生产生活领域的实证研究,又要借助它推动各学科领域的理论发展。科学领域往往是实证哲学的广阔天地,其实人文领域、艺术领域的实证研究也有足够大的舞台。只不过是搞人文、艺术研究的人员在专业发展道路上沒有实证技术类知识的支撑,一时难以适应,而这本身与实证研究的适用范畴无关。由此观之,教育者教授一些基于实证研究的数学知识,掌握一些实证工具的使用办法,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实证主义不是万能的,没有必要将所有的研究都指向实证研究。传统认为,实证主义是对形而上学的反叛。今天,实证主义大有取代形而上学的态势。在此且不论传统说辞是否妥当,单从形而上学的哲学传统看,我认为多一点有意义的形而上学也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 形而上学研究人类发展不同阶段中碰到的终极问题,它既是理性精神的体现,也是人类关怀意识的延续,还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论哲学。而实证主义如果引导不好,容易将人类的思维引向僵化、板结,使思维的触角过分关注在局部,甚至会硬化人类最宝贵的情感。这些负面的影响,可以借助形而上学的思维习惯加以纠偏。 人类,需要时刻拿“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活着”“人还能怎样活着”等隐性的追索调整生存与生活的方向盘。今天,我们在享受科学主义带来的文明的同时,却不知道自身是在进化还是退化,抑或一部分人在进化,另一部分人在退化。我们曾经坚守的道义,在市场经济体制面前一败涂地,几近全面崩溃,还需不需要重建新的道义观?如何重建?战争是在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机制”,还是在适应某些族群、教派、党派的自大狂妄症或自卑感?联合国的作用日渐式微,世界社会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格局,需不需要重构?如何重构?互联社会中虚拟社会的秩序已经部分超越了传统的国家、民族秩序,如何重新认识与构筑? 如此等等关乎到人类未来朝向何处的大问题,需要一大批学者做形而上的思索或实证研究,更需要广大教育者引导我们的后代从小自带思考的光环,因为那是所有人的“远方”。有一个机构在“世界地球日”那天推出了“地球进入无人模式后”的短片,揭示了“地球可以不需要人类,而人类不能没有地球”的观点,令人震撼!人类仍然需要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考方法,不能因为实证主义的新路就将其一棍子打死。我们不需要生活在刻度的世界里,处处计量,处处算计,如果说要有算计的话,那就“计利当计天下利”。形而上学是一种精神图腾,虽不能企及,却引导人类始终向往“真善美”。 实证主义与形而上学都希望抵近“真理”,前者运用实验和数学的方式,安营扎寨,向着微观和宏观的层面一代又一代地接力,后者运用想象和抽象的方式,无限制地拓展,也向着微观和宏观的层面一次次探底,二者都不可或缺。 实证主义关注现象、问题,引导研究者直面研究本体,深入生活,介入社会,通过经验的体认、推知,寻找基于实证的联结。它追求科学,它的每一种发现必然扩大人类认知的深度和广度。这是一种步步为营的方法论哲学。自实证主义产生以来,人类逐渐建立起“另一套”逻辑结构严密的知识体系。多一点实证主义,少一点儿“玄虚”,自是必要。 但是,实证主义“被误读”的现象值得警惕。 首先,公理、不证自明的结论、近乎无意义的研究命题,却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去研究与论证。从公开发表的论文、获奖“成果”看,有一些结论路人皆知,只需要靠基本的推理就能够得出来,竟也成为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实证主义的研究应倡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地开疆拓土,一方面延续人类的科学理性精神,一方面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往前发展。研究如此,教育亦如此,无论是课程规划、开发与实施,都须先做调研,找到起点数据,再做假设,合理规划变量,后做分析,得出有限条件下成立的结论。久久为功,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水平就会得到提高。 其次,数据等同于实证的现象令人担忧。一些编辑的基本套路是有数据的文章优先,一些评审的基本原则是有数据的文章入围,至于数据是否真实、数据本身的逻辑结构是否严密、数据与结论是否相关等等,没有人去做基本判断与求证。实证不是简单的“眼见为实”,见到数据就认为是“高大上”。研究者要抵制一切虚假的数据,教育者更要垂范在先,引导学生实际调查、真做实验、科学观察、客观记录、多元分析、正确归纳,不违背实证研究的初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