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安乐死”的逻辑形而上学考量(1)

作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问题——“安乐死”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争议的主要焦点是: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自杀是否合理、他杀是否合法?人是否拥有一种特别的自由意志,即主动选择放弃生命的权利,甚至是将终结生命的权利交付于他者?在非正常情境中,如何选择死亡?由此,这一系列的问题成为诸多学科的焦点,逐渐对原有的各种规范形成了挑战,并且力度不断强化。而“安乐死”正是为解决这些难题所提出的一种方案。  
    “安乐死”是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该词源于希腊文euthanasia,意指“幸福”地死亡,类似于我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善死。它涉及两方面,其一为安乐、无痛苦地死亡;另一为无痛致死术。目前在我国学界基本上达成共识,即“指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危重濒死状态时,为解除其精神和躯体上的极度痛苦,在病人或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的同意并认可,用人为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的状态下终结生命的过程。?譹?訛对重度精神病患者、生理疾病极度危险的人以及处于不可逆昏迷中的植物人,实施使其无痛苦地死去的行为。严格意义上是指对身患绝症、临近死亡和处于极度痛苦之中的患者,实施促使其迅速无痛苦死亡的一种方式。由于其中关涉着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于是便引发了诸多争议。安乐死的根据何在?赞成与反对的依据为何?本文从其各种逻辑根据进行了形而上学的考量,以澄清其根据,并论证各种支持与反对理论的优势和劣势,进一步确定其可行性的界限。  
    一、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逻辑之辩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正方指赞成在特定情况下,自杀合理、他杀合法,支持“安乐死”;反方则是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反对“安乐死”。“安乐死”分类形式多样,主要有:根据病人对“安乐死”的接受与否分为自愿安乐死(voluntary euthanasia)和非自愿安乐死(non-or in-voluntary euthanasia):前者是基于病人的自觉、自愿所作的选择;而后者,是指病人并无选择权力或缺乏选择能力,由亲属或医生代为决定;由于这种情况无法确知到底是病人的意愿,还是其他人的强制,从而很难在实践中区分是善意的行为还是蓄意谋害的行为,人们对其争议颇多。根据实施手段的差异,可分为积极安乐死(active euthanasia)和消极安乐死(passive euthanasia):前者是指采取积极措施,如给患者注射过量的麻醉剂或剧毒药物以加速其死亡进程;后者是指中止或切断维持病人生命的医疗救助物,任其自行死亡。虽然两者导致的结果一样,但前者是以直接干预的方式终结生命,遭致的反对较多;而后者却已得到公众的默认和许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施行。?譺?訛  
    在主张自由意志论者看来,人有自主、自由的选择能力,不受超越性之物的控制。而决定论者(又称拉普拉斯信条支持者)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客观规律和因果联系的理论和学说。它们为“安乐死”提供支持与反对的逻辑根据大致如下:  
    正方:  
    (1)如果人拥有自由意志,那么可以进行自由选择。  
    (2)因此,人可以选择自杀。  
    (3)“安乐死”是一种自杀行为,而且可以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  
    (4)又因得了绝症(至少是当前医学技术解决不了的疾病),而且病期非常痛苦。  
    (5)所以,选择“安乐死”是一种合理的自杀行为。  
    (6)在1~5的条件下,若果病者本人无法自主终结生命,那么就可以将终结自己生命的权利让渡与他者。  
    因此,在濒临死亡,且极度痛苦的情况,人可以实现自己的自由意志:选择安乐死,自愿而积极的“安乐死”。在该情况下,如果自己无法终止生命,就可以将生命终止权转让给他者(亲属或者医生),施行非自愿安乐死技术。  
    困境:假定某人P完全符合(1~6)的情况,在T1时刻,他作出选择安乐死的决定,其家人和医生都同意,并得到法律的许可;但是到T2时刻,他有了新的意志:想活下去,哪怕多活片刻;而此时,医生却正在给他注射“安乐死”的药物。他后一意志就无法实现,从而与自由意志产生了矛盾。  
    反方:  
    (1)先天综合命题:人皆有一死;且什么时候死不由人为决定,是有某种超验的力量主宰。  
    (2)病者(绝症患者)与非病者都是人。  
    (3)病者必有一死。  
    (4)人为终止生命,减少痛苦是违背规律的。  
    如此一来,最好无须实现“安乐死”,顺应自然规律。  
    困境:“安乐死”这一事项的出现,是否符合某种规律?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如果无法彻底否定,那么其反对的证据就相当有限,这只是一种弱意义上的反对。  
    二、人性与社会道德逻辑之辩  
    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体,不是单个游离的原子,在种种交互关系中,形成一种网状结构。当然,其中也充斥着尔虞我诈、阴谋诡计、损友扶敌等等阴暗的东西;但是,还有一种接近于高尚的关系,即人们趋于合作,相互帮助,共度难关。基于人性恶者,更容易倾向于选择前者,将社会描绘成一副令人厌烦的图景;而趋于人性善者,则倾向于选择后者,将社会描画成一副值得人留恋的图景。笔者先从性善论和无善恶论的向度,进行简要的论证;然后再从性恶论的向度进行考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