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绘画中的潜意识和形而上学性

绘画中的潜意识和形而上学性  
    一、绘画中的潜意识   
    潜意识是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概念,在精神分析理论里,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里进行和发生。这个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意识”。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在不知不觉得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发觉,这种潜伏着的无法察觉的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潜意识是界于意识和潜意识的层次中间,潜意识要到达意识必须要经过它,它像一个看门人在那里把守着要进入意识的潜意识,在这里潜意识都要经过它的检查。在人的正常心理结构中,人的这三个领域在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流动变化之中,共同组成一个协调而又互相平衡的动态的心理结构整体。   
    艺术创造是一种无目的而又有目的,不自觉而有自觉的活动。在很多情况下,艺术家所感受到的创作灵感会突然出乎意外的降临到艺术家身上。在这种状态下艺术家往往会富于创作激情和冲动。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潜意识的现象更为普遍,如果说在其它领域的工作者尚有人说自己从没有潜意识这种现象,那么在画家中是不存在的。画家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不能只凭逻辑思维去进行创造,必须运用形象思维其中就包括潜意识。   
    中国画家尚写意,是重表现的再现艺术。画家作画之初只是有一个大体构思而落笔之后,潜意识的思维活动却十分活跃,有意识的理智有时倒遭到排斥。这时艺术家已进入忘我状态。西方的绘画也是如此,在这里我举几个例子来进行说明:   
    挪威画家、版画家蒙克是一位善于表现自我的画家。他的代表作《呐喊》是他和友人在一次外出经过一座桥时引发的创作灵感。画面以桥为背景画出一个头大身子小的人,他双手捂耳张嘴呐喊。天空的云彩和桥下的流水好像融为一体被这凄惨恐惧的叫声所震撼。这种尖叫以可见的形式被表现出来并向外扩散。从画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画家精神上的郁闷和苦楚。这正是当时画家的感受深深烙印在脑海中又掺杂了画家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在潜意识的介入和指引下创作出来的。另一幅画《青春》这也是一幅作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创作的作品。此画是作者对青春的呼唤,对不公正命运的抗议同时也是对亲人的痛苦回忆。蒙克的一家人先后死于家族遗传性疾病,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亲人离去的痛苦无时无刻不缠绕着他。正是这种生活经历使他在创作风格上不论追求的是印象派还是野兽派的抽象色彩总逃不过潜意识对他的影响,所以他的题材大多是性吸引、暴力以及死亡。   
    潜意识在绘画中的参与举不胜举。正是他们敢于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敢于释放潜意识,以形式的非理性,内容的理性相结合才会创作出大量的真实情感,富于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绘画作品。   
    潜意识并不是非理性的魔鬼,也不是形式和艺术规律的毒药。只要能够合理的应用潜意识在美术作品中实现方式,就大大增加美术作品的感染力。使画面的形式和内容附有了生命的意义和内在的精神追求。   
    那么,艺术何以会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这种形而上学性对于我们又具有什么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艺术的形而上学性   
    人类的精神世界从不能缺少形而上的求索。形而上学性与人的巨大关系表现在人的自我意识对自身生存活动反思。从而思索自己存在的意义并追求潜伏在人们的心底里的梦想,如一些无意识、潜意识、超意识,如某些意向、动机、追求、企盼和梦想等等。这些超出理智之外的并高于物质之上的东西可以称之为形而上的意象。在艺术中形而上并不是一种风格一个流派,也同样不只是一个绘画因素,它是一种统摄整体的精神气氛和内在指向的核心,从本质上说艺术具有形而上性。   
    在西方,形而上学的研究从柏拉图开始,他认为艺术家的本领“不在于技艺而是一种灵感。”继而有康德的先验美学思想。康德美学改变了以往的客观论观点,并向主观论转变,美并不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性质,而是人的审美态度的产物,没有美的对象,只有审美对象。东方的哲学思想更是形而上学的代表,无论是佛家,道家还是魏晋南北朝的玄学思想都植根于精神世界的探究,都具有很强的形而上学性。并且在美学形式上影响深远,下面我就试从几个主要艺术流派和风格来对形而上学性在绘画中的体现进行分析:   
    要提到形而上绘画首先要想到的是西方绘画中长生与1917年左右的“形而上画派”这个画派以形而上的名字命名,脱胎于超现实主义画派,代表画家是基里柯、卡拉以及莫兰迪等。基里柯的绘画神秘而静穆。有孤独和恐惧感,这样的表达同超现实主义画派一样,是表现一个编造的虚拟的内心世界。他们对于自我精神的追求多于对客观事物的遵从。所以在看似写实的风格中,实际上是对精神世界的展现。   
    在西方艺术中将形而上的因素被运用扩大到极致,要算是的极少主义绘画。它出现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并拓展为具有国际意义的艺术运动,如墨西哥的极少主义和日本的“物派”等。极少主义对物象进行了极致的摆脱并将精神灵感表现在画面上。表现于绘画领域,极少主义呈现出带有精神性的单纯画面。只剩下最基本的抽象形态。极少主义的作品一般都没有内容、没有主题。有时甚至是一张白纸。让人瞠目结舌。虽然极端但这样的绘画不正是摆脱了物质的一种极端证明吗?让人联想起中国禅宗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其实中国绘画从本质上说是形而上学性的,因为中国绘画不重视物象的逼真描绘,他更加的重意,重理念的表达。中国画是高傲的。中国文人选择它与诗、书为伴侣,用来表达自己胸中的“逸气”,和超脱和高雅的精神境界。   
    “形而上”绘画作为一种重要的绘画样式,它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活,并且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艺术也许正是因为承载了人类的梦想和希冀才变得意义非凡。在今日多元化的时代,对形而上学的重新审视,也许会给我们的创作之路带来一些欣喜和启示。   
    艺术的形而上学性的思想是柏拉图、康德美学以及浪漫主义诗学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它是对潜意识中灵感、直觉、自身情感的延续,是对潜意识中精神世界的超越,它对于抵制自启蒙运动以来由于科技理性、工业文明的片面发展所造成的人的异化和物化,提升人的精神品性,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使人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活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者:何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