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中秋佳节 可知该怎样赏月?(2)


    中秋节的月文化
    中秋节的思念,又体现为“月下思”。古往今来那么多怀人、思乡、望故国的中秋诗词,都是在月下完成的:比如苏轼就把他中秋词的首句思念寄托给了月亮,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再如豪情似李白,也被月亮唤起了思乡之情,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国文化本身,也具有月亮文化的阴性属性。中国人爱月,而不崇拜日神、不崇拜阿波罗太阳神般那种绝对的力量,因为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就是呈现出一种涵容的、中和的、贵柔的文明特征,就像月,是如水的隽永、是包容的柔性。老子智慧说“柔弱胜刚强”,因而这也是中华文明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流传至今、依然鲜活有力的古文明的一种重要原因。
    所以,月,是中国文化里的主题。中国人对待月亮的情感和西方人常常认为满月之夜是阴森恐怖之夜、是传说中狼人和吸血鬼出没之夜不同,月在中国文化里,几乎代表着圆满、圣洁、明亮、高贵等等所有关乎美好的意象,而满月,是这种美好意象的极致体现。
    但一年里的满月有十二次,为什么特别歌颂八月份的圆月呢?
    其实,一年里有两次圆月都是中国人重视的:
    首先是正月十五的圆月,那是年轮进入到新一年之后、第一次望见月圆的日子,代表着一年开篇的第一回圆满。于是,这个日子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古称上元节。
    然而上元节,虽然是人们因月圆才庆贺的节日,但是在这一天,月却并不是节日的主角。此时,人们看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游街约会,而月,只是热闹人间之上远远的一道背景,它守护着人间的火树银花不夜天,悬月高空,静默不语。
    
    花市灯如昼(资料图 图源网络)
    比如,看著名的元夕词,欧阳修写的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只是作为喜庆欢会里一笔带过的一幅背景画,它绝不是诗人要重点描述的对象。
    再如,更著名的元夕词是辛弃疾写下的,尤为出名的一句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然而遗憾的是,这词道尽了上元夜那么多的繁华热烈、车水马龙,说“东风夜放花千树”、说“宝马雕车香满路”,但是通篇都没有一个“月”字出现。
    这恰恰说明:上元节、圆月夜的主角,是人,不是月。此时的热闹都在人间,月亮安然地淡成一道背景,不去打扰人世喧嚣。
    而到了八月十五中秋夜,情况便截然不同了,月,成为了这个节日里绝对的主角。
    八月十五这一晚的圆月,是一年十二个月里最美的一次月圆,此时,秋高气爽,风轻云淡,正是花好月圆的佳节,人们看着这样一轮完美到了极致的满月,内心震撼不已,由此也开始思慕起了自身的圆满。于是,便引发了“月下思”。
    月下的思念,又进而分为思念人、思念家、思念国:
    思念人,是思念烙印时光中的美好之人;
    思念家,是思念乡愁泛起时的美好家风;
    思念国,是思念文化基因里的家国情怀。
    月光如一双善解人意的温柔手,当拂过人心怀的时候,便拂动起内心深处的柔情,拂动起生命里所有美好的牵念。
    中秋月下思念人
    思念人,是思念那些最具有时光穿透力的美好之人。在悠悠如水的月光下,有个人的身影会穿云破雾显现出来。
    最早的月下思人,要数《诗经》里一首《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是说,这月光是如此皎洁,那佳人是如此婀娜,我心中是如此牵念!——月下思人的文学模式,就此开启,从而蔓延到了后世的文学里。
    
    海上生明月(资料图 图源网络)
    最广为流传的中秋思人诗句,是张九龄写下的: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中最有名气是第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而最有美感的是最后一句,“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当诗人不能与远方的有情人相聚时,他整夜不眠起相思、披衣独立月色中,由于怜惜月色的美丽,便吹灭烛火,让月光盈室、作陪孤独。而他感觉此时此景是如此之美,于是多想把这月色与千里之外的有情人分享,多想把这月光作为礼物迢迢寄送给心上人。——大概只有情到深处,才会似这般对生活处处都细致入微、希望与对方分享时时刻刻吧。而把月光作为礼物,捧在手中、存在心上、诉说给远方,这样的心意,也使得离别之苦充满柔情之意、充盈诗意之趣。
    诗句最后说,既然独立风宵再久都不能拉近一点点与心上人的距离,那么还是回到睡寝中,权且梦中一会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