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祭孔小知识:祭孔乐舞


    祭孔乐舞始于何时?据记载,源于“六代之乐”。“六代之乐”标志着祭孔始用乐。
    
    9月28日,乙未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孔庙举行(资料图 图源网络)
    “六代之乐”,包括有“云门”、“大戚”、“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相传属黄帝、尧、舜、禹、汤、周武王六朝所作。据记载,齐武帝,永明三年(485年),“有司奏宋元嘉旧事,学生到先释奠先圣先师礼”,“今当行何礼?用何乐及礼器?时从喻希议,用元嘉故事设斩悬之乐,六佾之舞。”可见,东晋时期祭孔释奠已采用斩悬之乐,六佾之舞礼制。斩悬之乐其记谱方式,现已无从可考,而六佾之舞,均有史料记载。春秋之时,在天子使用的乐舞之中,其行列是有一定规格的就其纵横行列而言,诸侯六行,每行六人;大夫四行,每行四人。而天子八行,每行八人。就使用乐舞而言,“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用四,士用二”。八佾舞,八行八列,共64人,用来祭拜皇帝祖先,属于祭祀的最高级别。六佾舞,六行六列,共36人,用来祭拜诸侯及宰相。
    
    祭孔乐舞(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古代佾舞具有严格的等级限。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使用佾舞是要严格遵循礼制的。《论语·八佾》说:“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季氏是大夫,只应使用四佾,而违犯规制,使用八佾舞,当然作为封建礼制,是不能容忍的。在唐以前,祭祀孔子,一般使用的六佾之舞。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孔子被封为文宣王,顺仲春、仲秋祭孔时,采用人的“八佾舞”。宋代建隆元年(960年),宋太祖更周乐舞之名,文舞还神之名,各春天逐宣室之舞。亚献、终献使用武舞。舞工128人,八佾十六列之制,文舞生64人,武舞生64人,合计128人。唐宋以后,孔子祭典,一般均采用帝王礼制。在宋代祭孔活动中,常命太常乐工数倍用官架乐歌《宣圣御赞》作祝词:
    大哉宣圣,斯文在兹,帝王之式,今古之师,志则春秋,道由忠怒,贤于尧舜,日月共鉴,唯时载雍,戢此武功,肃昭盛议,海宁聿崇。
    在清光绪以前,祭孔乐舞的礼制是无定规的,或使用六佾,或使用八佾,这主要根据当时统治者对孔子和儒家文化的推崇程度而论。如明代的不同时期则有“六佾”或“八佾”之不同礼制。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王朝颁释奠仪式,二十六年(1393年)又颁布颂大成东于天下,至成化年间,一直沿用“六佾舞”。明成化九年(1473年)明王朝又将文庙释奠仪式改为“八佾舞”。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增豆笾各为十二”。“凡文舞,云门、咸、池、大韶在庭宾阶之右位,为六列,施英韶而舞之,各有四表,表距四步为节缀,各六十四合,用三百八十四人”。“六列”、“六十四合”表明明朝曾通用“六佾舞”。明洪武六年(1373年),诏定“舞六佾”。明嘉靖九年(1530年),也是使用“六佾”。
    清顺治至清光绪中期,清政府沿用“六佾”之制上丁祭孔。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又诏定祭孔升为“大祀”,“改八佾舞,行帝五礼”。于是“八佾舞于庭”以后又出现在祭孔礼仪之中,一直流行到1949年前。
    祭孔乐舞的内容以颂扬孔子生前的业绩为主,是乐、歌、舞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其乐源于孔子所推崇的“韶”;舞源自“夏”;诗来自隋代牛弘、蔡徵的创作。乐曲八音齐全、古朴纯正、典雅悠扬、金声玉振。舞生三十六人左手执龠(音“乐”),以龠为舞具,取吹之器以立声之意;右手执羽,秉羽则取饰物以立容之意。预备姿势为双手在胸前相交,合成“十”字形。第一个舞蹈造型,代表一个字。歌生唱完一句歌词,乐曲奏毕一节,舞生正好完成一组动作,舞姿刚劲舒展,具有雕塑之美。乐生共四十五人,演奏的乐器有古筝、古琴、笙、笛、箫,以及早已在舞台上消失的,如箎(音“迟”)、损、柷、敔(音“语”)、编钟、编馨等。祭孔礼仪过程与乐舞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国学祭孔特色,给人以崇高的艺术享受。主祭官、陪祭官、执事官、乐生、舞生、歌生百余人表演,场面宏大,古朴娴静。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