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从《盗墓笔记》中的药引子说起


    药引子的来源
    据说药引子的由来与朱元璋的马皇后有关。马皇后生病,朱元璋遍请名医无人能治,楼英洞悉宫廷世故,用朱皇帝的玉佩做药引子,解了马皇后的富贵病。
    从此,中医中有了药引子一说。这段野史当然是不可信的,一般只作为药引子起源的戏说版,一个在诸多传说和文学作品中被神秘化妖魔化的药引子存在不可避免地被附会与有着戏说潜质的名人身上。其实,翻看楼英的生平事略,他被荐为太医的时候已经年迈,并以此告老归乡。可见,楼英并不是药引子的开创者。一般的说法是药引子在宋代明确提出。
    
    一般认为药引子在宋代明确提出
    使者
    中医药方习惯在末了附加“生姜三片,葱白为引”之类的话,中医药剂讲究君、臣、佐、使的搭配,药引子便在处方中扮演使者通信的角色,所谓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和事佬
    有一部分药引子其实只是调和众药,例如甘草、红枣、生姜、酒、米汤之类,其角色实为各味草药的和事佬。
    
    有一部分药引子其实只是调和众药
    割股疗亲
    “割股疗亲”是二十四孝之一,这一风气的始作俑者据说是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而后世形成的风气认为,亲人生病,割股作为药引子,可以增加药效。这一风俗到近现代还留存,例如《我的父亲季羡林》一书中,季承便讲到叔祖母为了给亲人治病,毫不犹豫地从胳膊上剪下一块肉作为药引子。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提到那些直接或间接将父亲推向死亡的奇特的药引子:“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正是生命中大概四年多的时间每天出入药铺以及用尽各种方法找寻那些奇异不常见的药引子的经历影响了鲁迅先生的人格和选择。
    
    甘草、红枣、生姜之类,其角色实为各味草药的和事佬
    但先生并不是与中医决裂的,这样的偏激的言语是有着深刻失亲之痛中的愤愤之言,先生此后的人生并没有过将中医、中药以骗子视之。周海婴曾回忆自己幼年患严重哮喘,各种药都不灵。
    经人介绍,鲁迅在脸盆内用开水调芥末二两,浸入一条毛巾。然后将毛巾拧干,热敷于患儿背部,疗效大好。在很多理解鲁迅的人看来,无论是在控诉中医是骗子还是用中医的方法医治孩子的病,不同侧面展现的都是一个至真至情丰满的鲁迅先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