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杨枝晨在手:古人的奇特“牙刷”(2)


    
    柳枝净瓶
    这样细致入微的分析,实在是思维逻辑化以及思想理性化的体现。经典中所说的格物致知,大约便包含有对草木表征特性的从容体认。由此我们方能理解,佛教绘画中常见的柳枝净瓶,有着深层的印度文化史背景。在此背景之后,方才衍生出了比如柳枝洒甘露的宗教意象。
    用杨柳枝刷牙的传统由佛学仪轨以及佛经典籍东传,渐为中国文化接纳,并进而由梵刹走向了市井。在早期的佛经翻译中,六朝内典常常将刷牙功能的杨柳枝直接译作“杨柳”,而从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开始,则改译作“齿木”。打开莫高窟的壁画集,便可注意到有十多个洞窟的壁画中都有“杨枝揩齿图”,可见那时的壁画并非为艺术而艺术,其实乃是当日修行人真实生活的写照。
    
    敦煌壁画揩齿图
    将杨柳枝嚼成纤维状,蘸着盐或“牙膏”擦牙,这一保护牙齿的方法被唐宋以来多种医书所载入,并强调其祛风消肿止痛的功能,明代的李时珍也说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在六朝“杨柳枝”传入中国以前,我们的先民唯知漱口,且强调早晨漱口不如晚上睡前漱口,更重要的是饭后漱口。上文打引号的“牙膏”,出现在宋代,方法是以杨柳枝为主,辅以槐枝、桑枝、姜、细辛、芍药,煎制成膏,每天刷牙时用。
    
    柳知了
    施耐庵在《水浒传序》中说:“朝日初出,苍苍凉凉,澡头面,裹巾帻,进盘飧,嚼杨木。诸事甫毕,起问可中?”这是明代人清晨生活的写照,其中的“嚼杨木”,便是用杨枝刷牙。
    传统相声里有《关公战秦琼》,在杨柳枝前,杜甫与施耐庵相遇了。
    本文转自【望洲书院】活在当下的传统书院(微信号:wangzhoucollege)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