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观“江汉汤汤”展后:精美古乐器让人叹为观止


    小时候读“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年华”时,并不知锦瑟之形;现如今,常会给新婚的小伙伴们发去“琴瑟和鸣”的祝福,但未曾闻过和鸣之音。我似乎总在知其然不知其所然中遣词造句,实有愧于自己学琴的经历。幸好有范老师敦促和带领,终于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江汉汤汤——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得以窥得琴瑟古物之风貌,顺以观先秦礼乐文化。观展后陆续还看了些资料,简单这篇写下观后感。
    
    木雕彩绘漆瑟
    这次展出的木雕彩绘漆瑟有两件,分别标注为二十五弦瑟和二十三弦瑟,展物没有丝线与瑟柱,左侧都是四个高低起伏的枘,但右侧弦孔的数量不同。据考古发现称,瑟有18、19、21、23、24、25弦共六种。在历史记载中,曾有五十弦瑟,《汉书·郊祀记》:“太帝命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能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另在《周礼》中也区分了23和25弦瑟,《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瑟与现在的古筝在体态上非常相似。
    
    漆木十弦琴
    另有战国晚期的漆木十弦琴,雕工精湛,造型独特,与唐宋后的七弦琴在外型上很不一样,长度似不足一米,琴面有起伏,琴体本身像是一块木体,有一半具有中空的共鸣箱。介绍称先秦古琴有五弦、七弦、九弦和十弦几种。
    
    漆木五弦器
    还有一件漆木五弦器,不足两米长,纹饰华美,是为编钟调律的音高标准器,相当于我们现在用的校音器,有学者认为这是秦汉失传了的“均钟木”。记得刚学琴的时候老师曾教导过:“钟律即琴律”,这一次终于看到了“专用于调钟而有意略去演奏性质的琴”(《琴与诗书同行》),更是明白琴律与钟律之关系。既然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并非遵循十二平均律,那么琴律自然也非十二平均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