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名臣:主审和珅的状元王杰


    文/李满星
    从明朝就被誉为“小北京”的陕西小城韩城,不仅诞生了二千多年来受到文人学士拜摹的唯一史圣司马迁,还有清代状元王杰。王杰历经清朝乾隆、嘉庆两朝,以直道立身,被誉为人瑞。尤其在他与和珅同殿列朝的数十年里,不仅清正廉洁出污泥而不染,为朝野上下敬重;还机智敏捷,与和珅不断斗争,终于扳倒这个巨贪,且笑到最后,作主审把和珅送上断头台。
    
    王杰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一、巧中状元
    王杰,1725年出生于陕西韩城,年仅8岁就丧父,可谓孤苦。且说古时乡间,有识之士兴办完全免收学费的义学,保证了在数千年的农耕时代,文化的长河不会断流,且使底层贫寒百姓子弟能有向上晋升的台阶。王杰虽然家境贫寒,但进入义学一心向学,加之天资聪颖,自然得到崇尚张载关学的义学老师垂青,悉心教育栽培,不仅学习应考的四书五经之类,而且对地理、天文等自然科学也有涉猎,特别对张载的关学,颇有研究,学业大长。他20岁时,在县考、府考中脱颖而出,均名列第一,被当地人誉为才子。王杰,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飞跃。当时的韩城知府赵筠,十分赏识王杰这个农家子弟的才气,竟然题词“旷代雄文”四字,悬挂王家宅院,以示表彰,并赠王杰“伟人”的字号。可以说,这种激励作用,对出身贫寒的王杰的影响,是完全可以想见的。
    乾隆十二年,20岁的王杰,离开了乡里,来到西安府,就读于在整个北方都十分著名的关中书院。王杰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对他终生影响巨大的关学大儒孙景烈。
    孙景烈曾任翰林院庶吉士,致仕归乡后,孜孜不倦,穷究关学底蕴,对张载、吕籹、冯从吾等关学先辈“注重实践”、“学贵于用”的治学精神尤为赞颂。并曾先后三次主讲西安的关中书院,一次主讲位于如今兰州的皋兰书院,学问极其精深,被称为关西夫子,海内大儒。甚至其时督学杨梅似,不时寄函向孙景烈请教,称赞道:“关中一时人才济济,尤以先生为当世无双。”他主讲关中书院期间,王杰等“关中书院六士”,俱拜其门下。
    这位老秦人,传授给王杰的,不仅是广博的学问,还身体力行影响着王杰立身处世之道。孙景烈在寒冷的冬季,不在屋里生火炉烤火驱寒倒也罢了;在酷热的暑天,从不像市井及乡间老百姓那样,短衣赤膊,而是手拿蒲扇消暑,依然是一身当时长袍正装,容貌整肃,保持着师道尊严。他这种作派,在当时那些庸俗之辈眼中,几近于愚。可就是这个倔老头,身体力行教导这个年轻的学子。
    《清史稿》曾记载:“王杰……初从武功孙景烈游,讲濂、洛、关、闽之学……学益进,自谓生平行己居官得力於此。”可见,从学孙景烈,不仅使王杰的学问、眼界得到极大提高,而且对其人生观、价值取向等,特别是入仕做官后的官风,产生极其重要影响。王杰在以后数十年,虽侧身污浊的官场,但能够洁身自好,格外注意自身修养,既不贪财,也不好色,更不让自家人沾光。正因为对手不能抓到他的任何把柄,王杰才能在豺狼当道、尔虞我诈的污浊环境中,逆风飞扬,以直立身,并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