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复与变:网络诗词两大潮流平议(2)


    
    (二) 向言志传统回归,是网络诗词一大趋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渐热。进入本世纪,国学热已然成为时代潮流。网络诗词既然在此时代背景之下,回归传统就成为题中应有之意,甚至体现出一股强大的复古思潮。
    
    1、反对中华诗词学会倡导的“声韵改革”
    网络诗词对传统的回归,首先体现为对中华新韵的排斥。中华诗词学会为便于诗词普及和推广,推行了一套以普通话语音为标准的《中华新韵》。《中华新韵》不分一东二冬,废除入声字,与传统诗韵大相径庭。不满于《中华新韵》的当代旧体诗人颇为不少,但第一个以群体姿态批判《中华新韵》的是网络诗人群。2008年,甘棠诗社的伯昏子、胡马起草了《关于传承历史文化、反对“声韵改革”的联合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并在网络论坛广泛征集签名,得到广泛关注,引起巨大反响。《宣言》指出:“目前中华诗词学会所倡导的以完全取消入声和大规模缩减韵部为主要标志的《中华新韵(十四韵)》,其导向和最终结果将是取消《平水韵》而改用现行普通话写作诗词”,存在 “损害传统诗词的文化品质”,“将割裂和消解历史文化”等诸种弊端。
    宣言指出: “传统诗词是国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所遵循的音韵系统是历史形成的一种惯例。适用于近体诗的《平水韵》肇源于隋末《切韵》,迄今千余载,可谓世界上沿用时间最长的书面文学的标准语音体系。它为我国的诗歌宝库带来了星光璀璨的诗人群体和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歌作品。如果不了解这一语音体系,就不可能真切地领略中国传统诗词的音韵之美、风骨之胜。”“ 古人创造的大量词汇、典故、成语等,平仄和谐,具有特定的音声之美。这些词语的应用,要求遵循行文作诗的特定规律。这些特定的效果和特定的规律背后,潜伏着我们母语独特的语言学原理,它深嵌在中国文化的骨髓之中,对我们的思维习惯和审美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而所谓「声韵改革」将会使很多词汇原本和谐的声律发生紊乱。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声律出现紊乱,必然扭曲诗词作者的思维方式,损害传统诗词内在的文化品质。”
    《宣言》还指出:“凡是优秀的旧体诗人,都具有较高的古典文化修养,写作诗词时的遣词下字,具有一种独特的‘古典诗词思维习惯’,他们不能接受这种思维习惯受到干涉和扭曲,自然而然地会抵制所谓的‘新声韵’。因此,虽然中华诗词学会倡导‘声韵改革’多年,但用‘新声韵’创作的佳作几近于零。几乎所有当代优秀的旧体诗人,都不用‘新声韵’写作。”“改革开放后受教育的年轻一代,总体文化水平高于上一代人,因而对‘声韵改革’的抵制甚至更强烈。几乎所有的网络诗词论坛,都是《平水韵》的一统天下。”“失去了优秀诗人的支持,特别是优秀青年诗人的支持,‘声韵改革’失败的命运已不可避免。”“中华诗词学会以离退休老干部为主体,他们的‘声韵改革’的实质,就是简化声韵,降低诗词这种文学体裁的固有标准,来迁就部分文化不高的老干部和其它不合格的诗词写作者。这种短视的‘改革’,把媚俗附势当作与时俱进,以消解文化传统为代价,并严重误导诗词初学者和一般爱好者。”“实践证明,中华诗词学会的‘声韵改革’能导致劣诗泛滥、伪诗横行,目前充斥报刊杂志的‘老干体’就是明证。”
    《宣言》指出中华诗词学会倡导的“声韵改革”与“老干体”流行相表里,实际上是矮化诗词的艺术标准和文化内涵,并自觉将诗词纳入传统文化范畴来讨论。网络诗人群虽然借助了网络这一新媒体,但在诗韵上却以平水韵为标榜,这是对中华诗词学会“声韵改革”的排斥,亦是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回归。
    
    2、对言志、风雅传统的回归
    
    网络诗人《关于传承历史文化、反对“声韵改革”的联合宣言》,反对的是中华诗词学会倡导的“声韵改革”,重点则落在传承历史文化。诗词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言志和风雅。网络诗词对“老干体”的排斥,主要原因即在“老干体”违背了中国诗词的言志和风雅传统。不单一般的“老干体”被网络诗人所排斥,即便是当代诗词中的一些名家,也因违背言志、风雅传统,而被网络诗人批评。网络诗人嘘堂痛批启功体滑稽、不入流(首都师范大学“当代语境下的旧体诗词”研讨会,2002)。胡马则从诗词审美角度对聂绀弩诗进行批评,指出“绀弩体如麻辣烫,入口尚佳,但无馀味,是其短处。” “《北荒》诸草,托体稍卑,而语多俚俗。乃今人谓为奇巧处,即其穿凿处。”(《缀石轩诗话》)。本人则撰有《聂绀弩体及其背后的诗学理论问题》一文,以聂绀弩体及相关评论为中心,透视当代诗词理论建设。指出:(1)半个世纪以来的诗词理论建设,基本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笼罩之下,大抵以内容通俗、语言浅近为诗学衡量标准;(2)“五四”新文化运动理论背景之下的旧诗劣与新诗、不应写入文学史的判断根深蒂固;(3)聂绀弩体,局限了旧体诗的表达功;(4)聂绀弩体的创作与评论,都是远离中国诗学传统的;(5)重建中国诗学评论传统,须对聂绀弩体进行彻底清算。另外指出聂绀弩体“悖离了中国诗学‘言志’与‘缘情’的两大根本传统。一味追求新和俗,也悖离了中国诗学古雅庄重、深婉典正的美学传统。中国诗学提倡的‘拙、重、大’,格调、神韵等传统,统统被抛弃。”“聂绀弩体,是另一种形式的老干体。对聂绀弩体清算得越彻底,传统诗学的复兴才越有希望。”
    网络诗人痛斥“老干体”,清算启功体、聂绀弩体,动机皆出于对言志、风雅等诗歌传统的回归。“老干体”的特点是内容空泛、直白浅俗。针对“老干体”艺术风貌的直白浅俗,网络诗词有明显走深婉典雅一路的,以留社诗人群为代表。此派诗人用词力避浅俗,尤重用典。针对“老干体”的内容空泛,网络诗人格外强调言志。网络诗词言志派的代表人物有胡马、胡僧、伯昏子、军持等。
    2001年,网络诗词出现了两组大型绝句(七绝)言志组诗:一是胡马的《世纪之挽》五十首,二是胡僧的《随想随作》五十五篇。我是因为读到这两组组诗,才开始关注网络诗词的,习惯上将这两组诗当作21世纪网络诗词的开山之作。
    胡马《世纪之挽》自序里说:“世纪之挽作于2001年我二十五岁的时候。艾略特说人在二十五岁以前都是诗人,这以后还能写诗那得要有历史感才成。我很有信心去做一个毕生的诗人,因为我的灵魂当中从来就没有欠缺过历史感。我的本意,是要写三百馀首,以达到龚自珍《己亥杂诗》的规模……”,
    胡马在创作这组诗时,明摆着是以龚自珍《己亥杂诗》为榜样。序中又提到“历史感”。“历史感”是胡马诗论的关键词。于胡马而言,有历史感的,才是好诗。缺乏历史感的,即使不是伪诗,至少与伟大无缘。按照我的理解,胡马说的“历史感”,就是传统的“言志”和政治关怀。
    胡马是网络诗词中最重身份的一个。他常说“写诗要有身份”,其实是要求诗言志,承担历史感。胡马也是网络诗词中最标榜政治哲学的一个。于西哲而言,胡马私淑于尼采,崇拜强力意志,提倡精英政治。胡马在很多场合,发表过批评民粹主义和诗词大众化的言论。而他的诗歌创作,亦是为他的政治哲学张本。这就决定了胡马是一个纯粹的言志诗人。我曾说胡马是“诗言志”在当代诗词中最好的体现,便是从这个意义上评价的。
    胡马在其所著《缀石轩诗话》中,有一段很重要的言论:“吾国诗歌传统重自然而轻人文。山水玄言以降,性灵之作代盛其伦。惟性灵诗之本质为乐府而非诗歌。吾国诗歌自屈子而终极审美风格粲然大备,乃厥后反停滞不前者,性灵传统难辞其咎。中间虽有少陵、昌黎、山谷、后山诸贤图振风骚之末绪,而势力单薄,终莫能挽此颓唐。有清诗坛稍见骨力,及定庵以其不世出之才龙见于野,风气始为一开。迨鸦片战争惜败,性灵诗方走向终结。自然退隐,人文则必于焉凸现。试取道咸以来大家诸集细细摩味,故知予言之不谬也。予极言之则谓:天人合一者,诗歌现代化之大贼也。第方今学界巨擘,当不乐闻予此语。”
    胡马将“自然”与“人文”、“性灵”与“风骚”对立。中国诗歌史上,占巨大比重的山水田园诗、儿女艳情诗、闲适诗,都属于胡马所说的 “自然”“性灵”一路。而胡马所说的“人文”,便是风骚(的言志传统。中国诗歌史上,只有屈子、少陵、昌黎、山谷、后山,以及定庵等少数几个人,进入了胡马的“人文”诗歌谱系。直面社会、敢于言志的晚清诗,在胡马的诗歌谱系里,无疑是超唐越宋、直继风骚的。
    有这样的诗歌观作为基础,胡马的《世纪之挽》组诗,自然学习的是龚自珍《己亥杂诗》的言志传统,体现出光辉的人文精神。我们且看其三十四首“闻朱寂寞嘉名在,后死徒留未竟嗟。恸哭相逢应戴德,未教连坐只抄家。”三十五首“涕尽惟馀涌血殷,眷生徒为国多艰。临终哀愤谁怜恤,八宝山头冷雨潸。”这两首乃写王瑶先生事,何其沉痛。其二十九首“大一统兴国脉终,千年喑寂待才雄。殷勤却向苍天祝,不望狂飙望惠风。”此乃批判传统中国言论不自由。其二十七首“太平天子言德治,百兽率来凤亦至。儒臣草就颂圣歌,江山幻出金银气。”此乃批判传统中国粉饰太平,及御用文人之没有骨气。其十二首“一客慷慨说自由,一客喟然吁民主。渐觉清月冷侵人,沉沉惟有冯裔舞。”此乃自由、民主话题。其五十首“北人无过陆涵元,南人无过张三朴。说到氓愚心事横,啾啾夜雨乃天哭。”此亦见其精英意识,痛心于群氓的蒙昧。以上所列数篇,足证胡马《世纪之挽》旨在言志,其批判精神与定庵《己亥杂诗》一脉相承。
    胡僧与胡马年龄相若,曾经走得很近。他们两人对晚清、近代诗的评价都颇高。胡僧曾和我说,他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关注和学习龚自珍、丘逢甲的诗,亦是受胡马的影响。胡僧是世纪之初网络诗词言志派的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胡僧《随想随作》五十五篇,和胡马的《世纪之挽》五十首一样,都是大型七绝言志组诗,是对龚自珍己亥杂诗的承继和发扬。胡僧写过一组《论诗绝句》(共二十二首),相当于绝句体的《缀石轩诗话》,不仅表述诗歌观,亦表述政治哲学。单看最后一首“今人尚昧新民理,诗界空存自主权。看到风花雪月散,丘公旧语更铿然。”便可见一斑。胡僧对诗界“自主权”异常看重,其实亦是要求诗言志。《随想随作》之十云:“十亿文心付劫火,流风遗韵亦枷锁。词场新定曼荼罗,今若有诗须有我。”强调“诗须有我”,便是要求作诗者有主人翁意识,先要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之二云:“新铸管城安可投,锋寒光烁似吴钩。写人写鬼都无忌,后世知余不逐流。”此篇亦有宣言性质,以“不逐流”自命,且透露出战斗锋芒之意识。之三十九云:“肝胆文章只自怜,逢人不敢说尊严。一蓑秋雨神州忆:弱势群中三十年。”此篇是说现实中之“我”,亦弱势群体之一员,缺少尊严。之一云:“雷火奔流三十年,诸天佛灭三十年。神州旷劫何曾解,我生又是三十年。”胡僧作《随想随作》诗时实不足三十岁,三十年盖取其成数。胡僧的人文关怀,表现在他将自我纳入社会群体之中,纳入人类历史之中。自我为弱势群体之一员,因此对个体的被侮辱及被损害感同身受;诗人又强调“自主”精神,位卑不敢忘忧国,因此又敢于担当,敢于言志,敢于批判和质疑。之三十六云:“曰杀曰杀云亦云,中间真相有誰分?八万万众呼万岁,妾敢视之为夫君?”此篇大约是对“文革”之反思,举世皆嗜杀,黑白莫能分,个体的尊严与人性的底线被无情践踏,奈天下苍生何!以上所列数篇,亦足证胡僧《随想随作》旨在言志,与定庵《己亥杂诗》一脉相承。
    胡僧与胡马,同是世纪之初网络诗坛领袖。但胡僧比胡马性情温和,表现在言志诗方面,胡僧更多的是忧患意识,而胡马更多的是批判精神。相对于胡马私淑尼采而言,胡僧的思想更接近于卢梭、萨特。胡马迷恋于强力意志,胡僧立足于人本主义。胡马标榜精英,胡僧钟爱平等。胡僧不及胡马偏激,他的作品里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普世伦理的情怀。
    胡马等人以言志为号召,向诗词传统回归,并不是一味复古。胡马、胡僧都是现代意识极强的旧体诗人,他们的诗词作品从来不缺少人文精神和普世关怀。他们不是在拟古,而是用诗词这一传统文体表达时代关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