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现代中国人能从四书中学什么?(6)
http://www.newdu.com 2025/02/08 09:02:07 大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与读书会友交流: 提问一:中西核心价值观有何异同?先生平时是怎么阅读中国古典的文化典籍? 回答:其实所谓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一个相对的,价值观其实内容是很丰富的,什么才叫做核心的,比如我刚刚讲的诚和敬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诚和敬这两个字。那么这儿我还想讲的一个呢,我们的价值观念和西方的价值观念不同,其实我刚才也已经讲到了,我用我们中国和西方的一句口头语来看看我们的差异。外国人呢,碰到高兴的事,碰到艰难的事,碰到痛苦的事,就会脱口而出:“Oh,my God.”中国人碰到这样一些事情的时候,会说“妈呀,天地良心。”天地良心啊,所以一个是向外,一个是向内。所以我们要问问这两个心,西方的标准时你合不合乎上帝的要求,我们是合不合乎自己的良心,对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是很明显的一个差异,所以我常常讲呢,我们要建设现代法治,法治是外在的东西。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更重要的是建立礼治,礼的制度,让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在这个位置上我应该怎么做,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不是说因为他规定我不能这样做,所以我不做,一有空子可钻,马上就钻出去了。所以中国人注重的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啊。所以你这个法律有空子可钻就钻,别人还会以为你很聪明,你看他可以钻这个空子。有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我经常讲的,可能讲出来丢我们中国人的面子,中国人聪明地要命,大概全世界也没中国人这么聪明,怎么个聪明法呢,说是有一个留学生到了国外,美国,一看,说是买十台手提电脑就可以送一台,而如果有质量问题呢,不用理由就可以退,他一看,马上就买了十台,送一台,完了呢,他过几个星期就去退一台,过几个星期就去退一台,十台都退回去了,钱都拿回来了,他还有一台,聪明不聪明。(听众说:小聪明)是小聪明,但是也聪明啊,聪明就用到这。如果是用礼来约束自己,那么良心上过不去,他会不会干这个事?他不会干这个事的。可是他觉得反正你有条例条款在那儿呢,我没有违背你的条款啊,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所以正是《论语》里面讲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那就不同了,所以中国的文化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让我们做到“有耻”,有耻而且行为是方方正正的,格子嘛,都是方方正正的。只有守了礼,有羞耻心,行为才能是方方正正的。如果不是有羞耻心的,觉得做什么事都是没有关系的,他行为能方正吗?绝对不能方正。所以一个叫做“免而无耻”,一个叫做“有耻且格”,区分很大。所以中国文化的传统啊,我想,礼治的建设远远重要于法治的建设。 提问二:我们现在流行一个说法,说中国人现在没有信仰,我不太赞同,先生怎么看? 回答:对,我也不太同意讲中国人没有信仰,或者说信仰的缺失,或者说信仰的淡化,我认为人没有信仰是一天都活不下去的。所以现在的问题只是你信仰什么以及你对自己这样的信仰是自觉的还是盲目地随从的,大概只有这个问题,那么我们现在有没有信仰呢?当然有了,信仰什么?权利、金钱嘛,是不是啊,你说这不是信仰吗?所以现在人们说人们崇敬的是强者,不是圣者,过去我们景仰的都是圣者,我们现在信仰尊重的是强者,所以你只要成功了,就值得大家的崇敬,而不管你是怎么成功的,或者这样一种成功有没有普遍的意义。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讲,有没有教益,不管,只要你是成功的,成功人士就是社会所推崇的,所以这不是没有信仰,而是他信仰的什么东西。现在很多人呢是没有一个自觉的信仰,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说,我们中国人历来是有信仰的,怎么能说没有信仰呢,刚才我讲的就是中国人信仰就是成圣成贤成仙成佛,对不对?而这些圣、仙、佛都是一种完美的人格的体现,作为一种觉悟的人生的体现,都是一种健康的人生的体现,就是中国人所追求的嘛,你不能说没有,所以它是有信仰的,只是我们现在是不自觉地在信仰金钱、权利,而在金钱、权利的信仰过程中间呢又发现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同时,快乐的同时,带来更大的痛苦,所以人们才迷茫,才说信仰缺失了,其实不是那样,一点没有缺失,我们要给大家指清楚是信仰的东西有问题,你对你的信仰是没有自觉,只是在随大流,大家明白了这个,我想每个人都会去反思,反思自己的信仰,去求得一个正确的信仰,我想是这样一个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