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楼宇烈:现代中国人能从四书中学什么?(7)


    提问三:善良的信仰往往在现实社会中碰壁,比如我是一个善心的孩子,路边有一个老人跌倒了,我很想去扶她,但是我怕她会赖上我,也就是说我们的信仰并非不正确,我们有很好的信仰,但是它和社会现实是有碰撞的,所以说,有善良的心境,同时也要和社会现实相结合,您觉得有什么方法能够既保持正确的信仰,又能够有和社会联合的渠道呢?
    回答:这个问题提得好,很多人提出这个问题,那么我说你要做你自己呢,还是让社会大流滚着你走呢?我想你要做你自己的话就做你该做的事情,你不要去管别人,吃亏也没关系啊,吃亏是福啊,对不对?现在有些企业家就在提倡吃亏是福。在浙江我曾经提出过一个,他们成立一个企业家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名称就叫做“吃亏是福”俱乐部,是会吃亏,那你能不能够承受这个吃亏,这个对你是个考验啊,你如果怕人家讹上你,你不愿吃这个亏,那说明你对这个信念还不是那么地坚定。这个批评得可能厉害些,你如果有坚定的信仰,我想不应该怕吃亏,怕人家去讹你。我曾经还从佛教的教理上面来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解释,我说她那样做那是她在造她自己的因果,你这样做你是在造你自己的因果,如果你因为她在造那样的因果,于是你就不去造你自己的因果,那你是究竟是得了呢?还是失了呢?我想大概是失了的。她在讹你,她在造她自己的恶业,她将来会得恶报,你在帮助她,你在造自己的善业,你将来会得善报。而且这个我们再扩大一点讲,这个恶业也好,善业也好,你在做,她在做,但是绝不是仅仅你们个人的,她这个恶业也在影响着社会,加入到社会的恶业行列里面去,增加了恶业的力量,你做这个善业,你也是加入到社会的善业行列里面去,在增加善业的力量,社会永远是各种力量的合力的结果,如果你因为怕她造恶业,影响了你,讹了你,你不敢承受,那么你在退缩,你这个退缩的力量使得善业的力量在削弱,善业的力量削弱那么恶业的力量就会膨胀,那么这个社会永远不能够得到安宁。所以,我们一定要理解,我们古人为什么要这样讲,勿以善小而不为,也不要以恶小而为之,我们一点一滴的作为啊实际上都在给社会积累一种力量。善在给社会积累善的力量,恶在给社会积累恶的力量,社会就是善恶较量的一个过程,你善不能战胜恶,恶就会战胜你善。如果你因为怕人家讹你了,你就放弃了,就不敢去做,那你就在削弱善,说不定还是你的罪过呢,说得严重啊,但是我想应该是这样,我们不要因为怕这个,怕那个,就不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认定了这样的价值观念,就应该这样去做嘛,是不是这样?(听众回答:是)
    提问四: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义廉耻”的教育,但是您刚刚提到中国人又这么“聪明”,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二个问题是怎么重建核心价值观,使得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真正重建文化自信,成为社会主流?
    回答:第一个问题其实这个比较简单,就是我们丢失了这个传统,我们这一百年来都在批判这个传统,这个还是比较容易理解。至于怎样重建,确实是一个比较艰难的问题,因为这里面有一个价值观的认同。比如我刚刚讲了,我们社会现在普遍的对于有钱有势的,大家就看得起他,对于身份比较低的,人品很好的,大家并不重视他,这就是整个社会的风气,要改变这样的风气不是很容易的。我们老说我们现在官本位,是我们传统文化形成的,其实绝对不是,我们传统文化最尊重的是谁?最尊重的是有道德的人,有学问的人,有学问道德的人是最受社会尊重的,因为他是能够引领我们,开社会风气之先的,能够影响社会民众的,人们最尊重的是这些人,所以并不是像现在那样的官本位。所以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把这个赖到我们传统文化中间去了。我常常讲了,我们现在一个问题是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太少,所以以至于大家不了解,因为我们要认同首先要了解,不了解怎么认同呢?只有认同了才能尊重它,我们尊重它了才能有自信,所以是相关的,首先是了解,了解里面呢我们除了传播得不够之外,还存在很多的曲解,误解,这些东西我经常讲要把它们正过来,有时候比传播更困难,有的时候我们没把这些东西正过来就在那儿传播反而会引起更大的麻烦。比如说我经常碰到有些人问我,孔子看不起女性,他讲“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没错呀,孔子是说过这话,我说这是断章取义啊,难养为什么难养,后面有话呀,“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你跟她太亲近了,她就爬到你脑袋上去了,不顺从你了,你跟她离得远一点了,她到处给你散布怨言,这样的女子和小人你敢接近她吗?不敢接近她的,是不是,所以并不是笼统的,孔子也提倡孝父母嘛,孝父母不是光孝父啊,母亲也是要孝的,母亲难道不是女性吗?孟母更是传世中的母亲的典型形象,所以像这些话我们有的时候经常是断章取义来给以曲解,所以我觉得要正过来很多的东西都需要澄清,我们对于我们的传统啊,究竟是取它对我们今天有用的,还是一天到晚去看它对我们没用的,这其实也是完全不同的眼光,看我们怎么选择,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就讲了我们如果从积极的角度去看,我们的传统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从消极的角度去看,我们的历史就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就在于一念之间,你对我们的传统还是两个字,你是“敬”还是“肆”,肆也是怠慢,肆不是放肆啊,也是怠慢嘛,所以,你究竟是对它敬畏还是怠慢,一念之间,只要我们敬畏它,我想我们总有一天,我们可以重建社会价值道德体系,我们的传统不会那么简单得就完全丧失掉了,除非我们真的是做一个不肖子孙,那就是有可能的,如果就像你刚才讲的,我们都还是想要恢复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形象,那么我想我们一定会把我们的传统找回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