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傩舞:戏剧舞蹈的“活化石”


    
    傩戏表演
    
    表演会手舞
    傩舞,在永靖俗称“七月跳会”,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图腾崇拜、宗教祭祀活动,成形于明朝,是我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傩文化最古老的源头。近年来,永靖县努力挖掘、传承、弘扬傩舞戏这一民间优秀传统文化,而一些傩舞戏艺人在传承与弘扬这一古老文化中有着重要贡献,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靖傩舞传承人姬永顺,听他讲述傩舞戏的渊源与传承发展状况。
    历史渊源
    今年46岁的姬永顺是永靖县岘塬镇姬川村村民,他从8岁起开始学习傩舞的跳法,近30年的傩舞生涯也使这位农民艺术家对傩舞戏这一古老的民俗文化有着特殊的情节,说起傩舞的历史由来及跳法,他如数家珍。他介绍说,永靖县由于地处黄河上游,黄河流经县域107公里,也使永靖成为黄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永靖又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境内既有博大精深的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又有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和历史文化。在这里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融合,使地域文化呈现出南北交融、古今并存的显著特点。尤其是县内的傩舞戏文化,历史悠久,是原始信仰、祭祀仪式、民俗风情、音乐舞蹈、面具艺术的复合文化载体,在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已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体系,独具魅力的傩舞戏、傩俗、傩面,组成了富有永靖地方特色的傩文化艺术。以傩仪、傩舞、傩戏为主要标志的傩文化,是数千年多种文化的积淀,是多元宗教、民俗、音乐、舞蹈、面具艺术等的复合文化体,至今活跃在山村的“文化空间”和被县上成立的黄河三峡艺术团搬上舞台进行传承表演,受到了省内外专家学者的好评和农民群众的喜爱。从永靖县出土的文物中发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就有这方面的祭坛和彩陶纹饰。据北魏《水经注》记载,杨塔、王台一带的小积石山岩堂之内,就有“鸿衣羽裳”的“神人”活动。据炳灵寺石窟墨书题记和明《河州志》记载,唐代就有“防秋健儿”戴着假面防御蕃人抢收麦子的事件。在《跳会禀说词》中说,“刘督都射猎,遗留了哈拉(乡傩)会事”。从流传下来的古旧面具中,也可以看出唐代和明代的风格。
    傩舞戏在永靖大地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保存也比较完整。《续修导河县志》载:“遇丰年,则扮演社火,即乡人傩之遗意。”清康熙时汪元有诗云:“社鼓逢逢禳赛时,青旗白马二郎祠……”如今,傩文化活动主要在神庙举行,素有“上七庙,下六庙,川里还有十八庙”之称。所谓的上七庙就是指以会坛在树湾的九龙庙、车家庙、五云山庙、朱山庙、坛子庙、红泉庙、董家山庙。下六庙是会坛在三角坛的果园四庙、余宋二庙、周何二庙、焦壑庙、三角庙。“川里还有18庙”是指原永靖县城莲花城驻地白塔寺川一带,因刘家峡水库蓄水被淹没,有的依山面水后靠,有的迁往永靖县三塬、岘塬、盐锅峡和临夏县北塬桥寺、先锋等乡村。每座庙里供奉着“二郎神”等神像,坐神为泥塑,游神为木刻,乘在轿子里。有些庙院还保存着古旧的面具,庙里还有“迎神旗”,木制的刀、枪、剑、戟等道具,流传着20多个传统傩舞戏节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