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人权价值观:古公亶父为人民放弃国家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1:11:40 南方网 史杰鹏 参加讨论
古公亶父像 在西方人看来,东方民族崇尚专制,落后保守,但日本却很快脱亚入欧,成为发达国家。其原因不少中国人进行过研究,众说纷纭,有些学者认为,日本的成功,和它的社会结构在传统上和西方更为相似有关,并非幸致。 可见文化传统的重要,它能决定一个国家的走向。 所以无数中国人也寻找传统文化中的新内容,希望能和西方接轨。为此他们可谓“不择手段”,比如就有人将大宋捧上了天,认为已经是“虚君共和”了。我是不信的。但中国传统思想中,也确实存在反映现代价值观的内容,今天就讲一个。 说的是周朝先主古公亶父的时期。当然,要扯到古公亶父时期,年代稍微晚点,史料稍微真实点,就不一定可靠。在真正的中国历史中,想要找到现代价值观的内容,难度非常大。能见诸虚构,已经很不错了。至少说明,这个民族的思想精英们,想过普世价值。 咱们继续。在古公亶父时期,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这时匈奴发兵来攻打,要钱。古公亶父知道打不赢,二话不说把钱奉上。没多久匈奴又来了,这回不单要钱,还要土地和人。周国人民无不愤怒,发誓和匈奴决一死战。换了后世的统治者,这时肯定会发表重要讲话:“匈奴帝国主义想侵占我们的国土,奴役我们的人民,我们绝不答应。从今日起,人无老少,地无南北,皆有守土之责,皆应抱有牺牲一切之决心。有敢言和者皆斩。我大周国家主权,绝不容丝毫侵犯。” 谁知古公亶父没这么说,他的话让人张口结舌:“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吾不忍为。” 意思是,老百姓拥戴君主,是为了对自己有利。他们归哪个人统治,并不重要。我统治和匈奴统治,有何不同?如果因为我想统治,就驱使他们去打仗,导致生灵涂炭,我做不出。天啊,这明显就是解释那句著名的理论:人权大于主权。 说完这些话,古公亶父就带着自己的亲属,偷偷跑到岐下那个地方,定居下来。原来那些国民知道后,都扶老携幼,又找到岐下,继续拥戴他为君主,在岐下重新建立了国家。 读到这里,我可以响亮地宣告了:现代价值观不一定就是西方那一套,中国自古就有。(史杰鹏) 知识链: 古公亶父( ? —公元前1161):陕西省豳县(今旬邑县)人。商朝末年周部族领袖、政治家、周朝奠基人。据《史记》载,他是黄帝第17世孙。古公在豳地领导周部族,务耕种,勤农业,爱民如子,积德行义,倍受国人爱戴。商朝武丁年间,西北方戎狄部落来进犯,掠夺财富,古公给之。不久,又来侵攻,欲占领土地与属民,周人奋起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率私属二千乘,度漆沮,逾梁山,打败尾随而来的戎狄族人,南迁到岐山脚下,安营而居。豳和其他地方的自由民,视古公为仁人,遂抚老携弱,皆来归附。周部族的势力日益壮大,为开创周室奠定了基础。古公到岐山后,率族人开发水土肥沃的周原,整顿部落组织,在周原建邦立国,三月成城郭,三年成都,改革戎狄旧俗,设立官司,采用助耕制,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定国号为“周”,初具国家雏形,开始从原始社会步入阶级社会,民皆歌乐之,颂其德。商朝祖甲28年(公元前1161年)病势,斯时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已去江南,三子季历继承王位,及周武王(姬发)有天下,追尊古公亶父为“周太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