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海外汉学 > 论著评介 >

罗鹏《裸观:关于中国现代性的反思》出版


    The NakedGaze: Reflections on ChineseModernity
    出版者:台湾 麦田
        看,他们怎么看?又怎么被看?
    在照片中,镜子与影像的对比,却被慈禧倾斜的凝视所打破。
    她凝视的方向既非镜面亦非镜头,却可说是罗兰・巴特所说的「刺点」——它是照片中不协调的元素,惊吓观众、掳获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扰乱整个平顺的观看过程。
    本书试图讨论现代中国视觉影像,但其主题不是影像(imagery)本身,而是在不同的论述文本当中,视觉是如何被感知、想象、运用的,尤其是关于视觉的讨论是如何处理性别与欲望等议题。
    作者罗鹏以慈禧迷途的凝视做为出发点,思考中国三个不同历史时刻的视觉论述:十九世纪清末、二十世纪中现代时期,以及当代。其中每个年代都标志着不同的主流视觉模式──镜像、观看、屏幕投射(被遮掩的投射)。但同时,作者不认为这些历史断代所反映的是一种平顺、单向的时代运行,而是深陷于复杂的内观自省与期望投射的之间。
    《裸观》以分析慈禧一九○三年的镜像照片为起始,来说明本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背景。罗鹏将照片置于历史脉络中,并透过拉冈的镜像理论来思考这影像,特别是拉冈理论对投射认同及预期回返在主体形构上的重视。最后笔者将提出对镜像期理论本身的全面再历史化,再用这个被赋予历史脉络的精神分析理论,来重新思考(中国)视觉现代性建立在何种历史假设上。
    罗鹏藉由阅读具有代表性的十九到二十世纪作品的叙述小说,从李汝珍的《镜花缘》、陈森的《品花宝鉴》、张爱玲、金庸、高行健、王朔、李永平、朱天文等文本中的视觉譬喻,藉以思考认同与主体形构,特别是性别认同的构成与争议。
    从前现代的镜像文化、到后现代的屏幕投影文化的贯时断代论述,本书仍认知到虽然上述的三种视觉体系各不相同,它们却也同时是不可分割的。一如十九世纪文本中的镜像亦包含观视与投射层次,当代对视觉影像的怀疑论虽认为影像仅是投射,亦仍旧提供了镜像认同的媒介。因此,本研究所探讨的主旨是凝视的逻辑,特别是经常与性别建构和欲望言说相连结的凝视。观察这个凝视的「裸观」,不仅能让我们反省中国现代性的发展,更借着强调在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中视觉逻辑的连续性,或能意外瞥见传统对中国现代性之理解「倒影」。
     
      作者简介           罗鹏 (CarlosRojas)
      美国杜克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妇女研究中心、以及移动影像艺术研究中心副教授,致力于当代中国文学与艺术的研究。
    除本书外,罗鹏尚着有《长城:一种文化史》(The GreatWall: A CulturalHistory),以及《离乡病:当代中国的文化、疾病、与国家改革》。曾与王德威合编《书写台湾:新台湾文学史》(WritingTaiwan: A New Literary History),与周成荫合编《反思中国大众文化:经典的经典化》(Rethinking Chinese PopularCulture: Cannibalizations of the Canon)与《牛津中国电影手册》(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inese Cinemas),与白安卓(AndreaBachner)合编的《牛津当代中国文学手册》(The OxfordHandbook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s)也即将出版。
    此外,他也是当代多本重要华文文学经典,如余华的《兄弟》、阎连科的《四书》、《受活》,以及黄锦树之作品的英文译者。
    目录
    引言:漫游的凝视
    第一部:镜像
    第一章:镜像与视觉的边界
    第二章:李汝珍与笑猿
    第三章:陈森与性别货币
    第二部:观看
    第四章:无名氏与图像恋物
    第五章:金庸与图解民族主义
    第六章:张爱玲与相片怀旧
    第三部:屏幕投射
    第七章:李永平与镜像地图
    第八章:高行健与母亲的相片
    第九章:王朔与历史肖像
    第十章:朱天文与电影阴影
    参考书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