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节”“龙抬头” 农历二月节俗多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7:11:59 中国孔子网综合 newdu 参加讨论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被称为“龙抬头”,它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帝王将相,会在这天举办盛大的祭祀典礼,祭祀先农,祈祷五谷丰登;平民百姓则会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其热闹程度不亚于春节。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关于这一天有非常多的传说,并衍生出多种多样的习俗。 在唐宋时期,二月二被称为“挑菜节”。当时,人们纷纷来到野地里去挑各种新鲜的蔬菜,以解口腹之欲,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节日。唐宋又是诗词最为繁盛的时期,文人笔下,留下了鲜活的资料。在这些优美的词句背后,我们看到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宋代大作家苏轼、欧阳修等一大批文人的生活雅趣。 挑菜风俗起源于唐代 在唐宋时期,还没有“龙抬头”这个节日。那时的二月二有“挑菜节”,这种“挑菜”的风俗,始于唐代,唐代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就说:“二月二日,曲江拾菜士民极盛。” 春季到来时,最敏感的莫过于那些野花野草,在菜园的蔬菜还没长成时,原野里已经是野蔬遍地了。此时,人们要吃到新鲜的蔬菜,就要到野地里挑菜。因此,到了唐代,人们就把挑菜的活动固定成了一个节日,名曰“挑菜节”。此时,冬天刚刚过去,天气乍暖还寒,可是地气已经回暖,地里生长的野菜正在悄然返青。 如果穿越到唐代参与挑菜节,应该是这样的:农历二月初二,阳光明媚,和风拂煦,人们成群结队,游乐其间到野外拾菜,不仅玩得高兴,还能收获餐桌上的美食佳肴。 这个声势浩大的节日,也给诗人们以灵感。在他们的笔下,挑菜节变得更加浪漫,郑谷《蜀中春雨》诗:“和暖又逢挑菜日,寂寥未是探花人。”刘梦得《淮阴行》诗:“无奈挑菜时,清淮春浪软。”这两首诗不仅咏了挑菜节,而且一个在蜀中,一个在淮阴,可见当时挑菜节的普及,全国各地的百姓都过这个节日。 唐代自高宗始,以洛阳为都,称东都。当时,许多诗人聚集于此。大诗人白居易,晚年定居在洛阳履道里第,他与大诗人刘禹锡、元稹等是好朋友,经常一起唱和。因此,古都洛阳的“挑菜节”也更加丰富多彩。白居易所写的《二月二日》一诗:“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如今的人们仍然可以从这首诗中想象出当时的画面:二月初二,野菜正返青发绿,洛阳人在这个“挑菜节”,纷纷出城,踏青、春游、挑菜,尽享这大好春光,甚是热闹。尤其这一年的挑菜节春雨绵绵,草木一新,野菜光亮鲜美,更唤起了人们的兴致。只见,渡口上拥挤上船或下船的青年男女热闹非凡,其乐融融。 不过,“十字津头”倒是有一些悲壮的色彩。十字津头,指的是洛阳城西南天津桥头的窈娘堤。唐代孟棨《本事诗》载,窈娘是武则天时左司郎中乔知之的女婢,貌美善歌。有一年挑菜节,窈娘与女伴们骑马到郊外春游时,被武承嗣抢去。乔知之愤痛成疾,在细绢上写一首《绿珠怨》,用重金买通武承嗣的守门人,送给窈娘。乔知之在诗中,借石崇爱姬绿珠殉情坠楼的故事,以讽刺窈娘。窈娘得此诗,羞愤难言。次年挑菜节,窈娘陪武承嗣在洛浦游春之时,投洛河自尽。后人哀之,将这段河堤称为窈娘堤,很多人每年挑菜节在此凭吊窈娘。 久居洛阳的白居易,很容易在这个节日里,想起可怜的窈娘。在此前的挑菜节,白居易与好友刘禹锡、元稹等人游窈娘堤时,曾有感而发,写下《天津桥》一诗,诗云:“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 不过,白居易在写《二月二日》时,更多的是轻松与愉悦。在游玩中,刘禹锡写下《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与白居易应和:“何处深春好,春深羽客家。芝田绕舍色,杏树满山花。”“何处深春好,春深小隐家。芟庭留野菜,撼树去狂花。”…… 他们一行在山野村头,挑菜、饮酒、赋诗,信马由缰,好不快哉!而挑菜节与时事、典故浑然天成,好一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这是仕宦途中屡遭劳顿的他们难得的“偷来半日闲”。 宋代宫廷举办蔬菜“有奖竞猜” 到了宋代,“挑菜节”从宫廷扩展到了民间。作为诗词最辉煌的宋代,对于挑菜节记载得就更多。 北宋贺铸《二月二日席上赋》诗:“仲宣何遽向荆州, 谢惠连须更少留。二日旧传挑菜节, 一樽聊解负薪忧。”由此诗可知,到北宋时,二月二日已是传统的节日了。贺铸还写有《凤栖梧》词:“挑菜踏青都过却,杨柳风轻,摆动秋千索。”可见当时诗人对挑菜节的喜爱。 苏轼是美食家,怎能放过这鲜美的野菜?他写下了《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词:“拄杖闲挑菜,秋不见人。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 写挑菜节,用情最为深挚真切的当属张耒的《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久将松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转轳肴。”因雨不能出去参加挑菜节,只能回忆故园的蔬菜香,尽管如此,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北宋时,洛阳是为西京,仍然是文化之渊薮。西京文人们会聚于此,结社交游,吟咏诗词,抒发情感。天圣九年(1031年)初,欧阳修任西京留守推官,与谢绛、尹洙、梅尧臣、杨子聪、张太素、张尧夫、王几道结为“七友”。这年的二月初二,欧阳修等七人到洛阳东郊踏青挑菜,饮酒赋诗,沐浴春风,感受大自然。欧阳修首先作词《浪淘沙》:“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他感慨洛阳早发的玉兰、迎春花迎着东风开放,其实更是感慨自己的人生。接下来,众人各以挑菜节为题赋诗,梅尧臣则祭出《和挑菜》诗:“中圃本膏壤,始觉气候偏。出土蓼甲红,近水芹芽鲜。挑以宝环刀,登之馔玉筵。僻远尚含冻,安占春阳前。造物非有意,地势使之然。”梅尧臣将洛阳早春野菜的丰富与鲜嫩,描绘得活灵活现。 到了南宋,挑菜节更盛,诗词展现得更是淋漓尽致。陆游《水龙吟·春日游摩诃池》词:“挑菜初闲,禁烟将近,一城丝管。”史达祖《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词:“草色拖裙,烟光惹鬓,常记故园挑菜。”如此众多的诗词唱和挑菜节,可见节日的普及。 南宋时挑菜节的流行,也与宫廷的推波助澜有关,在挑菜节这一天,宫廷也有专门的活动。南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南宋时,二月初二这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宴会上,在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蔬菜,然后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在斛下,让大家猜。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娱乐,当时“王宫贵邸亦多效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挑菜节在有宋一代人们过得有声有色就在所难免。 有意思的是,唐宋时,人们在挑菜的同时,与踏青是相携相行的。贺铸《薄幸》谓:“自过了烧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陈允平《相思引》:“踏青挑菜又相将。”高观国《祝英台近》:“几时挑菜踏青。” 但是,唐宋时“二月二”的挑菜活动并没有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直至到了元代,二月二才明确有了“龙抬头”的说法。元熊梦祥《析津志》记载大都风俗时说,“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做“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此后,二月二被“龙抬头”取代,“挑菜节”很少有人提起。 二月二唐朝皇帝赐尺子给大臣 据史载,唐代时,皇帝在二月二这天会赏赐大臣一把制作精美的尺子。唐代李林甫撰写的《唐六典》中提到中尚署令“每年二月二日进镂牙尺及木画紫檀尺。”皇上要赏赐给大臣,因此这个尺子刻工甚为精美,制作方法是把象牙染成红绿诸色,表面镌刻上各种花纹并涂上色彩,正背两面用双线等分为10个寸格,寸格内用很浅的浮雕手法拨镂出花卉、鸟兽、屋宇、亭台以及飞天人物等纹饰,绘画技法线条流畅,人物、鸟兽生趣盎然,雕刻工艺精美绝伦,反映了唐代高超的牙雕技术。 唐玄宗时的宰相张九龄在《谢赐尺诗状》一文中写道:“高力士宣敕,赐臣等御制诗并宝尺……伏见宸衷,窃谢良工,徒秉刀尺,终期死力,取配钧衡。”唐朝诗人白居易也曾得到一支红牙银镂尺的赏赐,写下了一篇《中和节谢赐尺状》:“下明忖度之心,上表裁成之德。”表达了被赐尺的大臣们对朝廷感恩的心情。贞元八年(792年),博学宏词科以《中和节诏赐公卿尺》作为科举考试的试题,当年参与考试的陆复礼、李观、裴度等人都留下了佳作。陆复礼诗曰: “春仲令初吉,欢娱乐大中。皇恩贞百度,宝尺赐群公”;李观有“具寮颁玉尺,成器幸良工。岂止寻常用,将传度量同”之诗句;裴度作诗说:“阳和行庆赐,尺度及群公荷宠承佳节,倾心立大中。”这些诗句均反映了当时皇帝赐尺的情景和受赐者的感恩心情。 皇帝选择在二月二赏赐尺子是有深意的,仲春二月是日夜平分的月份,古人顺应天时,选择在二月份校正度量衡器具,认为这样可使度量衡器公平准确。皇帝给臣下赏赐尺子,是希望臣子们办事公平公正,廉洁奉公。 帝王祭祀先农 龙在我国各民族人民心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古代先民们认为龙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因此,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很多关于龙的传说。相传龙头节最早起源于伏羲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做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礼仪制度来实行。这一制度被世代延续,明清两朝,二月二这天,祭祀先农和皇帝亲耕成为重要的祭祀典礼内容。 皇帝率百官到先农坛祭祀先农神并亲自耕田,有严格的制度规定。明制是皇帝右手扶犁、左手执鞭,往返犁地四趟;清制改为往返犁地三趟,然后,从西阶登观耕台,观耕结束后,由东阶退下。 至今仍保存在故宫博物院里的《雍正帝祭先农坛图》就描绘了雍正皇帝出宫至先农坛祭先农神的礼典以及皇帝作示范性演耕的情景。 据有关史料记载,为了保障亲耕典礼的顺利进行,清代皇帝在耕耤之前,都要事先进行演练耕田。圆明园以及中南海的丰泽园,是当时两处重要的演耕场所。 有意思的是,嘉庆皇帝有一年亲耕时,还闹出过笑话——碰上了“不听话”的耕牛,牛将亲耕典礼变成了闹剧。当时,嘉庆来到先农坛亲耕,碰巧顺天府所备耕牛不驯服,一时发起了牛脾气,死活不肯耕地。顺天府换了很多头耕牛,嘉庆还是无法驾驭,最后在御前侍卫的帮忙下,勉强耕了三个来回。嘉庆完成礼仪后,又命官员去耕地。这些官员不会耕地,无法驾驭耕牛,因此使得耕牛四处逃跑。嘉庆十分震怒,当天就向军机处发了上谕:“耕耤为劭农大典,顺天府供备牛只,平时不勤加演习,玩忽从事。著将专司供办之大兴县知县沈守恒、宛平县知县张洽俱先行革去顶戴,交部严加议处;顺天府府尹费锡章系专辖之员,著交部严加议处。” 不过,在民间,关于二月二的俗语以及习俗越来越丰富。比如,“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不下雨”,意思就是龙抬头意味着天地交泰、云兴雨作而万物生长。另外,唐代以后,北方部分地区把二月初二认为是“迎富贵”的日子,流传有“二月二,龙抬头,金子银子满地流”的俗语。 这些虽是俗语,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国农历二月时,气候已转暖,春回大地,正是农事之始与春耕播种之时,古今人们都祈望着新的一年农业丰收。同时二月二也是惊蛰节气前后,百虫蠢动,而当时的科技不发达,人们只好企盼着龙出来镇住各种毒虫。 到了明清时候,北京城有着非常多的歌谣、民俗与食俗等内容,有一些还留存至今。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这是笔者年少时唱过的一首民谣,它写在家中一幅名为“皇帝耕田图”的年画上,年画上画的是身穿龙袍的皇帝手扶犁把躬耕籍田,大臣一手提着竹篮一手撒种,那牵牛的则是一位七品县官,画上还画着提篮送饭的皇后和几个宫女。这张年画儿极具情趣,六十多年过去,仍记忆犹新。 百姓敬土地神 民间传说中,虽然土地爷在众多神仙中不怎么显眼,但先民们却认为“万物土中生,地能载万物”,于是在人们心中将土地奉为神,尊土地爷为“社神”。传说治理洪水的大禹,在死后被尊为“社神”,社神被玉皇大帝派到人间专管人间土地及有关事务。 每当立春后的二月二这天,家家户户都向供奉的土地爷像或自家制作写着土地爷名讳的灵牌焚香祭拜,这一天,人们还要杀猪宰羊,雇戏班子演戏,热闹好几天,这是最初的“社戏”。 土地庙在民间一直备受百姓的欢迎。旧时,四九城的城乡村镇乃至农家院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土地庙。据《乾隆京城全图》记载,昔日北京城有40多座土地庙,但实际上北京的土地庙远不止此数,这还不包括三圣庙、五圣庙、七圣庙等庙宇中的土地神。 老北京宣武门外曾有个三层大殿的大土地庙,清光绪《顺天府志》载:“每旬之三有庙市,游人杂沓,与护国、隆福两寺并称胜。”这里举办的庙会,是老北京五大庙会之一。这是大的土地庙,还有很多小的土地庙,据《海淀古镇风物志略》记载,当年在老虎洞西口路北拐角处的利顺祥烟铺后院,有一处用石头垒砌的小洞,洞中有一座小土地庙。笔者曾居住过的一个胡同里,也有小土地庙,庙里奉供着一个土地爷,常见人在小庙内焚香叩头。 当然,当时级别最高、规模最隆重的,要数皇家的土地庙——“社稷坛”(中山公园内)了,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社稷坛是一座三层的方台,每层都有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祭台的地基也全部用汉白玉石铺垫。台上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别铺设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土壤,所以也称作“五色土”。 剃龙头与回娘家 关于二月二的习俗,现在最为人们熟知的是“二月二,剃龙头”,这一习俗延续至今。一到农历二月初二,北京城大街小巷的理发馆里人满为患。 这个习俗为何如此盛行?因为在民间,流传着另外一句俗语:“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理发店,只能等到农历二月份才去理发。 不过,“正月里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属于误传。当时,清军进入北京城后,曾传令原汉族民众一律学清满族人,剃光头只在后脑留个辫子。但汉族百姓心里并不服气,每次剃头时必想起曾经的满头黑发,所谓“剃头思旧”,后来以讹传讹就变成了“剃头死舅舅”。 关于“二月二儿剃龙头”也有故事。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巡访游乐后回京师途中,游船停靠在天津卫,他看见有些农家的小孩在剃头,乾隆想起那天是二月初二,灵机一动也想剃头,他下谕旨后随行官吏急忙找来天津卫最好的剃头匠,但来了几个都没剃成,皇帝都不满意。原来过去给皇上剃龙头,剃头匠是不许一只手按着皇上的头,一只手拿剃刀剃的,天津卫的那几个剃头匠不懂这规矩。后来找来个懂得此规矩的剃头匠,剃好了乾隆的头,乾隆一高兴给了好些奖赏,剃头匠领了赏赐高兴而去。此事儿传至四九城,就成为“二月二,剃龙头”的习俗。 其实,在二月二,民间还有很多习俗。古人认为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万虫伏藏。元人欧阳玄写的《渔家傲》词中曰:“二月都城春动野……引龙灰向银床画”。清人潘荣陛在他写的《帝京岁时纪胜》中也载:“二日为龙抬头日,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呼为引龙回。”意思是说,二月二这天一早,人们用细炉灰或石灰从大门街外井台开始一直撒向房中床脚,再沿墙根撒向灶台边,是为了“引龙回”,让神龙镇住各种害虫,至今北京一些农家仍有此习俗。 《燕京岁时杂咏》曾有这样的描述:“祭饼熏床虫子收,青龙今日定抬头。”这句诗写旧京百姓家于二月二龙抬头这天用油煎春节剩余的面食供品,以油炸味儿来熏屋子熏炕,俗曰熏虫儿。除此之外,老北京也有“敲呀敲,敲炕头,金子银子往家流。敲呀敲,敲炕沿,蝎子蜈蚣不见面”;“二月二,扫炕席,清清爽爽到年底”;“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不下墙”以及“二月二,扫锅底,省柴省火不费米”等众多民谣民谚。 “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这句歌谣说的是老北京城二月二的一个传统民俗:接出嫁的女儿回家。旧时,新婚不久的男女,正月里媳妇必须在男方家里,因此,正月后二月初二这天,娘家要去接回女儿,让女儿在家住上几天。接女儿时,父母常在大门外迎接,并用已制作好的年糕或花糕贴在女儿的额头上,母亲还会说一些“盼我女儿家日子越来越红红火火,节节升高”之类的祝福话。女儿回来时,也会带丈夫家新磨成的玉米面或白面倒在自己父母家中的粮仓内,以示给娘家填仓,这个习俗至今在一些农乡里仍有传承。 吃春饼及爆米花 除此之外,二月二还流传着众多在饮食方面的习俗,吃春饼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春饼是用温开水和面揪成一个个小剂儿,在两个剂儿的一侧抹上些香油,把两个连一起,擀成约七寸见圆的面饼,放在饼铛上烙熟。由于烙出的薄饼上留有很多烤烙出的糊点儿,非常像龙身上的龙鳞,故称为龙鳞饼。这天,常吃的食物也冠以龙的特征,比如吃饺子叫食“龙耳”,吃面条称为吃“龙须面”,吃馄饨吃元宵叫吃“龙眼”,吃米饭称为食“龙子”。吃馒头或春卷儿叫吃“龙蛋”,吃鸡爪子也被称为吃“龙爪”。 除了吃春饼,这一天人们还要吃猪头和鱼头。自古以来猪头是祭奠神祖的供品,人们将猪头视为龙头来奉祭,是吉祥兆头的标志,不是随便能吃的食材。民间过年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改善伙食,杀了猪后每天饭菜都会有点肉,待正月过完,肉也吃完了,就剩下祭奠用的猪头,正好二月二时,就把祭祀用的猪头拿来食用,由此形成了这样的风俗。 当时,也有百姓家选择吃鱼头的,这取自于“鲤鱼跃龙门”的典故,其寓意为吉祥福顺。还有人家会在这天用发好的白面擀成长片,放入拌好的肉馅,然后卷成似龙的长条,放入笼屉,蒸熟后全家分食,人们称为“吃懒龙”,意思就是吃了似龙状的食物可以解除春困与懒惰,抖起精神过好日子。 有趣的是,北京人最爱吃的美味小食品爆玉米与“二月二”龙头节还有联系。传说武则天“立周”称帝后,惹得玉皇大帝震怒,便传谕四海龙王在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龙王看到人间因干旱而饿殍遍野的惨状,他偷偷地为人间降下雨。百姓得救了,而他却被玉帝打下凡间压在五台山山底下受刑,并立石碑曰:“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惹想重返灵霄阁,金豆开花方可归。”人们为报龙王降雨救命之恩,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可哪里都找不到。到了二月初一这天,正逢赶集之日,有个老婆婆赶集去卖玉米,袋口松开金黄金黄的玉米籽撒了一地。人们看到后想,这不就是金豆,炒炒不就开花了吗?于是大家在二月二那天各家各户都在大院内支起锅爆炒起了玉米,并在院中设案焚香,拜奉龙王。玉帝在天上向下一看,那金豆真的开花了,遂将龙王免罪释放。打这以后每年的二月初二,老百姓都爆炒玉米花吃,边吃口里还唱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以企盼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 还有一首诗云:“祭饼薰床虫子收,青龙今日定抬头。剪金贴额邀神眷,还约拈香到涿州。”意思是说,在二月二,人们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额头上都贴满了金子,然后到涿州的碧霞元君庙烧香奉拜,以祈求吉瑞祥福,故二月二也被称为踏青节。 另外,自明清以来,二月二这天,北京城周边的乡村都会办祭祀龙王的活动,民间的香会也在龙王庙内外出演社火,演出舞龙与舞狮等精彩节目,企盼龙抬头后下雨滋润大地,农作物大丰收。老百姓家里也会用彩纸剪些猫、鸡、葫芦以及“福”字等图案作为镇物,然后贴在屋墙或玻璃窗上,意思是让猫逮老鼠,让鸡啄吃害虫,企盼着吉祥如意。 春到中和 郭伟 补白 二月初还有中和节 古人认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节为唐德宗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始置。《旧唐书·德宗纪》载:“自今宜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以代正月晦日,备三令节数,内外官司休假一日。”正月晦日,指农历正月的最后一天,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寄托了古人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唐德宗将此节移至二月一日,取“以畅中气,以播和风”之意,定名中和节。它与上巳节、重阳节,合称“三令节”。中和节,朝廷行藉田之礼,百官上农书以示劝农,民间有祭祀勾芒以祈年谷等习俗,该节注重弘农务本的劝耕文化意蕴。 才子作赋中和节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二月初一,举行进士考试,题目是《中和节百辟献农书赋》,洛阳才子贾餗进士及第。贾餗擅为律赋,今存《日月如合璧赋》《太阿如秋水赋》等多篇律赋,以《中和节百辟献农书赋》最为著名。 该赋描述百官献农书的情形:“捧书而进,知地利之可分;足食是图,见天心之载悦。”其意义是:“故当载阳之候,以进为邦之术;俾农识不耕之凶,岁获终亩之吉。”该赋最后说,由于皇帝重农,所以各地官员编纂了一大批新农书,在实用性上,已超越李悝、崔实等前代农学家的论著,因此,农人读此,可得重谷之言、深耕之法,“何必考李悝之地力,览崔实之月令?” 贾餗后来成为一代名相,在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的甘露之变中,为宦官仇士良所害。 五代乱世中和节 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时期。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朱温将都城从开封迁到洛阳。《旧五代史》载,乾化二年(公元912年)中和节,朱温来到崇勋殿,召丞相、大学士、河南尹等人,分别进行封赏,并在万春门外庑廊赐以酒食。 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腊月,后唐庄宗李存勖灭后梁,定都洛阳,下诏每年的中和节举行郊礼,即祭天地的大礼。次年二月一日,庄宗亲自在圜(yuán)丘祭祀昊天上帝,礼仪结束,宰相率百官按次序称贺。然后,回到五凤楼,即皇城正南门,发布大赦天下的诏令。 诏令说:“大赦天下,凡在同光二年二月一日天亮以前,所犯罪行不论轻重以及按通常赦免仍不能宽恕的,都加以赦免。十恶五逆,屠牛铸钱,故意杀人,合造毒药,持杖抢劫,官员犯赃,不在此例。天下百姓,曾经被俘做奴婢的,全都释放。召天下能献进文章书籍的人,按等次奖赏。有关官员迅速检查天下户口和垦田实际数,整理出纳税规范,以免烦琐苛细。” 《旧五代史》载:“是日,风景和畅,人胥悦服。议者云,五十年来无此盛礼。”然而之后由于权臣刚愎暴戾,伶官干预朝政,官员残酷地增加赋敛,庄宗很快便失去人心,最后死于宫廷政变。 洛阳东郊拜春神 明清时期,洛阳民间在中和节拜春神的风俗仍很盛。传说春神即女神句芒,她常乘两龙,巡游天下,是主管草木、生命之神。在洛阳西部的嶕峣山,洛阳东南的万安山都有春神庙。 万安山春神庙位于万安山北麓的耿沟村南,这里曾有一个寺庙群,除春神庙外,还有讲经寺、朝阳洞、盘古洞、女娲庙等。每年中和节,洛阳知县要带领乡绅在此举行拜春神大典。 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正月,洛阳知县方有光正筹备拜春神大典,杨铁河地保刘伟前来禀告说,吴伟等十二人,在万安山春神庙附近以开垦荒地为名,私自开矿。方有光下令,将吴伟等人捉拿归案,并封固矿洞。 中和节当天,方有光主持完春神大典后,立了《万安山永禁开矿垦地碑》。碑文讲述了吴伟等人开矿事件后说:“万安山尽系活石,并无土地可垦,乃奸借垦地之名,希图偷挖矿砂,殊干法纪,故出示严禁。自示之后,如有前项棍徒及诸色人等仍敢在彼种地,一经查出或被告发,定将治罪,决不宽贷,各宜禀遵毋违。东至仙人塔,西到张道口,南至山口,北至耿沟。”此碑现在仍存。 太阳宫庙祭祀太阳神 唐德宗非常重视农业,他在这天祭祀太阳神,赐百官农书以示务本。至明清时,祭日改在春分节时举行。 历史上北京城曾有不止一座太阳宫庙宇,而东直门外的太阳宫较为有名,其庙不太大,有山门一座殿堂三间,殿内供奉着包括太阳神在内的神像,老北京时逢正月初七及二月初一中和节时,纷纷至此焚香祭祀太阳神,祈祥福求平安与五谷丰登。如今太阳宫庙早已无存,人们只能通过太阳宫公园、太阳宫地铁站等地名怀念当时的太阳宫。 明代嘉靖年间,在北京城南的左安门内大街也建有个太阳宫庙,此庙在《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载:“二月初一日,太阳宫庙会,凡三日,宫在崇文门内南岗子,平日极为荒凉,一年只此三日,庙外有走马场……”当时二月初一至初三,太阳宫开庙三天,百姓纷纷前往焚香膜拜。游人香客云集, 庙前亦有集市, 并有赛马赛车等活动,热闹非凡。 此太阳宫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时重修, 前后有两层大殿, 殿内供奉着太阳星君神像,又因古人笃信金鸡啼呜呼唤太阳升起,所以太阳宫前殿中还塑有一只雄鸡。笔者曾住在崇文门外,1949年后,曾与小伙伴去找寻位于左安门内大街附近的太阳宫,只见庙早已破旧倾颓,1954年这座宫庙被拆除, 原地修建北京体育馆等建筑。 家家户户“请”太阳糕 在“中和节”祭太阳神时, 老北京有供奉太阳糕和“送钱粮”等民俗活动。 清人潘荣陛的《帝京岁时记》载:“京师于是日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绕街遍巷,叫而卖之,曰太阳鸡糕,也称太阳糕。其祭神云码,题曰太阳星君。焚帛时,将新正各门户张贴之五色挂钱揭而焚之,曰太阳钱粮。”旧时的老百姓,在这天日出时,要在庭院内面向东方设香案,供上“太阳鸡糕”,与太阳神像,焚香膜拜太阳星君。按照古代“男不拜月,女不拜日”的礼制,祭祀要由男性家长率男性家庭成员向太阳神礼拜。 太阳鸡糕是由江米粉蒸制而成,即将米粉摊平垒放成多层,在层之间撒些黑糖或豆沙馅和青红丝,切成两寸见方的块儿,每块插上用米粉捏成的五彩金鸡,上屉蒸成。太阳糕最早是在清代宫门口外的“袁记斋”年糕铺制作出售,后来还传到了宫里。 每到中和节前,很多商贩都要到“袁记斋”批购太阳糕,然后串街走胡同吆喝着:“供佛的太阳糕哟!”听到吆喝后,四合院里的主妇们走出门去买,不过在买太阳糕时,不说“买”,而说“请”太阳糕。后来京城的饽饽铺亦在上元节后开始制作出售太阳糕。太阳糕上印有金鸡红色印图,非常好看。这些祭祀用的太阳鸡糕,当太阳西下时,就成了孩童们可口的美食。 所谓“太阳钱粮”,是中和节的另一民俗。旧时,春节期间,家家都讲究“尚红”,屋内外贴满春联、条幅、福字等,佛堂及居室内也悬有吉祥挂笺,而到正月底时, 过大年就算过完了,故要在二月初一这天对室内外进行一次大扫除,把旧的春联、福字揭下,在傍晚时向着太阳一起焚烧礼拜,老北京称这是给太阳生日送的“钱粮”。 另外,旧京的皇家及满族王府内,中和节这天要按旧习祭祖、祭天、祭太阳神。祭祀时,杀牲祭拜,吃无盐的白肉,他们把这天称为“吃肉节”。皇宫的献牲活动由皇后在坤宁宫内主持,宫内设宰割场, 祭祀后将白肉切成薄片分给后妃等人蘸着作料吃, 此活动是保持狩猎民族的古规,寓意有福同享。 京城百姓在这天,也有饮酒贺佳节的食俗,称为饮“中和酒”。另外,还有用青布口袋盛上百谷干果向亲友邻朋互赠之俗,时称“献生子”。 如今人们早已不再祭神, 但仍传承着吃太阳糕之俗,比如,每逢中和节前,北京老字号稻香村食品店会供应以糯米制皮,上面画着太阳与鸡的图案,内包有枣泥、瓜子桂花等馅的太阳糕。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入伏了!民间传统解暑饮食有哪些 你都吃过吗?
- 下一篇:立春|一年最美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