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池堂本《老子》"德经"原文(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8:11:57 道学通论 newdu 参加讨论
三十二 天下皆谓我道大。大而不宵。夫唯大,故不宵。若宵,细、久矣。 我有三宝,抱而持之:一曰慈,二曰检,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检,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检且广,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女以慈垣之。 三十三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與,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也。 三十四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 是谓祸莫大于无适,无适近亡吾、吾宝矣。行无行,执无兵,扔攘臂,乃无敌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三十五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者希,则我者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三十六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三十七 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毋狎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 三十八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栝。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单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三十九 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恒畏死,则而为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斲也。夫代大匠斲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四十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也,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四十一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故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四十二 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印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益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而又以取奉于天者乎?唯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邪? 四十三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故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天下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故《圣人之言》云,曰: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 四十四 正言若反。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右介,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第一章 上德不德(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仍之。 故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失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庄子和他的“绝圣弃智”理念
- 下一篇:砚池堂本《老子》"德经"原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