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 [2]司马迁说庄子著书,“用剽剥儒墨”,也是以此二家为主要对手之意。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3]《天下篇》固然非庄子自著,但总是反映着庄子学派的态度。其评论诸子,最先提及的就是儒家和墨家,可以与此对观。 [4]可以成为对比的是古希腊的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在前者的著作中,后者经常成为对话的主角。这无疑可以被看作是对苏格拉底的尊重,因为他们的思想一脉相承。类似的情形是战国时期的儒者经常在其著述中提到大量的“子曰”或者“孔子曰”等,虽然不否认其中或有真实的成分,但大部分应该是依托。这种依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尊重。但这和庄子的情形显然不同。 [5]《墨子·兼爱中》。 [6]《庄子·天下》。 [7]《孟子·尽心上》。 [8]《庄子·天下》。 [9]《庄子·徐无鬼》。 [10]邵尧夫曰:“庄周雄辩,数千年一人而已。”见《藏云山房南华大义解悬》,收严灵峰编《无求备斋庄子集成初编》,卷15。 [11]《孟子·滕文公下》。 [12]如与告子辩性与仁义(《告子上》),与许行之弟子陈相辩君臣并耕,以及因徐辟与墨者夷之辩爱有无差等(《滕文公上》)等。 [13]《荀子·非相》。 [14]《战国策·韩策一》:“子疾为韩使楚,楚王问曰:客何方所循?曰:治列子御寇之言。曰:何贵?曰:贵正。” [15]《吕氏春秋·不二》。 [16]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称道家“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虚无为本故贵虚,因循为用故尚刑名。见《史记·太史公自序》。 [17]《老子》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 [18]《老子》三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19]《吕氏春秋·不二》:“关尹贵清”。 [20]参见《马王堆汉墓帛书》(壹),《经法·道法》,文物出版社,1980年。 [21]《淮南子·要略》:“考验乎老、严之术”,“严”即“庄”,因避讳改。此为文献所见“老庄”并称之始。 [22]《庄子·德充符》。 [23]《庄子·应帝王》。 [24]参见郭庆藩《庄子集释》第一册,中华书局,1982年,128页。 [25]《庄子内篇憨山注》,台湾建康书局有限公司,1956年。 [26]《老子》十一章。 [27]《老子》四十四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