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易学传统简介

作为我国的传统宗教,道教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而且在社会民众生活中产生深刻影响。近两千年中,道教以其独特的思想文化和人文性格而著称于世。然而,自19世纪末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道教无疑在外在形态上呈现了比较明显的衰落趋势。在科技突飞猛进的21世纪里,道教将以什么姿态面对社会?不论是道教界还是学术界对此都是很关心的。
    近几年中,笔者曾多次与中国道教协会张继禹副会长等道教界学者接触,讨论道教的未来走向等问题。张继禹先生提出了“生活道教”这个概念。笔者以为,这个提法,既有坚实的文
    化历史根据,也符合现实需要,今就此略抒己见。
    一、“生活道教”的命题根据
    什么是“生活道教”呢?简单一句话,这就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道教。展开一点来讲,所谓生活道教,乃是植根于现实生活并且因民众的现实需求而存在的道教。
    就词汇角度看,“生活”一词并非出现于现代,而是古已有之。《孟子·尽心上》称:“民非水火不生活。”?在这里,“生活”的含义就是“生存”。在孟子心目中,“水火”是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民众一旦离开了水火也难于生存下去了。当然,“生活”的语义不仅指“生存”,有时也泛指一切饮食起居的动作。《魏书·胡叟传》说:“蓬室草筵,惟以酒自适,谓友人金城宗舒曰:‘我此生活,似胜焦先。’”照此看来,“生活”最基本意义即生存与活计。将“生活”与“道教”联系起来所揭示的乃是道教存在的社会民生性。
    1.生活道教的历史根据
    “生活道教”尽管是新的提法,却有厚重的文化历史根据。众所周知,道教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广博的思想底蕴的。道教以《易》学及先秦道家学派的思想为大宗,融摄了神仙方术、墨家理论以及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等。作为道教思想渊源的这些方面本来就与人们的现实生活休戚相关。就拿《易经》来说,只要真正进入这个古老的思想文化殿堂,就会感受到浓厚生活气息。《易经》==卦,几乎每一卦都与生活有关。甚至可以说,《易经》的大部分卦名本来自生活,是先民们实际生活的反映或者摹写,例如“小畜”、“大畜”、“同人”、“归妹”、“家人”、“丰”诸卦,令人很容易联想起种种生活景象或情境。再说从道家学派的文献中,我们同样可以找到许许多多关于实际生活的格言,如《道德经》第三章所云:“不贵难得之货,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道家创始人老子劝导治世者,不要特别标榜或者珍藏难得的财物。他认为这样就不会使人产生贪欲的妄念而沦为盗贼。在他看来,圣人治理天下的方法是先教人断除邪思妄念,断除伪诈心智,再就是注意解决民众温饱问题,不要使人饿肚子。?老子的这种思想显然是对现实生活敏锐观察之后所进行的思考,故而散发着沁人心脾的生活清香,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生活指导意义。至于墨家与儒家思想本来就立足于人们的现实生活,所传学术属“在世间法”,二者之世俗社会生活色彩之浓重可想而知。既然,道教在建立之初就吸纳了上述这些蕴蓄生活内涵的思想理念,其观念体系之中传递着关怀世俗生活的信息和情感,蓄存了种种生活经验,这也就具备了历史逻辑的内在根据。
    当然,仅仅从思想渊源入手来探讨生活道教的根据,这是不够的。倘若我们进一步回顾历史就可以看出,道教一开始就将儒、道、墨以及神仙家的生活理念融入其体系之中,道教本来就因应了社会生活的状况而产生的。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在解释“太平”理想时说:“太者,大也;平者,正也;气者,主养以通和也;得此以治,太平而和且大正也。”?该书中所讲的“太平气”具有治理平均,公正无私,相爱无害的特征。毋庸置疑,这是出于当时的生活情境而提出来的。在《太平经》中具有明显的“民本”思想,撰者称:“治国之道,乃以民为本也。”?既然,民是国之本,社会治理者就必须时刻考虑民众生计,“旦夕专以民为大急,忧其民也。”?《太平经》这种以民“为大急”的思想体现了早期道教对民众生计的极大关注。此后,太平道与五斗米道以符水咒说为人治病,可以说是《太平经》关爱民众生活思想理念的宗教实践。魏晋以来,道教在组织形态上尽管发生了许多变化,但其关爱世人生活的理念依然包容于整个道教思想宝库之中。如果我们认真发掘,必能发现关于生活道教的丰富资料。
    2.生活道教的发展依据
    “生活道教”这个提法不仅具有厚重的历史根据,而且因应了现实发展需要。所谓“现实”是一个包容性较大的概念。一般地说,“现实”首先指的是“客观实际”;其次,符合客观情况的举措也称作“现实”。从哲学的角度看,“现实”是与“可能性”相对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相互联系,运动变化的各种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总和。
    道教作为传统宗教,不仅有自己的组织形式,而且在长期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思想体系。一方面,它是实体性的;另一方面,它又属于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的一个层面,或一部分内容。道教的存在,也是一种现实。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甚至可以径直提出“道教现实”的概念。它指的是道教实体与思想主张本身的相互关联、发展变化的现象总和。这个概念主要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义:首先,道教自身作为一种“现实”,其各项构成因素是相互联系、运动发展的。其次,道教是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和表现形式,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与社会生存空间及其观念形态构成复杂关系。鲁迅先生所谓“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正是基于道教与中国社会的错综复杂关系事实而提出的。对于道教本身而言,与之组成复杂关系的诸多社会因素即是道教存在与发展的“环境”;而就社会的其它因素而言,道教同样具有“环境”的特质。这就是说,道教与社会诸多存在因素是互为环境的。彼此之间组成了社会生态与文化生态的结构关系。从生态学的立场看,生态组合链中的各种因素是相互影响的。一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它因素的相应变化。
    事实证明,道教并非浑然静止,而是处于运动变化过程中的。其运动变化,既有道教自身的内部原因,也有社会环境的原因。如果说两晋时期葛洪将“玄道”与传统纲常儒教思想进一步结合起来主要是出于道教修行伦理建设的需要,那么南北朝时期寇谦之与陆修静对原始天师道的改造则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变化。唐朝之际,统治者溯源崇祖的各种活动和宽松的宗教政策为道教的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而道教教理的曰益完善也给当时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提供了某种参照关系。据《贞观政要》记载,道士出身的大臣?谏议大夫魏征等多为唐太宗进献良策,告之正身修心之法和“以百姓心为心”的道门治国方略。由于唐太宗能够采纳魏征等人的进谏,招贤纳士,与民休息,为民着想,这就是促使经济较快恢复,综合国力大大增长,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此时,信仰自由与学术==成为时代的一种特色,从而造就了较为合理的社会文化生态。金元之际,道教进入了另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新道派纷纷问世,道教哲理与方术、文艺著述随之兴旺。这主要是由于社会民众精神慰藉的心理需求高涨,但与该时期道门中人之领袖人物善于因应社会,适时作出教理教义之调整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道教的运动变化是社会文化生态整体运动的一个环节,一个组成部分。道教的良性发展是社会文化生态平衡的需要。当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时,道教如果主动作出必要的调整,那就能够获得新的生命力。“生活道教”这个概念从发展角度看,应该说是符合现代社会文化生态协调运动之需求的。
    二、“生活道教”的思想品格
    “生活道教”既然具备了历史与现实发展的根据,它的提出也就是合理的。因此,其思想品格也是可以透过道门中人的言行举止和其它诸多表像加以概括和把握的。所谓“思想品格”乃是指体系化的观念主张所具有的性质风度,即有别于它者的理论特色。
    从逻辑的立场看,“生活道教”是与“出世道教”相比较而存在的。尽管道教的创立离不开现实生活,但在不同发展阶段或者不同的道教派别中,其思想主张又是有差异的。魏晋以来,由于战乱等诸多原因,许多人力图避世免祸,这种思想反映到道教中就是“隐居神仙”观念的产生与流行。历史上关于刘晨、阮肇进山采药而入“仙境”以及“世外桃源”一类故事曾经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并且形成了许多故事变体,此类故事以其特有的艺术形象符号,表征、运载着避世的神仙思想追求。唐代道教诗人施肩吾在《仙客归乡词》中写道:“洞中曰月洞中仙,不算离家是几年。出郭始知人代变,又须抛却古时钱。”?这里描写的是离家进山隐居洞中的道人经历。乐做“洞中仙”的人看起来似乎没有时间意识,所以离开家庭到底几年了都不在意。有一天,他突然想回家看看,身上带着的是出家时的“古钱”,结果朝代已改,“古钱”不能再用,只好抛却。这首诗形象地反映了隐居道人的情趣,由此可以看出历史上的道教确有避世的一派主张。
    与出世道教的主张不同,生活道教乃是贴近现实的一种宗教存在形式。实际上,早在道家思想体系中便有“和其光,同其尘”?的说法。向来,人们对此有不同解释。唐代道士成玄英把“和其光”看做是“接愚俗”,而将“同其尘”说成是“混世事”?。所谓“接”含有接触和接纳的意思,而“混”乃是“掺合”的意思。成玄英是从修玄道的立场解说《道德经》的。照他看来,修道不是一种孤立行为,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资格卖弄,而应该与世俗社会打成一片。成玄英这种观念有一定的代表性,稽考一下自汉代河上公以来大量注疏《道德经》的作品,我们都可以发现此等思想主张。
    生活道教之所以贴近现实,是因为它以具有广大含容性的“道”为信仰的根基。在生活道教中人看来,作为宇宙本体与生化万物的“道”虽然是无形无状、无声无息,却又无所不在,无时不在。这就是说,“道在生活中,生活中有道”。首先,作为道教信仰核心的“道”外化出天地万物时,它蕴蓄的“上善”?利物、“无割”?广容精神就发散于实在的生活之中;其次,一个关爱社会的修行者通过生活的体验可以更好地领悟“法自然”?的道理念。以“若水”?广济的胸怀汇于世间生活之巨流,这种“和光同尘”的生活最终便进入了“玄同”?的理域。什么叫“玄同”呢?汉代的河上公以“玄”为“天”,谓“通行此上事,是谓与天同道也”?。成玄英疏:“前既断伏身心,次则和光晦迹,所以行充德满,故与玄理符同。”?所谓“与天同道”就是遵循宇宙自然理法;所谓“与玄理同”就是效法素朴无欺常理。由此可知,生活道教的世间法并非浑浑噩噩、没有远大目标的单纯混世行勤,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印证道法的一种独特的修行方式。生活道教之所以贴近现实,还因为它以宏观的生命伦理为前提,将个体的人格完善与社会的整体和谐统一起来。纵观世界,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一种成熟的宗教或者文化体系都有自己的伦理思想。中国号称伦理之邦,本来就有极为丰富的伦理资源。此等伦理资源的文化表现形态,在先秦主要是通过道家和儒家来建构和发展。如果说儒家主要是从社会宗法关系来建构和完善伦理文化体系,那么道家则主要从天人关系立场来考虑伦理原则。道教建立以来,一方面吸取了道家学派的“道体论”,另一方面则采撷了儒家的社会人伦思想,并将这种思想与关注生命的神仙信仰相结合,从而构造了具有宏观意义的生命伦理思想体系。“生命伦理”尽管是20世纪才兴起的概念,但就其观念而言却发生得相当之早。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道教是现今为止世界上最关注生命的一种宗教。从宇宙本原论出发,道教将生命现象置于宏观宇宙之中来加以考察。虽然在道教经典中也不乏“死亡”与“地狱”之类神秘性描述,但其着重点无疑是倾向于“生”的一边。在道门中人看来,生命体与宇宙中的诸多天体一样,其本原都是“道”。人类生命与宇宙之间其它生命或物质存在的“共原性”决定了彼此的相关性。因此,生命本质及其价值就不是单一体现的,由此而形成的伦理思想便具有宏观意义,“生活道教”的伦理思想正是建构在这种对宇宙生命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根基上的。
    毋庸置疑,生活道教也与历史上道教的其它存在形式一样提倡人类生命个体的完善,这是因为它不是突发性地“从天而降”,而是历史上道教之发展,所以它不可能在根本上背离道教的理论基础。不过,应该看到的是,由于生活道教是现代社会文化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个体的生命完善就必须而且可能与现代社会整体和谐相适应。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老子所谓“修”,就是要通过种种途径来达到生命体的完善,进而推及家庭、社会、国家、天下。老子这种思想为关注现实生活的道门中人所接受和发展。著名道教学者杜光庭说:“少修少证,多学多得。故修之身,谓一身修;修之家,谓一家修,始于一身修,于天下例可知也。言善立之人,照了真性;真性清净,无诸伪杂;伪杂既尽,德乃真纯也。”?又说:“身既有道,家必雍和。所谓父爱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信妇贞,上下和睦。如此,则子孙流福,善及后昆矣。”?从这段解说可知,杜光庭“修”的起点在于个体的观念与行为。通过调整观念与行为,逐步地达到个体完善,这种“完善”包括品德完善、形体完善与服务社会的技能完善。“修”的过程是把完善了的人格逐步推广,由个体而家庭,由家庭而乡社,由乡社而邦国,进而及于天下。“修”的目标是达到道德普及的“雍和”境界?这就是生命个体与环境的和谐、平衡。
    三、“生活道教”的功能走向
    任何一种事物或思想体系的存在都有其本身的功能,生活道教也不例外。就事物存在的一般状态而言,“功能”是由事物的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内容决定的,生活道教功能的发挥当然也取决于其自身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事实证明,事物的内容结构变化了,其功能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可见,功能不是死的、静止的。因此,我们研究生活道教的功能走向,必须从其体系的内容结构和存在的诸多条件入手,综合地加以考察。
    1.生活道教的广泛适应性
    就其范围来讲,“生活”二字具有极大的涵盖性,所以立足于现实的生活道教便具有广泛适应性。这就是说,生活道教不是被少数人束之高阁的精神花朵,而是能够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宗教文化形态。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生活道教所谓“道”乃是“公道。当涂道士杜道坚说:“知常容,静而虚也。容乃公,虚而大也。公乃王大,而天下归往也。王乃天,人法天也。天乃道,天法道也。道乃久,道法自然也。没身不殆,则吾之太极之先有一至虚至静未形者在,其不殆也明矣。”?杜道坚这段话既讲如何才能达到“公”的境界,也阐述了“公”的妙用。“公”本来是天道的一种德性,而人通过“虚静”的修养,也可以趋于“公”的境界。什么是“虚静”呢?这就是心灵的自我纯化,消除那么些混杂的意念,使本心与天道合一,汇通于太极之先那“至虚至静”的状态。其次,生活道教所谓“道”是“大道”。杜光庭说:“大道之体也,凝而为真一,融而为万化,泛然不系,论彼虚舟。……刻雕类状,无所不为,能应众象也;旁通万境,不局一方,可左右也,一以贯之,为天下式,无所偏名也。”?照杜光庭的解说,“大道”是“物”,但却不能以阴阳、刚柔一类字眼加以限定,它不皎不昧,却普照无方,这就是“大道”的无形功用。复次,生活道教所谓“道”是“善道”。老子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又曰:“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老子申明:善良的人,要善待他;不善良的人,同样善待他。这样可以使人人向善。圣人之所以“圣”是因为他善于救人、救物,因此没有什么“弃人”、“弃物”。这体现了被道教尊为教主的老子慈悲仁爱之性。生活道教中人发挥了老子思想,以为“善者,因心所起,对恶得名。善因恶因彰,善胜则恶灭,人既善矣。圣人因而善之,所以诱其进也”?而“不善者,谓习染增迷,信邪背道。圣人亦以善道而引汲之。德善者,令化圣德而为善也”?。这是说,“善”是与“恶”相对而言的,不善就是恶。所谓恶是对“道”的背离。作为圣人并非把那些曾经不通道的“习染增迷”者抛弃,而是加以引导,使他们归向善道。?这番解说既符合老子原意,也体现了生活道教的救度本色。
    2.生活道教对社会多重需要的响应
    生活道教所赖以支撑的“道”既然是博大的,因此它就应以博大的胸襟来含容人类社会,它没有“占有”的欲望,也没有寻求回报的心念,因为它的原动力来自社会民间,本来就是勤劳百姓的“精神港湾”,可以为百姓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慰藉。不过,必须看到,社会是复杂的,作为社会基本因素的“人”是有区别的。由于先天禀赋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社会经历不同,人们的心理需求是一致的。因此,生活道教的广博之“道”是通过具体来表现的。“道”不是靠漂亮语汇修饰的“广告”;而是以素朴无华的实在行动来传递信息和显示运化之“功”。在生活道教的体系中,既有作为形上学的“道”,也有具备可操作性的“法”与“术”。所谓“法”就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所谓“术”就是解决问题的技巧。“道”是“法”与“术”的灵魂,“法”与“术”是“道”的传播与实证的手段或工具。如果说“道”是永恒的,那么“法”与“术”则是因应社会百姓需求而变化的。面对人世间,生活道教以其坦然态度来讴歌每个“生命”的降临,肯定“生”的意义和通过劳动求取=生存必备数据的合法性,使自然人性得以正常舒展,以“死而不亡者寿”?的精神引导生者“不失其所”?地立身处世,培养高尚道德情操。面对世人所遭遇的疾病、灾难、变故以及无法控制的动荡所带来的恐惧、忧伤、失望等等不幸与酸楚,生活道教以其“清宁”?法术与神明象征给世人带来精神伙伴和特有的宽慰,让世人以平常心对待自我,以冷静心看待世界,以超越心看待宇宙之变化。
    3.生活道教与传统道教及现代科技的关系
    作为一种新的提法,“生活道教”有其特定的现代意义,但也并非割裂传统,更不是抛弃传统。就继承与创新的角度看,传统道教乃是现代生活道教极大的变化资源。当新世纪钟声回荡在绵绵宇宙空间时,生活道教首先必须稳妥地处理传统与现代关系。传统道教经过了近两千年的积累,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神学信仰、斋醮科仪、禁忌戒律、符法咒术、组织规范等等。这些内容具有深厚的社会民众基础,它们是适应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需要而产生的,而它们的流传与演变乃是历史文化生态运动的必然结果。就发展的角度看,汉末的神仙体系、斋醮科仪与魏晋南北朝之后的神仙体系、斋醮科仪显然是不同的。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历代道教实践家与道教理论家们总是因应时代变迁作出及时的调整或改革。现代生活道教如果作出调整与改革,在基本点上也是符合传统道教的发展精神的。当然,这种调整与改革,并非是改变其有神论信仰,或者在科仪法度方面完全“另起炉灶”,而是以“道法自然”精神来顺应时代潮流。一方面,生活道教将具有自身一套新的解释学,通过符号象征系统的阐释,使道教礼仪等实在内容富有时代气息。因此,传统的“长生久视”神仙典型将保留其外在形态,而在内在方面则将运载符合时代教化需要的伦理道德内容,至于道教斋醮科仪也将成为信众不断超越自我、培养社会协作与和谐精神的符号表征。另一方面,根据大道“简而不烦”的原则,总结和建立一套适合于一般民众时间允许的蕴蓄宏观人文精神的普世化科仪。其次,生活道教既然是面对现实、服务于社会大众的,那就不会拒绝现代科技文明,而会注意吸收那些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现代科技成果。回顾一下道教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出,杰出的道教理论家与实践家们向来是注意吸纳科技新成果的,汉末时期的魏伯阳如果没有借鉴当时的化学、天文学知识,那就不可能建立金丹学的理论与模型;南北朝的陶弘景、唐朝的孙思邈如果不是积极地涉足医学养生学领域,那也不可能在道教临床医学与本草学方面作出为世瞩目的贡献。事实证明,道教本来就有吸纳科技成就的传统。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道教理论家与实践家在借鉴科技成果方面作出不懈努力,他们是生活道教理论建设与践履的楷模。
    4.生活道教与人类社会的稳步发展
    生活道教从历史走来,它既面对现实,也面对未来。人类的未来是由人类的现在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现在”就将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当今世界,一方面是高科技有力推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新的全球性危机的蕴聚和逐步显露。在人们欢呼核电站、计算机网络、以及“克隆”之类遗传工程技术所引起的“生活变革”的时候,化学污水的过度排放、淡水资源的逐步减少、海洋河流的污染、物种的大量灭绝、太空臭氧层的穿洞给人类的未来生存也敲响了警钟!在新世纪变幻风云笼罩下,中华传统的“忧患”意识正通过生活道教的自然传递成长起来。虽然,生活道教不否认科技文明的进步,但却反对利用新的科学技术过分“盗取”大自然的物质资源,更反对以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来满足那躁动不安的“人欲”。《黄帝阴符经》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基于“天地人”三才相成为用的立场,生活道教理性地指出了人类对其过分欲望进行自我控制的重要性,这不但是为了人类之外其它生物的存在,而且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生活道教以“道”为本,以“德”为教,以“和”为用,以“中”为法,以“柔”为术,以“明”为境,以“朴”为归,提倡人类的和平相处,宇宙万化相安有序。
    培育清净人心,回归清宁生活,呼唤清明社会,化育清醇世界。?未来的生活道教将以“利万物”的上善精神来演奏“大通”世界之歌,宇宙自然之歌。
    注释
    ?焦循《孟子正义》卷十三,第538页,《诸子集成》本。
    ?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8页。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51页。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151页。
    ?《鲁迅书信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18页。
    ?《全唐诗》卷494,中华书局,1960年版。
    ?老子《道德经》第56章。
    ?《道藏》第13册第488页,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96年版。
    ?老子《道德经》第8章。
    ?老子《道德经》第28章。
    ?老子《道德经》第25章。
    ?老子《道德经》第8章。
    ?老子《道德经》第56章。
    ?《道藏》第13册第488页,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96年版。
    ?《道藏》第13册第488页,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96年版。
    ?老子《道德经》第54章。
    ?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38,《道藏》第14册第509页。
    ?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38,《道藏》第14册第509页。
    ?杜道坚《道德玄经原旨》卷1,《道藏》第12册第732页。
    ?杜光庭《道德相似经广圣义》卷28,《道藏》第14册第447页。
    ?老子《道德经》第49章。
    ?老子《道德经》第27章。
    ?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36,《道藏》第14册第495页。
    ?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卷36,《道藏》第14册第495页。
    ?老子《道德经》第33章。
    ?老子《道德经》第33章。
    ?老子《道德经》第39章有所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之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