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12:11:10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表现在许许多多的方面,若要详细地加以研讨的话,是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的。这里,我们仅举出几个例子来作一简要的说明。 一、道教文化与民族精神 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这个命题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的内容:一是道教不仅为汉民族所信奉,也为许多少数民族所信奉,这一点,无论在历史上或者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当中,都可以得到证实。那种把道教说成仅仅是汉民族的宗教的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二是道教在其产生和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广泛吸收了中华民族许许多多的思想文化作为它的渊源,中华民族的许许多多传统的思想文化都汇集在道教文化当中;另一方面它又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都产生过辐射作用,渗透在这些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之中。套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它是“中国的根柢”。因此,它对于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以及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不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道教和儒家的“祖述尧舜”不一样,它是以黄帝为自己的祖宗,大肆为黄帝树碑立传,这个影响更是十分广泛。现今的广大同胞和海外侨胞,不分男女老少,莫不以自己同是黄帝的子孙而彼此心心相印,这种“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强大的凝聚力,它是我们几千年来战胜一切困难、越过无数险阻、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武器,在今天仍然显示着它的强大生命。 道教这种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从反面也得了证实。在日本占领我国领土台湾期间,日本统治者为要达到彻底消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断绝中华文化的根,首先便从彻底消灭道教入手。他们采取一切手段摧毁所有道教宫观和道教神像,严禁中国人民信奉道教。从这个方面使我们认识到,道教文化是我们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语言,两岸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弘扬道教文化,必将有利于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 二、道教文化论对待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道教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问题上的基本出发点、乃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它从这个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了“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这天、地、人三气应当相互协调, “相爱相通,无复有害者。”?方能“并力同心,共生万物”?;“一气不通,百事乘错”?道教的这种思想,首先是承认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有其合理性与平等的存在地位,主张让宇宙万物任性自在,自足其性,得其自然之存在与发展,人当无为,勿加干预。《庄子》提出:无以人灭天”?。《太平经》说:“凡物自有精神,亦好人爱之,人爱之便未归人。”?《抱朴子内篇》认为:“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因而主张“任自然……存亡任天。”清人闵一得《阴符经玄解正义》亦称:“万物自生,岂劳人力也哉?”?不仅如此,这种思想还认为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强调“道法自然”?“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主张人应当爱护自然,保持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和谐关系,顺应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办事。不应像西方文化所主张的那样把自己凌驾于万物之上地去掠夺自然,反自然之道而行之,就将作茧自缚,必然会危害人类自身,引起自绝于天地的严重后果,甚至被大自然把整个人类都开除出“地球村”。儒家虽然也讲天人合一,但它又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差异性,强调人高出于一切事物的特殊价值,认为人贵物贱,“鸟兽不可与同群”?,这实质上也是一种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与道教以平等态度对待自然的思想是不相同的。道教反对在人与自然之间分出高低贵贱,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要求摒弃以人类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与大自然打成一片,进入天人相合无间的理想状态,这比儒家的思想境界要高出一筹。道教所主张的道法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乃是从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深刻认识中总结出来的,是符合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是一个古今中外都概莫能外的普遍真理,应当是人类行为的共同准则,在新世纪里也必将闪烁着巨大的光芒。 三、道教文化论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相互关系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以道家哲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赋予“道” 以宇宙本体和普通规律的意义。并将“道”分为“天道”与“人道”,“天道”指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人道”指人事的规律和法则,包括这里所说的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二者乃是完全一致,密不可分的。在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互相关系问题上,它从“道生之,德畜之”?这一思想出发,认为“道者,天也,阳也,主生;德者,地也,阴也,主养;万物多不能自生,即知天道伤也。?主张“凡事无大小, 皆守道而行,故无凶;今日失道,即致大乱。”?这个“道”,就是指相生相养之道,既是“天道”,也是“人道”,是天与人的合一,也就是社会的公共准则。怎样才能相生相养,既符合所谓的“天道”,也符合所谓的“人道”,或符合社会的公共准则呢?它反复指出:天地间的一切财物都是“天地和气”所生,属于社会公有,“物者,中和之有。”?“此中和之财物也”?,“中和有财,乐以养人。”?“天地乃生凡财物可以养人者”?,故不应为少数人所独占,为少数人所据为已有,更不得以此为资本去敲诈和掠夺别人。那怕是“少(小)内(封建帝王的私库)之钱财”,也“本非独以给一人也,共有不足者,悉当从其取也。”它主张每个人都要有济世度人的社会责任感,强调在社会生活当中,每个人都应遵守社会的公共准则,要友善地对待他人,在人与人之间要实行互助互爱,要“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有财物的人应当“周穷救急”,“有财相通”;有道德的人也应当以道德教人。它还认为“天道助弱”?,“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所以,它反对“智者”欺负“愚者”,“强者”欺负“弱者”,“少者”欺负“老者”。认为这是“与天心不同,故后必凶。”?它强调为人君父者,应实行人人平等而又公平的平均主义原则,认为“天地施化得均,尊卑大小皆如一,乃无争讼者,故可为人君父母也。”?这种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是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方面,能否正确处理,是关系到整个社会是否安宁的重要问题。《道德经》指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唐末五代道士谭峭在其《化书》中也揭示了统治者的强取豪夺,残酷剥削,是造成人民痛苦、社会动乱的基本原因,指明了统治者的享乐腐化,是加重剥削、贫富悬殊的内在因素,他幻想建立一个像蚂蚁那样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君与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治理的社会,他说:“蚂蚁之有君也,一拳之宫,与众处之;一块之台,与众临之;一粒之食,与众蓄之;一虫之肉,与众咂之;一罪无疑,与众戮之。”?这样,统治者与老百姓之间,便能做到“心相通而后神相通,神相通而后气相通,气相通而后形相通,故我病则众病,我痛则众痛。”?彼此休戚与共,老百姓就不会有怨根,也不会起来造反,世界也就真正可以达到太平的境界了。表明道教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怀,对于理想社会的渴望,对于施展治国平天下抱负的期待,和儒家相比,丝毫也不逊色,绝不是人们通常所误解的那种“遁世主义”。而所有这些,都和西方文化的殖民主义思想是相反的。在西方殖民主义者看来,似乎世界上的一切,包括别人的生命财产,都应当是从属于他们的,都应当归他们所占有,他们认为只要凭借自己军事技术上的优势,就可以任意地奴役别人,侵犯别人的权益,包括别国的领土主权,夺取别人的生命财产。按照这种强盗逻辑办事,就必然会造成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以富欺贫,招致天下大乱。反过来,如果每个人都按照道教文化的上述思想办事,就可以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使整个社会和谐有序;也可以处理好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大国和小国、强国和弱国、富国和穷国都能和平共处,整个世界自然也就会得到安宁。 四、道教文化论个人生活准则 道教文化认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就是得道成真。所以,在个人的生活准则上,它强调要尊道贵德,惟道是求。为了求道,必须保持恬淡无欲、清静素朴的思想,教人“抑情养性”,“贵生养生”,不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不为个人的私欲而心神不安,始终保持一种“安时而处顺”、“知足常乐”的高尚情操,养成一种开朗旷达的胸怀, “遇人无忤,与物无争”,以崇尚节俭为荣,以攀比奢侈豪华为耻,明确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和“去甚、去.奢、去泰”?。此与西方文化影响下的那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普通泛滥的社会风气是极不兼容的。在个人生活在准则上,西方文化所倡导的是追求个人物质利益,鼓励人们为了满足个人物质利益而拼命竞争,相互之间比奢侈、比豪华,尔虞我诈,金钱第一。为了金钱和享受,可以不顾一切,包括出卖自己的良心和人格,终于导至整个社会的道德沦丧,歪风邪气蔓延滋长。相反,如果人人都能信守道教文化所倡导的个人生活准则,做到“是道则进,非道则退”?,整个社会风气就可以大大好转,人们的思想素质也会大大提高,并把人们从金钱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个人名利的精神枷锁,更好地发展个人的聪明才智,体现人的真正价值,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五、道教文化的宽广能容思想 道教奉行《道德经》里“知常容,容乃公”?的准则,这集中体现在文化方面的兼收并蓄态度,主张宽广能容,善于向不同的文化学习,认为应像海纳百川一样地融摄百家之长以不断地丰富自己, 既没有西方文化那种自以为是的“精神优越感”,也没有儒家那种视自己为正统别人为异端邪说的排他性。西方文化总认为“只有他们自己的文明才是唯一具有世界性的文明”, “所以觉得理所当然地应该把他们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传统习惯都强加于人”, 而“对于其它人民的社会文化思想和传统却一无所知”?。儒家孔子显然视“宽”为五德之一?,其弟子子张讲过“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中庸》也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但孔子同时又提出“攻乎异端,斯害也己。”?孟子更是认为“圣人之徒”,应以“辟杨墨”为己任,视杨墨为无父无君的禽兽;董仲舒则鼓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走向了宽容的反面。所以。宽容意识始终未能构成儒家的根本特色。而道家道教则不然,它一贯主张兼容并包,正如司马谈所说: “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故能“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这种文化心理的发扬,形成了中华民族开阔的文化胸怀,容易吸收各种先进文化以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能够经常自我更新,充满勃勃生机,不但可以经久不衰,而且愈来愈繁荣昌盛。在新世纪里,一定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融摄西方文化的精华,演变为具有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综上可知,道教文化并不是一种远离尘世、与世照绝、和现代生活没有关系的文化,恰恰相反,它的许多思想对当前的现实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的甚至还可以说是一种匡救时弊的救世良方,对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也很有参考价值。所以加强对道教文化的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 附录: 1.“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道教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一极互存互荣的共生关系,因而十分重视对社会应尽的责任,要求不仅要“度己”,重视个人的生存,而且还要”度人”,重视他人的生存,任何个人绝不能从一己的私利出发而损害他人的利益,而应该以各种适宜的方式去创造天下人共同的利益。一个人只有很好地履行了作为社会一分子的社会职责,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才能谈得上修道成仙,名登仙籍。 2.“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教推崇俭朴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要求人们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去甚、去奢、去泰”,“知止”、“知足”。道教认为,有了崇俭抑奢的精神和作风,才能够在物质匮乏、环境艰苦的条件下,仍然保持不怕艰苦、锐意进取的意志,去战胜一切困难,实现理想的目标;也才能够在物质丰富、条件优越的情况下,仍然不沉醉于物质享受、不奢侈腐化,而保持勤劳节俭、继续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只有这样,一个修道者才能做到“安贫乐道”,修仙得道。也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持盈保泰,否则,器满则倾,人生必将招致失败。社会也将陷入浮华而动荡不安。所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尽苦难而生生不息,备遭浩劫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一定意义上说,正是我们的民族具有这样崇俭抑奢的精神。在今天的商品大潮的冲击下,道教文化这种崇俭抑奢的精神,更加凸显出鲜明的时代价值。 3.“道法自然”与“自然之道不可违”:道教一方面主张人与万物都同是由道所产生的,另一方面也主张万物皆生而有道。基于这种思想,因此,便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生灵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和合理的存在地位。应该让宇宙万物都能在大自然的慈光普照之下自由生长,任性自在,自足其性,得其自然之存在与发展,人当无为,勿加干预。《庄子》说:“无以人灭天”,《太平经》说:“凡物自有精神,亦好人爱之,人爱之便来归人。”《抱朴子内篇》说:“天道无为,任物自然,无亲无疏,无彼无此也。”《阴符经》有“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的思想。这种“道法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蕴含着一种重要的生态伦理观念,就是认为人类不应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只有人类才有资格获得伦理的关坏,其道德地位优越于其它物种,从而把人类驾凌于万物之上,以致错误地认为人类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人对天地万物的所有改造那是必要的,以为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役使万物;恰恰相反,根据“道法自然”与“自然之道不可违”的思想,则是认为人类应该合平自然地把自己放在天地间的一个较为合理的地位,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念和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去很好地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管理好人与自然共同生息的“地球村”,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才有利于人类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否则,人类将面临作茧白缚、自绝于天地的严重后果。 4.“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其主要内容包含有三个方面,即一、贵生重生、“生为第一”的乐观主义人生态度;二、“性命由己,操之在我”的命运自主思想;三、延生有术的生命实践操作思想。是道教对死亡的宣战。与儒家“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的生命观迥然不同,道教对战胜死亡、延长生命充满了信心。它认为个人的生命同天地一样,都是由自然之气所化生,若能修道守气,返本归根,便能寿比天长。强调天人一体,天人同构,“宇宙在乎手,万化生平身”(《阴符经》,《道藏》第一册,第 821页)“天法象我,我法象天”(《真气还元铭》,《道藏》第 4册第 88O页),故一方面主张从修身治国到修炼成仙,都必须顺应自然,法效天地;但另一方面,它在强调顺应自然的同时,并不只是一味消极地顺应和服从自然,《阴符经》主张“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即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探寻自然天地之玄机,为我所用。《阴符经》说:“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这与荀卿“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抱朴子内篇》引《龟甲文》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入口亿万年。”《西升经》说:“我命在我,不属天地。”张伯端《悟真篇》亦称:“一粒金丹吞入口,始知我命不由天。”道书《真气还元铭》曾对“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一思想作了如下的阐释:“言人性命生死,由人自己。人若能知自然之道,运动元和之气,外吞二景,内服五芽,动制百灵,静安五藏,则寒温饥渴不能侵,五兵百刃不能近。死生在手,变化由心,地不能埋,天不能煞,此之为‘我命在我’也。”(《道藏》第 4册,第 880页).这就是说,人之性命,寿夭长短,操之在我,人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探求自然之道,通达天地造化之理,盗取天地之机,采取炼养元气等手段,不仅能防止自身机体衰老,竟其天年,甚至可以扭转生命的流程,“重铸阴阳,再造乾坤”,“逆则成仙”,达到“深根固抵,长生久视”。 道教这种“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在人生观和实践方面,都有其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首先,它蕴含着对人自身潜在价值的充分肯定,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激励人们不断进取的积极的人生观。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对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其次,它在实践上鼓励道门中人开发人体潜能,将古代先民各种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术都一一吸收进来、并根据道教的宗教修持需要而加以改造和发挥,从而客观上推动我国古代医学、药物学、养生学、矿物学、人体科学、化学、体育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等学科的发展。 5.“反者道之动”:语出《道德经》第 40章。认为事物由于道的作用,都可能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并把这种转化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原则,安身立命的指导方法。其方法论的意义,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作为制敌之术,因“兵强则灭,木强则折”,(76章)所以.可制造一些促使对方走向极端的条件,使其转而失败,所谓“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36章)二、作为处世之道,因为“物壮则老 ”(30章),人一旦不甘以柔弱自守,转而称强好胜,违背道之无为的准则,必然要过早地走向消亡,”强梁者不得其死”。(42章)相反,”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22章)所以,就应防止极端,自觉地与道同体,保持虚而不盈的状态,就可以完全避害。”以柔胜刚,以弱胜强”的思想,对鼓舞弱小民族为维护领土完整与主权独立的斗争信心有重要的意义。 5.”周穷救急”:道教的基本教义之一,道教的早期经典《太平经》对此即有详细的阐述。它认为,天地间的一切财物,都是”天地和气”所产生,是属于公共的东西,应该属于社会公有,大家共同享受,不应该为少数人所独占,为少数人据为私有。它反复强调:“物者,中和之有”。(王明《太平经合校》第246页),“此乃中和之财物也”。(第 242页)“中和有财,乐以养人”。(第 248页)“天地乃生凡财物可以养人者。”(第 343页)它指出那些独占财物人乃是一些无知的“愚人”:并和《诗经》把剥削者比作“硕鼠”一样,它也把他们比作仓中的“老鼠”:它指出,天地就好像一个大仓库,凡是这个仓库中的一切财物,都归大家所共有,是用以养活众人的,凡是缺少某种财物的人,都可以到这个公共的大仓库中去取用。但有的人就像仓库中的老鼠一样,因为地位的关系,不但能够经常吃饱,还要以为整个仓库永远都是属于他自己的,把它独占为已有,这简直是愚昧无知,太没有道理了。它认为,凡是把天地间的财物据为已有的人,就是“天地之间大不仁人”,就是“与天地和气为仇”,犯了“不可除(赦免)”的弥天大罪,应该受到天地的惩罚。它说:“或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罪不除也。或身即坐.或流后生。所以然者,此乃中和之财物也,天地所以行仁也,以相推通周足,令人不穷。今反聚而断绝之,使不得遍也,与天地和气为仇。”(第242页)它认为 凡是聚积大量财物,“不肯以周穷救急,令使万家之(乏)绝,春无以种,秋无以收。”(第 247页)而他反利用这大量财物来对穷苦人民进行高利贸剥削,敲诈勒索,今其饥寒而死的人,那更是天地不容,人神共怒,“死尚有余辜,当流后生。”(第246-248页)这些思想,对当今的现实社会来说,仍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注释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236页,北京,小华书局1960年版。 ?同上第19页。 ?同上第148页。 ?同上第148页。 ?同上第18页。 ?《庄子·秋水篇》 ?同上第25l页。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2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藏外道书》第10册第300页。 ?《道德经》第25章。 ?《阴符经》。 ?《论语·微子》。 ?《道德经》第5l章。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218页。 ?同上第21页。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246页。 ?同上第246页。 ?同上第248页。 ?同上第243页。 ?《太上感应篇》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703页。 ?《道德经》第77章。 ?王明《太平经合校》第691页。 ?同上第683页。 ?《道德经》第75章。 ?《道藏》第23册第599页。 ?《道藏》第23册第599页 ?《道德经》第19章。 ?《道德经》第29章。 ?《太上感应篇》。 ?《道德经》第16章。 ?《道德经》第16章。 ?李约瑟《东方和西方的对话》,载《四海之内》第1页,北京三联—1992年版。 ?《论语·阳货》。 ?《论语·子张》。 ?《中庸》第30章。 ?《论语·为政》。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诠释的可能空间—以“道可道非常道”的释义为例
- 下一篇:神仙者,大乱道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