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下》篇为《庄子》各派理论之总结
http://www.newdu.com 2024/11/26 04:11:51 未知 王青 参加讨论
本文认为:天下篇中论及的五派十子的思想在《庄子》中均有反映,它是《庄子》各派理论的一个总结。《庄子》一书乃是庄子、老子、宋鈃、彭蒙、墨子五家作品的汇集,所以全书表现出的思想十分复杂又时有矛盾。 一 《庄子·天下》篇以文笔类同的程式论述了墨子、禽滑厘、宋鈃、尹文、彭蒙、田骈、慎到、关尹、老聃、庄子共五派十子,附带叙及名家的惠施和公孙龙等。如果我们把它看作是对战国年间学术派别的综述的话,此篇的取舍不能不说是有些奇怪的。第一,它没有重点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学术派别——儒家。第二,它对杨朱、阴阳家、法家等派别无一字道及。此点前人早有疑问,罗根泽先生说:“我以为孟荀两大师,似乎应当特别论述,不应当泯没在死读‘死书六艺’的缙绅先生之内。我们退一步言,孟荀的可以附在这里,而阴阳家的邹衍之属、法家的商韩之属,也不应当一字不提。”[1]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天下》篇为庄子自作。罗根泽先生的疑问是有道理的,但他的解答却是错误的。《天下》篇论及公孙龙,显见是作于公孙龙成名之后。公孙龙事迹可考者最早见于公元前283年,公孙龙说燕昭王偃兵(见《吕氏春秋·去尤》篇)。公元前257年,邯郸围解,公孙龙曾劝平原君不受封(见《史记·平原君列传》)。过后几年,邹衍过赵,说平原君以至道,导致公孙龙失宠,随即平原君就谢世了。所以,公孙龙之死最早也应在平原君死之后,即公元前250年左右。如定公孙龙年七十而死、三十成名,那么成名之时当在公元前290年前后,而庄子之死至迟也当在公元前290年前后。这样看来,庄子自作《天下》篇的可能性可谓微乎其微。 《天下》篇的创作年代学术界一般认为最早也应在战国末年,如此,它不论及当时影响甚大的孟、荀、邹、韩之属就不易解释。我以为,《天下》篇实际上并不是泛泛而论先秦学术派别,它既然处于《庄子》一书之末,则似乎应该有后记一类的性质。它是对《庄子》一书中涉及到的各派学说作一个总结,在《天下》篇中提到的各家理论都能在《庄子》本书中找到。下面我们分别论述。 二 《庄子》一书中含有老子一派的作品,罗根泽先生对此曾有详细的考证。他认为《庚桑楚》、《知北游》、《至乐》就为老子一派所作[2]。这虽非定论,但它们与《老子》一书的关系密切却是不难看出的。所以,本文着重考察《天下》篇中关于宋鈃、彭蒙、墨子三派的论述。 《天下》篇在谈到宋鈃、尹文时说: 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苛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鈃、尹文闻其风而悦之。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接万物以别宥为始;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以聏合欢。以调海内,请欲置之以为主。 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3]。 比较起来,《人间世》的前三章与宋尹学说内容相通,如出一辙。从叶国庆开始即怀疑此三章与庄子思想不合,张恒寿先生则认为它是宋尹学派所作,此说甚是。宋尹学派的特点之一是“愿天下安宁以活命”“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并“以此周行海内,上说下教”。《人间世》起首颜回请行,说是:“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这种行为正符合宋尹学派的的作风。其二,宋尹学派是强调“不苛于人,不忮于众”的,孔子在回答颜回时,认为他“殆往而谏”,是强以仁义绳墨之言衒暴人之前者,然而,“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这对于卫君来说是“苛于人”,对于卫国大臣来说,则是“忮于众”,所以,“必死于暴人之前”。孔子提出的避免受害之道是“心斋”。“心斋”的精义是“虚而待物”“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而宋尹学派的第三个特点正是“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成玄英疏曰:“发语吐辞,每令心容万物,即名此容受而为心行。”),而且“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可见,《人间世》前三章实为宋尹学派理论的发挥;也就是说,《天下》篇所论,在《庄子》内确有所本。 《天下》篇论述彭蒙、田骈、慎到的学说时说: 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往。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悦之。齐万物以为首,曰:“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 傅斯年先生认为《齐物论》为慎到所作,因为一、《齐物论》在《庄子》中独成一格,其文词风格与他篇不同。二、思想决然无主,不似他篇睥睨众家。三、《天下》篇中“弃知去己”“舍是与非”“块不失道”等义,与《齐物论》思想吻合,“齐万物以为首”,正是篇名所自出。四、《庄子》各篇只有此篇名“论”,在此之前的著作,亦未有以“论”名篇。《史记·孟荀列传》曰:“慎到著《十二论》。”《齐物论》可能乃慎到十二论之首[4]。傅斯年的观点没有被多数学者所接受。张恒寿先生认为庄子同样有“不谴是非”“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的思想,《齐物论》更符合庄子思想,仍应归于庄子所作[5]。尽管如此,傅斯年的意见依然不容忽视,因为《齐物论》与彭、田、慎理论相合不止“齐万物”“一死生”这一点,《天下》篇介绍此派时所说的每一句话几乎都能在《齐物论》中找到注解,下面分别论之。 《天下》篇说,彭蒙、田骈、慎到的理论是“齐万物以为首”,《齐物论》反复申论:“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很显然,这是对人我万物平等观的具体阐述。《天下》篇正是据此概括出彭蒙等的理论。 《齐物论》有云:“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酝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6]而《天下》篇正曰彭蒙、田骈、慎到的理论是“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二者如出一辙。 《齐物论》有云:“道恶乎而不存?”“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道未始有封”等,强调“道”是无始无终,存在于一切事物,但又超于一切物之外的实体,因此,它不能分辨,一有分辨、是非,道就出现亏损:“是非之彰,道之所以亏者”;“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夫大道不称 ,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 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而《天下》篇说彭蒙等的理论是:“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辨之。”正是对以上观点的概括。 《天下》篇曰:“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往。”即不起思虑,不求智谋,对于事物没有(主观好恶)的选择,参与事物的变化活动。而《齐物论》中同样充满了对智谋思虑的否定。它说:“故止其所不知,止矣。”还说:“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 。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按陈鼓应的翻译,它的意思是:迷乱世人的眩耀,乃是圣人所要摒弃的。所以圣人不用知见辩说夸示于人,而寄寓在各物自身的功分上,这就叫“以明”。“不用而寓诸庸”正是“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与物俱往”之意。 《天下》篇云:“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齐物论》中王倪对啮缺说:“且吾尝试问乎女……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此正是“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的发挥。彭、田、慎的理论与《齐物论》如此契合,绝非偶然。《天下》篇所论的庄子学说与《齐物论》就显然不像上两者那么如出一辙。只是傅斯年断定《齐物论》为慎到所作则稍论据不足。我觉得,根据《天下》篇说慎到是“謑髁无任,而笑天下之尚贤也;纵脱无行,而非天下之大圣;椎拍輐断,与物宛转;舍是与非,苟可以免。不师知虑,不知前后,魏然而已矣”这一点,《骈拇》、《胠箧》、《盗跖》、《马蹄》诸篇颇像是慎到后学所作。深受慎到影响的韩非会有《五蠹》这样峻刻峭厉的文章,慎到有些激进的后学并不奇怪。总之,《天下》篇论彭蒙、田骈、慎到的理论在《庄子》内也有所本。 三 《庄子》一书中有庄、老学派的作品,不会有很大的疑问;上面我们又论证了《庄子》此书同样有宋、彭派的作品,但如果《庄子》仅有此四派作品,而《天下》篇又单挑与《庄子》毫无关系的墨子来论述,就显然得有些不可思议了。这一种可能是《天下》篇作者信手拈来,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另一种解释就是《庄子》中同样有墨家后学的作品。这得作些较为详细的考证。 首先,我们应了解今天所能见到的《庄子》一书已非全本,它已经过了后人有意识的删削与整理。《汉书·艺文志·道家》载“《庄子》五十二篇”。《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言:“庄子……著书十余万言。”直到魏晋年间,司马彪、孟氏注本依然是五十二篇。然今本《庄子》仅三十三篇,字数仅六万余,这是经过向秀、郭象有意识删削而成的。日本高山寺本《庄子》残卷里有郭象的一段话,论及他删削《庄子》的用意: 夫学者,尚以成性易知为德,不以能政异端为贵也。然《庄子》宏才命世,诚多英才伟词,正言若反。故一曲之士,不能畅其宏旨,而妄窜异说,若《阏奕》、《意循》之首,《尾言》、《游易》、《子胥》之篇,凡诸巧离,若此之类,十分有三。或牵之令近,或迂之令诞,或以《山海经》,或似梦书,或出《淮南》,或辨刑名,凡诸巧杂。而参之商韵,龙蛇并御,肯辞气鄙背,竟无深奥,而徒难知以因蒙,令诚滞乎失流。岂所以求《庄子》之意哉?故略而不存,今唯哉取长达,致存乎大体者,为三十三篇者。 这其中有不少脱字误字,但大意是清楚的。有了这个残卷,我们知道陆德明《释文叙录》中的那段话是郭象的夫子自道,也就更有说服力。可见,《庄子》一书曾经过郭象的大规模删削。在他所删去的文字中,固然有窜入《庄子》的他人文字,但也有一部分是郭象凭个人好恶私意去取,这就把《庄子》原有的文字删掉了。更为关键的是,《天下》篇原本是为五十二篇写的总结,现在只有三十三篇,所以有的地方变得漫无所指。 第二,墨子后学至战国中期已渐有宗教化的趋向,至汉初更与神仙家合流。章太炎先生早就指出,神仙道教是“本诸墨氏,源远流长。”[7]葛洪《神仙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墨子年八十有二,乃叹曰:“世事已可知,荣位非常保,将委流俗以从赤松子游耳。”乃入周狄山,精思道法,想象神仙。……乃撰集其要,以为《五行记》,乃得地仙,隐居以避战国。至汉武帝时,遣使者杨违束帛加璧以聘墨子,墨子不出。 又说孙博“晚乃好道,治墨子之术。”这些记载荒诞不稽,常被人们所忽略,但方士们不会无缘无故去依托墨子。在荒诞传说的背后,我们可以窥见墨子后学发展的线索:墨子后学中的一派至战国中晚期已开始贵生养神,渐与黄老道家合流;墨子成为地仙,说明墨子后学在神仙家中已占一重要地位。早期墨家已消失于汉初,承墨子余绪的大多是方士一流人物。《随巢子》、《田俅子》等在《汉书·艺文志》中归入墨家类,现尚有几条佚文存世。观其佚文,便知葛洪所说的并非全无根据。随巢子,《汉书·艺文志》云是墨家弟子,《史记·自序》正义引韦昭曰:“墨子之术尚俭,随巢子传其术”,看来是墨子早期弟子。田俅子,据《吕氏春秋·首时》篇、《淮南子·道应》篇高注,说是齐人,学墨子之术,《汉书·艺文志》注说他“先韩子”,《吕氏春秋》、《淮南子》都记载了他与秦惠王之间的对话,其活动年代约略与庄子同时。然他们的著作根本不像《墨子》的风格。《随巢子》有文云: 禹产于昆石,启生于石。(《艺文类聚》卷六、《太平御览》卷五十一引) 昔三苗大战,龙生于庙,犬哭于市。(《太平御览》卷九百五引) 昔三苗大战,天命殛之。夏后受于玄宫。有大神,人面鸟身,降而福之。司禄益食而民不饥,司金益富而国家实,司命益年而民不夭,四方归之。(《太平御览》卷八百八十二引) 《田俅子》有文云: 黄帝时,有草生于帝庭阶。若臣入朝,则草指,名曰:“屈轶”,是以佞人不敢进也。(《文选·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李善注引) 少皞生于稚华之渚,渚一旦化为山泽,郁郁葱葱焉。(《太平御览》卷八百七十二引) 少昊之时,赤燕一只,而飞集少昊氏之户,遗其丹书。(《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 商汤为天子,都于亳,有神手牵白狼,口衔金钩,而入汤庭。(《艺文类聚》卷九十九引) 可见,墨子后学的作品已与《墨子》那种严谨朴实的作风不同,内多诡谲怪诞之谈,恰如郭象所说的“迂之令诞”“似《山海经》者”,《庄子》中如果真有些类似作品,正在郭象删去之列。 《太平御览》中有几条文字说是引自《墨子》而不见于今本《墨子》,如: 神机阴开,剞瀱无迹,人巧之妙也。而治世不以为民业。工人下漆而上丹则可,下丹而上漆则不可。万事由此也。(《太平御览》卷七五二引) 神明钩绳者,乃巧之具也,而非所以为巧。神明之事不可智巧为也,不可以功力致也。天地所包,阴阳所驱,雨露所濡,以生万珠。翡翠玳瑁碧玉珠,文采明良,泽若濡,摩而不玩,久而不渝,奚仲不能放,鲁般不能造,此之大巧。(《太平御览》卷七五二引) 这些文句殊不类《墨子》,但也不是一句“误引他书”所能解释的。这很可能是道家化了的墨子后学称引的墨子之言,因而才有《太平御览》的误引,而其真正的出处最大的可能就是《庄子》。因为这些文句又分别见于《淮南子》的《齐俗》、《说山》、《泰族》等篇,而《淮南子》与《庄子》关系之密切自不待言。据清人俞正燮、日人武内义雄考证,编定《庄子》的就是淮南王刘安的门人,所以《淮南子》中暗引《庄子》的文句比比皆是,而《庄子》中的这些章节又恰恰是郭象删却的对象。他自称删去的一部分是“或出《淮南》”。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怀疑《庄子》书中原有墨家后学作品,只是被郭象删掉了。 尽管郭象作了大量的删削,但今本《庄子》仍可看得出墨子后学作品的的蛛丝马迹,特别是在一些杂凑在一起的寓言故事里,有的较明显是出于墨家之手。 我们知道,庄老派作品对儒家的态度是不允温和的,并不肆意诋毁;慎到一派如《骈拇》、《胠箧》、《马蹄》之属虽猛烈攻讦儒家,然其主旨是非毁儒墨杨朱一切派别;只有墨家是专攻儒家而不及其余诸子的,所以,一些专门攻儒的寓言很可能是出自于墨派之手。《列御寇》中有鲁哀公问颜阖一节: 鲁哀公问乎颜阖曰:“吾以仲尼为贞干,国其有瘳乎?”曰:“殆哉圾乎!仲尼方且饰羽而画,从事华 辞。以支为旨,忍性以视民,而不知不信。受乎心,宰乎神,夫何足 以上民!彼宜女与予颐与,误而可矣!今使民离实学伪,非所以视民也。为后世虑,不若休之。难治也!” 《墨子·非儒》中有齐景公欲封孔子而问晏子一节,晏子的回答是:“孔某盛饰容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饰以观众……非所以导国先众。”[8]两相比较,大意一致,墨家色彩之浓重显而易见。 《田子方》篇有“庄子见鲁哀公”一段: 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庄子曰: “鲁少儒。”哀公曰:“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履者知地形,缓佩玦者事至而断。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曰:‘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于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 《庄子》一书,虽说“寓言十九”,但对话人物基本上是同时代人,极少有年代上的差错,而此段言“庄子见鲁哀公”,两者不但不同时,且庄子从未涉足过鲁国,错得明显而且幼稚。我怀疑原文当为墨子见鲁哀公。墨子为鲁人,且稍后于孔子,完全有可能见到鲁哀公。《墨子·公孟》有云:“公孟子载章甫、搢忽,儒服而见墨子曰:‘君子服然后行乎?’子墨子曰:‘行不在服。’”《田子方》中的寓言显然为“行不在服”之意。后人为了删去墨家作品的痕迹而妄改,才有如此明显的年代错误。《外物》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 ”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接其鬓,压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 此段一是非毁儒生无行,二是讽刺当时社会上的厚葬习俗。与其他诸派不同,墨家喜欢从个人的道德品行上攻击儒家,他们甚至不惜为此而编造历史,如“孔丘之荆,知白公之谋而奉之以石乞,君身几灭而白公僇。”[9]之类;而厚葬习俗也正是墨子所反对的,他曾在《节葬》篇中对“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金玉珠玑比乎身”的厚葬风俗进行过有力抨击。所以,此段除墨家一派外,很难想象有更合适的作者。 在《庄子》一书中,一些看来出于道家无疑的寓言。追根溯源,也当于出于墨家。《让王》中有“子华子见昭僖侯”一节: 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僖侯,昭僖侯有忧色。子华子曰:“ 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言曰:‘左手攫之则右手废,右手攫之 则左手废。然而攫之者必有天下。’君能攫之乎?”昭僖侯曰:“寡 人不攫也。”子华子曰:“甚善!自是观之,两臂重于天下也。身亦重于两臂。 这一故事源出于《墨子》,《墨子·贵义》篇起首便是: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只不过墨子用此喻说明“万物莫贵于义”,而《庄子》则用以说明“贵生为上”的思想而已。但墨子所用寓言原本包含了贵生为上的因素,他的后学如此发挥也是可以理解的。其他如《田子方》中有“齐桓公见鬼”一事,也是墨家“明鬼”思想背景下的产物。 除了这些寓言故事外,《庄子》中的一些片断也能使我们窥见一二《庄子》全本的原貌。今本《缮性》中有一段文字如下: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己德,德则不冒。冒则物必失其性也。 “夫德,和也……则天下大乱”这十二句,关锋认为和庄子哲学大相背谬,而与宋尹学派一致[10];钱穆认为此非庄子语,亦非老子语,盖晚世儒家学老庄者为之[11];陈鼓应认为这显非庄子语,当删[12]。这段文句非庄非老当无问题,然前人都读“徧”为“偏”,因而有宋尹学派、学庄儒生所作之说。但我们用其本义即“普遍、周遍”之义,就可发现,此段文字的作者很有可能是墨家后学。道、德、仁、义、忠同样是墨家重要思想。《墨子》全书提到“道”、“德”的地方共有一百多处,同样也提及“仁”、“义”这些道德规范。但对“礼乐”则持否定态度。《天下》篇说墨子“毁古之礼乐”,似乎正是这段话的写照。但是由于被郭象删节,所以现在全文变得语气不相连贯,意思互相矛盾。 四 综上所述,《庄子》五十二篇的原本中应该包含着部分墨家后学的作品,后因郭象以为与庄子的思想有所出入,因而或删除、或篡改,使得《天下》篇所论的墨家之学变得漫无所指,《天下》篇本身的真正用意也长时间地湮没了。弄清楚这一事实,《天下》篇对于诸子百家的取舍也就不再是一个难以理解的疑问了。 《庄子》全书应该包括庄、老、宋、彭、墨五派的作品,循着这条线索去考察全书,对《庄子》一书复杂矛盾的思想会有一个更清楚、更正确的理解。 注释: [1] 见《诸子考索》,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311页。 [2] 《诸子考索》,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99-304页。 [3] 郭庆藩辑,《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以下引《庄子》全同此本。 [4] 见傅斯年《谁是〈齐物论〉的作者》,《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卷4号。 [5] 见张恒寿《庄子新探·驳〈齐物论〉为慎到作品说》,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6]此段原文作“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 。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文字有脱误,依严灵峰校订改正。 [7] 《章氏丛书·检论》卷三,浙江图书馆1919年铅印本。 [8] 《墨子闲诂》,孙诒让著,中华书局1986年,下引《墨子》全同此本。 [9] 《墨子·非儒下》,第270页。 [10] 见《庄子哲学讨论集·〈庄子〉外杂篇初探》,中华书局1962年,第79页。 [11] 见钱穆《庄子篡笺》,东大图书公司1985年,第125页。 [12]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第403页。 此文原刊于《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有改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