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论《庄子》天人观中的生态理念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最为杰出的道家思想家。在继承《老子》道论的基础上,庄子进一步丰富了道的内涵,并将道家天人合一、万物共和的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饱含着相当丰富的生态与环保理念。这里,通过对庄子天人观的探讨,去寻觅庄子极富人性的真挚的关爱万物生命的情怀。  
    首先,庄子指出了人类性命的本质,并将性命的修持与道德紧密相联,认为道德的最高境界——玄德,这是与天地万物的齐同。他说:太古的时候,只有无,没有有,没有名称。由无而有,出现了最初的一。虽然有了一,却没有形态。万物由无形的一而生,这便是德。万物在无形时候,都具备应有的理,但是浑然一体,这便是命。天命的流行而产生了物,物各有了生理,这便是形。形体保守着精神,各有自己的法度准则,这就叫做性。人们加强性的修养,可回复到德的境界。德的修养达到极致完美,可与太古之境和同。这种和同便虚寂,虚寂便广大,混合一切鸣叫和言语,一切呜叫和言语混合,也便与天地相混合了。这种混合浑然无间,似乎愚味,好象昏聩,无智无心,这便是玄德,是与自然最通顺的合一。(据《庄子·天地》文意译)  
    在《庄子·知北游》中记载着孔子向老子问道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道的渊博无穷和生长万物的伟业。孔子说:今天安闲,特来请问什么是最真的道。老子回答:你应当斋戒,疏理你的内心,洗涤你的精神,放弃你的成见。道,深奥而难以言述啊!只能给你说个大概。光明生于幽暗,品类从无形中产生,精神从道产生,形体从精气产生,万物以不同的形体出现。所以,凡是具备九窍的都是胎生,凡是具备八窍的都是卵生。而道的到来,没有踪迹;它的离去,也没有边际。没有门户房室的拘限,能畅达四方,通于万物。如顺应此道,便四肢强壮,思虑通达,耳目聪明,心地虚静,用而不劳,因应事物,可圆可方。天没有它便不会高,地没有它便不会广,日月没有它便不能运行,万物没有它便不能昌盛,这不就是道么!况且,博通经典的人,不一定了解真理;能言善辩的人,不一定有智能,故圣人并不追求博辩。象这种增添了也看不出增添,减少了也看不出减少的东西,是圣人所宝贵的。它的广博象大海那样,它的高大无终无始,能使万物各自运动,自取其需,这是君子之道,是道在外的表现啊!万物都对它有资取,它却永不匮乏,这便是道吧!  
    同在《知北游》中,还有另一则故事。当东郭子问:所谓道,究竟在那里?庄子说:无处不存在。东郭子说:请指出具体的地方,庄子说:在蝼蛄和蚂蚁之中。东郭子说:为什么处在这么低下的地方?庄子说:在禾弟和稗等杂草丛生的地方。东郭子说,怎么更加低下了?庄子说:在瓦和砖里面。东郭子说:为什么越来越低下了?庄子接着回答说:在屎尿之中。至此,东郭子再也无话可问了。庄子进而开导东郭子说:先生提出的问题,本来就没有接触实质。希望你不要着眼于某一事物,其实万物皆不能离开道。我们何不一起游处在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地方,持同合万物的理念,把宇宙当成一个整体来谈论,这样就不会有所穷尽了。明白万物并无主宰,都是自己创造自己,就能和万物冥合为一而没有分别。多么淡泊而宁静,寂寞而清虚,调和而安闲,翱翔在虚无廖廓的境地,这就是大智能的境界,故可以放任无穷,逍遥天地之间。  
    类似的故事在《庄子》一书中还有许多,正是通过这些恢诡谲奇、汪洋恣肆的文笔,庄子站在宇宙观的高度,从总体上揭示了天、地、万物与人类的统一性、相互依存性 。但他并不否认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具体关系中存在着矛盾与对立。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的一方,相因而成,相并而生,这是一切事物的本性,但应提高到“道”的总体上去把握。他说:大道正是统一是非彼此的枢纽,掌握了这一关键,便可应付无穷的变化。可见,万物彼此之间并不是一种绝对分离的关系,这是道的核心。从这个核心展开,各种事物形成了一串串联系着的链条,环环相扣,不可穷尽。正是建立在这种辩证观念之上,庄子总结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至理。这是庄子关于天人关系的要害,其它的思想多是依此点而推衍。  
    依据庄子在《齐物论》中的看法,能区别什么是天然,什么是人为,是人类知识的极限。但这种认识仍有相当的缺陷,怎么知道所谓的天不也是属于人?所谓的人不也是属于天?即无法确定人和自然的关系究竟如何。也就是说,我们认为属于天然的,也许早有人为成分的杂入;我们认为属于人为的,也许其中也有天然的因素。实际上,人与自然本来为浑然的一体,难以截然分开。因此,只有具备“真知”的“真人”,才能使自己的认识合于大道,克服一般人常有的“嗜欲深”而“天机浅”的局限,既不以自己的心智去损害大道,亦不以自己的作为去干预天然,一切都顺应自然,真正做到喜怒与四时相通,万事依万物自适,人同一切事物和谐而不追求极端。当他抱一守真时,是“与天为徒”;当他随俗而行时,是“与人为徒”。但无论是与天或是与人为徒,均未脱离大道,因为天理中自涵摄着人事,人事中自寓有天理。天与人互不相胜而相合一,这就是真人。概而言之,庄子认为,天与人的这种关系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换的,不管你是否赞成合一,人与天都是合一的。  
    这种思想贯穿在《庄子》各篇之中,例如《秋水》载河伯问曰:什么叫做天?什么叫做人?北海若回答说:牛马生来四只脚,就叫做天然。络马首,穿牛鼻,就叫做人为。所以说,不要用人事去毁坏天然,不要有心造作去损害性命,不要因追求利益去殉世俗之名。谨守这三点而不违背,就可回复到天真的本性。显然,庄子是坚决反对因人而毁灭天然,因境遇而泯灭天性,因贪求而丧失本真,只有谨守这些纯朴的东西,才能返本归真。  
    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一书中有内容非常丰富的生态观。如《马蹄》说:在风俗质朴的年代里,百姓的行为安祥稳重,视察专注,别无外求,所以山上还没有小路,河里也没有船只和桥,万物浑茫,众生繁衍,各不相犯。人没有害禽兽的心,禽兽亦不伤人,所以禽兽可以让人牵着游玩,雀鸟的窝巢可以任人攀着观看,这就是盛德的时代。人类和禽兽同住在一起,和万物同聚在一处,哪里有什么君子和小人的分别呢?这些生动的描述、完全是一幅动物成群、植物茂密的自然图画。人类生活其间,也完全是处于逍遥自在、任意无为的状态。那时候阴阳二气调和平静,鬼神不扰乱人类,四时的运作合于节度,万物不受伤害,生物不死于非命,人虽智能,即不妄用,这就是最和谐的状态。  
    庄子的这种观念,是同他的社会理想联系着的。因此,庄子把社会的进步,看成是人类德性下衰的过程。从原始自然状态的“至一”之世,历经燧人、伏羲、神农、黄帝之世,道德已日益衰落。等到尧舜治理天下之时,因政治、教化与文明的兴起,反而造成民风惑乱,人的自然本性便丧失了。其结果必须是“世丧道矣,道丧世矣,世与道交相丧也”,自然与社会完全相互离异了。显然,庄子是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对立面,冷静地观察着人的本身,正受到自己精神和物质的创造物的强制,一步步丧失其质朴与纯真的历史事实。同时,在揭露的批判这种人性异化时,提出了克服异化和返朴归真的途径。这种回归自然的途径,总起来说,仍然是以“无为”、“功成弗居”等形式,与道沟通,以超越外物对于人本身的压抑和统治,从而达到克服人性的异化,使纯真的人性得以复归,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恢复和谐。  
    此外,庄子还提出了“万物皆种”的重要思想,认为“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这里的“然”与“可”在于说明任何事物都有特定的自我规定性,或称物自性,它之所以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便是由这种规定性所使然,这种自然的类别性,可以称之为“天倪”。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见《庄子·寓言》)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林疑独注:“种者,物生之始,万形万变,其化无穷,相代始终,如环无端,莫得其伦理,是之谓天均,人力莫与焉。天均言其平,天倪言其始,皆自然之谕。”(见《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卷九一)在此,庄子将自然的类别性和联系性有机的合在一起,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在《徐无鬼》中,则从人的认识过程概括了自然生态的统一性。它说:“人之于知也少,虽少,恃其所不知,而后知天之所谓也。”由不知而达到知,由知之少而知之渐多,于是“知大一(天),知大阴(地),知大目(物种),知大均(联系与平衡),知大方(生存方式),知大信(规律性),知大定(稳定性),知至矣。”万物都承受自然,只有顺遂自然,才能体合大道。因此可以说:“天地之养也一,登高不可以为长,居下不可以为短。”大自然对万物与生态的养育是统一的,大公无私的,而不是有所偏失的。  
    将庄子学说的脉络梳理一下,大概可以这样概括: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换句话说,庄子所谓的大道,在天地万物生成之后浸透在了天地万物之中,这就是天地万物各自的自然本性。天地万物自然而然地顺着自己的自然本性运动变化,这就是遵循大道。人自然而然地顺着自己的自然性而生活,这就是遵循大道。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表述,融入大道,就是融入自然;合乎大同,就是合乎自然。物归自然,齐同万物,这是庄子整个学说的归结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