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中医 > 中医文化 > 历史典故 >

传说中的医学起源


    
    医术起源于何时? 
    按照晋时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的记载,伏羲“味百药而制九针”,认为伏羲发明了医术。 
    在很多古代典籍中,也经常提到医术起源于“上古三坟”。上古三坟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孔子在《尚书》中说过:“伏羲、神农、黄帝,谓之上古三坟,言大道也。”  而现代有学者认为,所谓“坟”就是用来刻字的泥板,  “上古三坟”,也就是记录了伏羲、神农、黄帝言行的泥板典籍。历史上有伏羲画八卦、神农遍尝百草、黄帝辩论医道的传说,与伏羲密切相关的阴阳学说是医术的理论基础,所以认为医术起源于上古的伏羲、神农、黄帝时代。传说中这些圣人具有非常高的智慧,对“道”有着深刻的领悟,所以也就把医术推向了一个至高的境界,后世只可能不断效法而不可能超越。 
    关于“九针”术的流传,按照《内经》的记述,早在黄帝以前就已经很成熟了,歧伯是黄帝的“天师”,精通九针之术,黄帝看到子民受到疾病的困扰,就向歧伯请教了医术,歧伯授予黄帝“针经”九篇,黄帝认真学习整理后,编纂成为了易于流传、便于掌握的针术体系。既然黄帝的初衷是惠及子民,那么这套技术自然在黄帝之后就广泛的流传于民间了,所以没有严格的师承体系的记载。 
    医术的另外一支“汤液”,根据晋代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的记述,在神农遍尝百草之后,商朝御厨伊尹根据《神农本草》撰写了《汤液》从而形成了汤液体系,而这一体系流传到东汉张仲景时根据《汤液》增广而成《伤寒杂病论》数十卷。在《文苑英华》一书中,则更加细致的描绘了这一流传过程:岐伯把医术传授给黄帝。黄帝之后经历了九代的传承传到了伊尹。伊尹传授给商汤。之后又经过六代的师传传授给太公。太公授予文王。文王后又经历九代承传传到了医和。医和又经六代授给扁鹊,之后又经九代传给了华佗……。 
    如果这些记载有一定的依据,那么我们可以推测,针灸、砭石、汤液的医疗技术在很遥远的上古时期,也就是说至少5000年已经产生并体系化了,针石之术因为易于掌握,便于操作,所以广泛的流传于民间。而“汤液”之术比较复杂,并且很多汤剂是对人体有害的,所以汤液之术有着比较严格的承传体系,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医术起源于何时? 按照晋时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的记载,伏羲“味百药而制九针”,认为伏羲发明了医术。 在很多古代典籍中,也经常提到医术起源于“上古三坟”。上古三坟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孔子在《尚书》中说过:“伏羲、神农、黄帝,谓之上古三坟,言大道也。”  而现代有学者认为,所谓“坟”就是用来刻字的泥板,  “上古三坟”,也就是记录了伏羲、神农、黄帝言行的泥板典籍。历史上有伏羲画八卦、神农遍尝百草、黄帝辩论医道的传说,与伏羲密切相关的阴阳学说是医术的理论基础,所以认为医术起源于上古的伏羲、神农、黄帝时代。传说中这些圣人具有非常高的智慧,对“道”有着深刻的领悟,所以也就把医术推向了一个至高的境界,后世只可能不断效法而不可能超越。 关于“九针”术的流传,按照《内经》的记述,早在黄帝以前就已经很成熟了,歧伯是黄帝的“天师”,精通九针之术,黄帝看到子民受到疾病的困扰,就向歧伯请教了医术,歧伯授予黄帝“针经”九篇,黄帝认真学习整理后,编纂成为了易于流传、便于掌握的针术体系。既然黄帝的初衷是惠及子民,那么这套技术自然在黄帝之后就广泛的流传于民间了,所以没有严格的师承体系的记载。 医术的另外一支“汤液”,根据晋代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的记述,在神农遍尝百草之后,商朝御厨伊尹根据《神农本草》撰写了《汤液》从而形成了汤液体系,而这一体系流传到东汉张仲景时根据《汤液》增广而成《伤寒杂病论》数十卷。在《文苑英华》一书中,则更加细致的描绘了这一流传过程:岐伯把医术传授给黄帝。黄帝之后经历了九代的传承传到了伊尹。伊尹传授给商汤。之后又经过六代的师传传授给太公。太公授予文王。文王后又经历九代承传传到了医和。医和又经六代授给扁鹊,之后又经九代传给了华佗……。 如果这些记载有一定的依据,那么我们可以推测,针灸、砭石、汤液的医疗技术在很遥远的上古时期,也就是说至少5000年已经产生并体系化了,针石之术因为易于掌握,便于操作,所以广泛的流传于民间。而“汤液”之术比较复杂,并且很多汤剂是对人体有害的,所以汤液之术有着比较严格的承传体系,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2、《内经》中的医学起源记述 
    《素问》开篇,就向人们介绍了在远古存在着一个发达的文明。《上古天真论》中说道: 上古了解“道”的人能够“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按照天地运作的规律起居饮食,不妄作劳,所以形体与精神都能得到保全,享受完天年,度过百岁才离开。并且还介绍了“上古”圣人曾经教导子民的养生方法,“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接下来又提到了“上古”与“中古”的概念,大意是: 
    黄帝说:我听说上古有一种“真人”,能够“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所以能够与天地同寿,没有终结的时候。 
    中古的时候,有一种“至人”,“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能够游行于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 
    从这段记载来看,上古、中古之人掌握着一种“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发达养生技术,能够让寿命延续很长时间。 
    在《移精变气论》《汤液醪醴论》两篇中介绍“汤液”的历史时,也提到了上古、中古的概念,并且还提到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大意是: 
    上古的圣人发明了汤液之术,但只是为了以防万一,却很少使用。因为那时的人与禽兽居住在一起,通过运动来避寒,通过居住在阴凉的地方来避暑,内没有什么值得恋慕的挂碍,外没有案牍公务劳神,在那样一个生活恬淡的时代,邪气不能够深入,至多用移精变气,祝由祈祷这样一些精神疗法就可以了。中古的人道德稍微衰败,不时遭到邪气的侵袭,服用了汤药,就万无一失了。 
    从这段记载看,上古的圣人就已经创立了很完备的“汤液”治疗方法了,只不过当时人们懂得很高的养生技术,所以不会生大病,只需要用一些精神疗法就可以治疗。到后来道德衰败,人们的养生技术退步了,汤液才有用武之地。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提到了上古之人“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的生活方式,这与现代对原始社会人类生活方式的理解颇为相似,看来在《内经》作者的观念里,上古时期,原始的生活方式与高度发达的哲学、医学技术、养生方法是并存的。这用现代的观念来理解似乎十分荒诞,但是站在道家哲学的立场上看,却是非常合理的,因为道家就是追求保命求真,追求对大道的体悟,同时道家又提倡一种简单、无为、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所以上古人类,一方面生活方式很原始,另一方面又拥有高度的智慧,这正是道家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内经》中还提到上古圣人对人体规律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整理。《阴阳应象大论》一篇中说: “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 
    从这段记述可以看出,上古圣人对人体器官的功能、经脉的巡行路线、穴位的位置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把这些内容与“阴阳四时”的理论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系统的医学理论体系。可见在《内经》的历史观中,上古时期已经有了发达的医学。 
    关于“九针”技术的创立,《内经》中也提到源自上古圣人,而且九针术的发明则是法天则地,是根据一套深奥的阴阳理论创立出来的,并且与天文、地理、音律等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如《九针论》中说道: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黄帝曰:以针应九之数奈何?岐伯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 
    从上面所列举的《内经》记述来看,人类历史可以划分为上古、中古等几个时代,并且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普遍存在的观念一样,认为人类的发展在不断退化,中古不如上古,而后来的人类又不如中古。在诸子百家的理论中,认为上古社会拥有完美的社会制度、对天地间的规律有深刻的洞察、有发达的哲学理论,而《内经》的记述进一步丰富了对“上古”时代的认识,那时拥有先进的医学技术,对人体有过非常深入、系统的研究,还针对各种疾病发明了很完善的“汤液”、“九针”等治疗方法体系。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也可以看到关于上古先进医学技术的描述,中庶子与扁鹊的对话中,有这样一段: 
    我听说上古的时候,有个叫俞跗的医生,治病不用汤剂、药酒,镵针、砭石、导引、按摩、药熨等办法,一解开衣服诊视就知道疾病的所在,顺着五脏的腧穴,然后割开皮肤剖开肌肉,疏通经脉,结扎筋腱,按治脑髓,触动膏肓,疏理横隔膜,清洗肠胃,洗涤五脏,修炼精气,改变神情气色。 
    这俨然是一套高明的外科技术,这说明在先秦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普遍认为在远古时期存在着非常先进的医学技术。 
    《异方法宜论》一篇中还讲述了“九针”“砭石”“毒药”“灸(火芮)”“导引(足乔)摩”五种治疗方法的起源,大意是说: 医家治疗同一种疾病,用的方法不同,都可以使病痊愈。不同的方法,是由于不同的地势造成的。东方是出产鱼与盐的地方,那里的人与海相伴,经常吃鱼和咸的东西,居处安定,饮食鲜美,鱼能够使肠胃中热气多,盐味咸能入血,使人肌肤色黑而腠理稀疏,容易被外邪侵入,这样的人容易生“痈疡”,适合用砭石来切除。所以“砭石”之法来自于东方。 
    西方是出产金与玉石的地方,到处是沙漠与戈壁,那里的人住在高山上而多风,水土刚强,那里的人不穿衣服而穿皮毛,都吃脂肪多的肉食,所以邪气不能伤害他们的形体,他们的病多是由于饮食、情志引起,而不是外界的虚邪贼风侵入,适合用“毒药”来治疗。所以“毒药”之法来自于西方。 
    北方地势高丘陵多,寒风凛冽,那里的人习惯于生活在旷野中而吃乳制品,府藏受寒就会腹部胀满,饮食不下,大小便不通,适合用灸(火芮)温热。所以“灸(火芮)”之法来自于北方。 
    南方地势低下,水土柔弱,雾露聚集水湿之气很大,那里的人喜欢吃酸的东西和腌制的肉,酸味收涩,所以那里的人腠理致密而面色发赤,经常吃酸对筋不利,所以经常发生筋挛及痹症,痹症适于用微针来治疗,所以“九针”之术来自于南方。 
    中央地平而湿气重,得到天地的长养,品物丰富,那里的人食物多而杂、不用劳动,所以经常生痿软、厥逆、寒热的病症,适宜用导引按(足乔)的方法治疗。所以“导引按(足乔)”之法来自于南方。
    3、考古中的医学起源 
    显然,上面对医学发展的记载,传说多于历史,想象多于考证,虽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很多定然出自于后人的附会与杜撰。那么远古医学,尤其是秦汉以前医学的产生、形成、流传过程是什么样的呢?如今只能根据一些有限的考古发现及各种典籍中少量的记载,形成点滴的认识。 
    约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出土文物中,就已经有了骨针、石斧等器具,其中有的器具非常类似《黄帝内经》所描述的“九针”中的三棱针与按摩用的锥形针。如果那时的人类已经发明了针刺、砭石治疗方法,那么这些器具可能曾被用于治疗疾病。 
    河北蒿城商墓中出土的石镰被确认用于疾病治疗,这是现知最早的治疗工具。这把石镰与其他的青铜器陶器同时出土,并且被装在漆盒中放在主人脚边。有学者认为这把石镰表明了在商代中期,砭石治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治疗手段。 
    出土的甲骨文中能发现二十多种疾病名称,如疾首、疾目、疾耳、疾口、疾言、病软等等,并且有关于流行病的记载,如“矢年”“雨疾”“降疾”。甲骨文中还有少量治疗疾病方法的记载,如用鲜鱼治疗腹痛、大枣治疗疟疾等等。 
    陕西清涧李家崖商晚期遗址出土的石骷髅像,较生动地勾勒出人体骨架结构的主要特征,说明那时对人体解剖结构已经有所关注。 
    从现存的文献考证,西周时周王室建立了医政制度,设立了医师、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五类。值得注意的是,从远古直到春秋战国,“医”与“巫”是没有严格区分的,“醫”字的最早写法下面不是“酉”而“巫”,从很多典籍的记载来看,给君王、诸侯治疗疾病的同时,还要祈祷、占卜。这与《内经》的记载相符,《内经》中说上古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简单,不容易生病,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以移精变气、祝由为主,还在《贼风》一篇中说:“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也就是说过去的巫师知道百病生成的原因,通过祝由就可以治疗疾病。 
    有学者根据《礼记》中“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说法,认为这一时期医官可能是世袭传承。 
    到了春秋战国之时,由于政治制度的变革,医官被迫自谋生路,各国也仿效周制设立医官,这使得医学传承的范围扩大,此时关于疾病治疗的记载也逐渐丰富起来。《左传》中就记载了“医和”对医学理论的阐述:“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有学者认为这是《内经》中五运六气学说的前身。其中对医和的记载中,还可以看到当时针、药、熨三种方法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中也有很多关于医学方面的讨论,如:“多阴则蹶,多阳则痿”,“燀热则理塞,理塞则气不达;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中大鞔而气不达”,“天全,则神和矣,目明矣,耳聪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节皆通利矣”等等。在战国时期的典籍中,还能看到很多医学谚语,例如《孟子》“药不眩冥,厥疾不疗”,《吕氏春秋》“病万变药亦万变”,并且把这些医家的道理用于比喻政治、军事的道理。 
    从这些史料分析,至少从西周开始,已经有专业的医学从业人员,那么不难推测他们很可能把自己承袭的医学方法、医学理论,结合临床的实践,不断的总结提升,结合当时盛行的各种哲学观念,形成了对疾病治疗比较系统的认识,而《左传》《吕氏春秋》等典籍中记录的医学、养生方法的论述,只是这些医学理论的冰山一角。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