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中医 > 中医文化 > 历史典故 >

古代心理疗法趣闻


    
    1.相反疗法
    明朝有一农家子弟叫李大谏,自幼刻苦,勤奋好学。长大后,第一次赴考就考上了秀才,接籽又中了举人,紧接若又进士及第。喜讯频传,把个务农的父亲高兴得手舞足蹈,嘴都合不拢。他逢人便夸,每夸必笑,每笑则大笑不止,久而久之不能自主,患了狂笑病,请了许多医生诊治均无效果。李大谏得知,便请了一位皇宫御医为其治疗,御医思考良久后说:“你父病可治,不过有失斯文处尚请原谅。”李大谏听毕即说:“谨遵医命,不敢有违。”
    于是,御医派人到李大谏的家乡报丧,对他父亲讲:“你的儿子因急病去世了……”其父闻此噩耗顿时哭得死去活来,狂笑症状就此止住。尔后,御医又派人告诉他:“你儿死后,幸遇太医妙手,经抢救又活过来了。”李父听后又止住了悲痛。就这样,历时10年之久的狂笑病竟然痊愈。从心理医学上讲,这叫“相反疗法”。
    2.羞耻疗法
    据传清代有一民间女子,因打哈欠,两手上伸后便无法再放下来,吃药治疗均无效果。后来家人清了一位名医前来诊治,在诊断中医生利用人的害羞心理,称要为这位女子作针灸治疗,于是假装伸手要去解开她的腰带,女子预时又羞又恼,禁不住急忙用双手掩护下身,两手顺势自然下垂复位,不药而愈。这是中医采用“围魏救赵”的计谋予以心理治疗,收到了立竿见影之效,故称“羞耻疗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