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节日 >

藏在花蕊里的古老节日 贵州台江苗族姐妹节


    
    台江苗族姐妹节又称"姐妹饭节",是台江县老屯、施洞一带苗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届时苗族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于榕江、杨家、偏寨,欢度这个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佳节。台江县域内各支系的苗族过姐妹节的时间不尽相同,大都在正月至五月间。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要数施洞地区的姐妹节。
    苗族姐妹节,苗语叫"浓嘎良",它以苗族青年女子为中心,以邀约情人一起游方对歌、吃姐妹饭、跳芦笙木鼓舞、互赠信物、订立婚约等为主要活动内容。它被喻为"藏在花蕊里的节日",是"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姐妹节的传说
    关于节日的来源有众多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展现了人类社会由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变迁过程中青年男女间热烈奔放的情爱生活和苗族社会在大迁徙历程中婚姻制度的演变景象,也是展示多姿多彩苗族歌舞服饰艺术和丰厚苗族文化底蕴的一个盛会。
    1.相传台江县有一个苗族大寨,寨子里的男子们每年都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打猎,很久很久都不回来。寨子里还有众多的妇女孩子和七十个如花似玉的姐妹。妇女们劳动回来就养儿育女,过着她们永远也过不完的日子。姐妹们上山摘果与下田劳作,在家姐妹们还纺纱织布织锦与挑花刺锈,可是七十姐妹们总还觉得缺少了什么,心里总是畅快不起来,因为她们已经到了豆蔻之年了。于是姐妹们又相邀去开田,她们选择了一个水源丰富的地方,把心思转移到开荒造田方面来,开啊开啊,开出了一块好大的田,从这边田胜望不到那边田胜了。于是她们在田里放养了很多很多的鱼,春天来了,他们在田里播了糯米种子,秋天到了,她们打下的糯谷装满了一仓又一仓,酿出了一缸又一缸的糯米酒。吃喝穿戴都有了,可姐妹们总还觉得缺少了什么,很少有歌声笑语。老人们看出了姐妹们的心思,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建议她们把吃不完的糯米和喝不完的糯米酒保存起来,待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用精米制成糯饭,再到田里捉来鱼虾壳螺蛳设宴,招呼远方的青年男子前来吃姐妹饭、喝酒跳舞、交谊择偶。
    到了吃姐妹饭的那天,远方的小伙子来了许多。姑娘们殷勤地招待他们,小伙子们也拿出了他们的本事,又是唱歌,又是跳舞,又是吹葫芦笙,还进行斗牛、赛马,真是热闹极了。临别时,姑娘们用自己绣的帕子包上糯米饭,送给喜爱的小伙子。高兴而归的小伙子们,过了几天又来到姑娘们的村寨,说是还帕子,实际上带了许多姑娘们喜欢的小礼物表达谢意。从那以后,他们经常来往,互相了解建立了感情,不久姑娘们都找到了自己喜爱的人……
    从此吃姐妹饭、过姐妹节的习俗,便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现在它已不仅是妇女们的节日,而且是清水江畔苗族人民,特别是青年男女的共同节日。节日的前一天,每户苗家的姑娘都要为做姐妹节吃的姐妹饭,上山去采野花和野果。远方来的小伙子陪姑娘们上山,帮助采野花野果,在活动中他们互相有了了解。
    2.相传苗族从前居住在遥远的东方。后来由于人口增多生活困难和灾荒战乱,被迫不断往西方迁徙,而每逢到一个地方居住一段时间,就有一部分姐妹要嫁出去,再次迁徙嫁出去的姐妹就回不到家了。相见时难别亦难啊,于是他们决定在春暖花开的时节里,到田里捉来鱼虾,相邀已嫁出去的妹妹们回来和未嫁姐妹们相聚一起,吃一餐姐妹饭相诉衷肠,然后依依惜别,这样相习成了一年一度的姐妹节,俗语:吃了一餐姐妹饭,了却一年相思情。
    3.姐妹节的前身是"坡会"。据《姐妹节歌》记述:阿姣和金丹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彼此爱慕,却遭到父母及族人的反对,被父母软禁,逼她嫁回舅家"还娘头"。阿姣不愿嫁去舅家,每天借口上山,用她装针线的竹篮偷偷地藏糯米饭给金丹吃,相约在野外谈情说爱。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苗族男女青年仰慕阿姣和金丹对爱情的执著,纷纷仿效他们上坡相会。姐妹节由此而来。据《苗族古歌》记述,苗族聚居的地区过去都过姐妹节,如今大部分地区已失传,唯有台江县还完整地保留着这一习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