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节日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佳节看灯会


    
    在古代北京城里,比过年更有气氛的就是正月十五上元佳节了。闹花灯、舞龙狮,真正就像李后主的词句里说的那样,“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其实在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因为地域相隔,兼之民族与文化的多样性,各地的风俗细节并不尽然相同。然而这个节日的内涵与精神却是一致的——家家户户经过春节的团圆相聚,在上元节这天都出来转转吧!不走亲戚不访友,就是单纯地大家出来热闹热闹认识新朋友,缔结新缘分。
    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清代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因在元宵节赏花灯相遇进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这很重要!记住了,中国的情人节是农历的正月十五,春节之后第一个月圆之夜,而不是七月初七,那是乞巧节!
    
    宋代大词人欧阳修曾有一阙非常优美的词《生查子·元夕》单表上元佳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虽然这词写的凄楚伤感,但至少看的出来,上元佳节自古就是中国人约会的节日啊。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春风又绿江南岸,江湖少年春衫薄,这如诗如画的境界,不正是谈情说爱的美好时节。一对对情侣,在黄昏时分,飒飒晚风中,华灯初上,情意万千,彼此间你侬我侬窃窃私语,说着贴心的话儿。古代人谈恋爱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动不动就从一而终,他们的情感生活非常真挚的同时,又不失丰富多样。你看欧阳修在词中说的“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去年的情人已经不见了,也就是说,换人儿了呗……虽然心中很伤感,“泪满春衫袖”但是上元之夜,你不还是出来逛灯会了,即使身边暂时没人陪,逛一会儿就有了,至少会发现新目标。(此情节纯属猜测请勿拍砖)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我国古人的情感世界之丰富、细腻、真挚、深刻。
    元宵节在大汉王朝首次得到官方的首肯和重视,不过那时候节期才一天,到盛唐时代,朝野同乐将元宵节期改为三天,而到了更为开明的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大年初八就开始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成为中华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到了清朝,元宵节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被压缩到四五天。
    
    元宵节最重要的还是看花灯。所谓大红灯笼高高挂,上元之夜到处都是灯。灯笼与神有关,很多时候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有一种“光明灯”,在岁末年初时,把灯笼放在寺庙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顺利。也有农家在田间立长竹竿挂上一盏灯 “照田蚕”,观察火色以预测一年的水旱情况,渴望丰收年。
    “放天灯”,来由是过去人们在躲避盗匪侵袭而四散逃逸之后,以燃放天灯为互报平安的信号。由于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这一天,人们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所以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其后逐渐演变为向上天祈福许愿的民俗活动。天灯上写满了心里的各种祈愿,希望天灯能上达天庭,带给人无限的希望和光明。
    
    元宵节花灯种类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等,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精神。各种花灯制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为五天;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为灯期不同,所以最初张灯的那天叫“试灯”,十五这天叫“正灯”,最末一天叫“残灯”、“阑灯”。也有叫“神灯”、“人灯”、“鬼灯”之说。十四日夜为“神灯”,放于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灯”,放在门窗、床笫、几案等处,用来避除蝎虫;十六日夜为“鬼灯”,放在丘墓、原野,为了使孤魂野鬼早日得度脱。上祈天意,下护苍生,神人鬼畜,无所遗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