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习俗 > 祝寿习俗 >

祝寿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直都认为,祝寿送礼物给老人和朋友生日送礼物有很大不同,送给朋友可能挑一件朋友喜欢的东西就可以了,没有多大的讲究,而祝寿则要考虑各种禁忌和老人的年纪。
    祝寿需要注意哪些? 中国人一项推崇“尊老爱幼”的礼俗。祝寿一般从六十岁或六十六岁开始,不论是六十或六十六都是按虚岁计算,即按实际年龄提前一年。祝寿,也惯称作“过生日”,老年人一开始“过生日”,以后就须年年过,不能间断。很多年轻人接受的是新知识教育,反而对传统礼仪不是很懂。例如祝寿需要注意哪些?怎么履行祝寿礼仪?怎么挑选祝寿礼物等等。
    平常为小庆,逢十如七十、八十、九十等,为大寿,要大庆,不但设宴待客,还唱大戏、放电影,或请唢呐班子演奏助兴。给老人贺寿的人有族内子侄辈和儿孙辈、女儿和女婿、侄女儿和女婿、干女儿和女婿、徒弟、学生、亲戚中的晚辈及朋友等,七十岁以上的高寿老人过生日时,街坊邻居也常备礼庆贺。
    祝寿准备
    祝寿需要注意哪些?给老人祝寿,儿子们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第一是预备招待宾朋的馒头、菜肴和酒水;第二是准备寿面、寿桃、寿糕等。寿面多为挂面,没挂面可用自擀的细面条,叫长寿面。寿桃是用白面做成桃形,蒸熟后涂上红绿食色。寿糕是用白面和红枣蒸制的多层枣馍,城镇多买生日蛋糕代替;第三要布置寿堂。寿堂一般在堂屋正厅,屋内张灯结彩,正面墙壁中间悬挂中堂图画,男寿多为南极仙翁,女寿多为瑶池王母,或八仙庆寿、或百寿图、或红纸书一大金色寿字。中堂两边为“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等祝福语句的对联。墙下放礼桌,桌上陈寿桃、寿糕、寿酒等,两边两只红蜡烛。桌前地上铺设红毡或花席,以备后辈人行礼。
    祝寿仪礼
    中国人给老人庆寿并无严格的仪式程序,仅有大致的章法。一般是,寿辰之日,先把祖宗的神主牌位请于神案之上,点燃香烛,鸣放鞭炮,寿诞老人穿戴一新,率全家拜祭。之后,老寿星端坐寿堂椅上,晚辈们衣冠整齐,恭恭敬敬依次磕头祝寿,并献上贺寿礼品。祝寿磕头为“寿头”,“寿头”是必定要磕的,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会磕头,就变为三鞠躬。
    祝寿完毕,寿宴开始,众人给寿星敬酒,寿星把寿糕、寿蛋、寿果等吃食分给众人,众人踊跃嚼食,说是替老人“嚼灾”.长寿面是寿宴上必有的食物,吃面时,儿女们要把自己碗中的面条拨向老人碗中一些,谓之给老人“添寿”.
    寿宴后稍事休息,大家陪老寿星看戏、看电影。晚上请执事人等吃酒答谢。寿礼便圆满落幕。
    祝寿礼物
    给老人祝寿的亲朋邻里都要拿祝寿礼物,祝寿礼品也多种多样,有衣服、鞋帽、手杖,有寿面、寿桃、寿糕或生日蛋糕,有肉、蛋、鱼、酒,有苹果、石榴、桃,还有写有祝寿字句的寿幛、寿联、寿屏和寿匾。也有朋友送戏、送电影庆贺的。忌讳送钟(终)。
    特殊寿礼
    老人过六十六、七十三、八十四几次生日时,祝寿礼比较特殊。
    六十六占两个六字,象征“六六大顺”,老人和子女都很看重,所以寿礼较为隆重。“六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父母六十六岁生日这天,已出嫁的女儿除一般礼品外,还须买六斤六两一块肉,蒸六十六个小馒头为父母祝寿,以报答父母生养之恩。肉与小馒头须父母两人吃,其他人不得分食,否则谓之“夺福”.
    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俗谓人的一道生死坎儿,谚云:“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到了这个年龄,老人和子女都比较紧张,平时对老人加倍呵护,生日时也有个特别的破法,即子女买活鲤鱼为寿礼让老人吃,鲤鱼擅跳跃,吃了鲤鱼,就会跃过这道坎儿,获得平安健康。
    通过上面的学习,大家学到不少的知识了吧,祝寿时肯定能讨到老人欢心的哦,老人过生日要的不就是一个乐字嘛,千万不要因为你的不注意而影响了老人的心情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