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习俗 > 祝寿习俗 >

台湾祝寿敬老之风


    寿诞礼仪是每当生日时举行的人生礼仪,人的一生要重复好多次。祝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老人的崇敬,也是对老人养育之恩的感激。
    最近,笔者在采访中得知,在海峡彼岸台湾,人们也很看重为老人做寿。但是,台湾同胞的“做寿”与“过生日”是有严格区别的。虽然这些礼仪的意义都在于祝福、庆贺健康长寿,但小孩子和青年人不许叫“做寿”,而通称“做生日”。台湾同胞认为,小孩子和年青人做寿会折寿,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才能举行寿礼。即便进入中年也绝对不可含糊,台湾人到了四十岁也不能做寿。只有年届五十一岁虚龄者才开始庆寿,称为“头生日”,日期依其出生的农历月、日而定。此后,每年的生日都必须庆寿。据说,晚辈人给长辈祝寿,今后自己才能庆寿,这也是孝俗与敬老传统特有的人情魅力。
    
    到了六十一、七十一、八十一岁时的寿诞,要比常年隆重,谓之“做大生日”。民谚云:“五一子女祝,六一同堂吃,七一称大寿,八一寿堂溢。”意思是五十一岁寿诞由子女操办,大可以声张;六十一岁的寿诞同堂齐庆,热热闹闹欢聚一堂;七十一岁、八十一岁的寿诞称大寿,可以接受亲友送礼庆贺拜寿。但是九十一虚岁生日那天,有的人则不做寿,可能忌讳被别人戏谑为做“狗寿”讨个没趣。因为台湾方言,“九”与“狗”同音,视为不吉。再则依据中国传统数理,“九”为至上数(尽数)。所以,有些人忌讳,而不做九十一岁寿。不过现代人的观念有所更新,认为做九十大寿尤其难得,人们还习惯将“九”与“久”划上等号,隐喻长久、长寿、但愿人长久……
    台湾同胞做寿分为小做或大做,小做是象征性的。但不管如何,做寿主要根据家庭经济条件而定,也和子女孝敬的程度有关。每当长辈生日的那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先煮食长长的甜寿面和鸡蛋,让一家分享寿者之福,隐喻人人健康长寿。是日,儿孙辈都应聚集到寿者居处祝寿。女儿、女婿、孙女、孙婿以及外甥等也都要敬献长辈喜好的礼品,以表孝敬之心。有的亲朋好友也会带着寿礼前往祝寿,寿礼通常选购象征长寿的物品,如寿面、寿糕、寿烛、寿画、寿龟、寿屏等等,也有的选购寿者平日喜好之物或带有健康长寿蕴意的礼品。做儿媳妇的通常借婆婆做生日之机,订制金银镯戒赠予她,感谢婆婆帮助照料儿媳做月子帮助养育子女之恩。做寿者之家按习俗制做红龟、寿桃等食品,发送寿筵请柬。红龟、寿桃隐喻福寿瑞祥,比起西方人做生日喜用蛋糕,其寓意更深远。庆大寿人家往往要多做些红龟、寿桃分送至亲好友和左邻右舍,图个皆大欢喜。
    给寿者祝寿除送寿礼、办寿筵外,要说吉语、贴寿联。寿联不外乎写些吉祥祝福之辞,有的蕴含着庆寿者的本年岁数以及性别等。如六十男寿联:“甲子重新新甲子;春秋几度度春秋”六十女寿联:“彤管飞音歌玉树;绿云分彩护金萱”。七十男寿联:“从古称稀尊上寿;自今以始乐遐龄”七十女寿联:“月满桂花延七秩;庭留萱草茂千秋”。八十男寿联:“八秩康强春秋永在;四时健旺岁月悠游”八十女寿联:“萱寿八千八旬伊始;范福九五九畴乃全”……。寿筵开始,要让老寿星及其老伴坐大位(首席),接受晚辈们祝寿,全体起立举杯祝寿或合唱《祝您生日快乐》,现代还流行在电台、电视台节目中点歌,或寄贺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祝寿。席间,子孙们免不得对老寿星的业绩予以赞扬,并恳请赐谈为人处世经验,聆听他(她)对晚辈们教诲。“寿星”也借此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俨然是在主讲一堂传统教育课。
    每逢佳节倍思“登”——兼谈登山健身活动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脍炙人口的重阳诗。
    古人以九为“阳数”,故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节日期间正值气候凉爽的秋天,人们喜欢到郊野、山间举行各种节俗活动,重阳节的节俗活动多与体育、健身关联。在古代就盛行围猎、射箭、赛马、登高、放风筝等等。古往今来,最有广泛性的莫过于登高了,古时朝野的文人雅士们,每逢重阳都愿意登高纵目,一畅襟怀。封建帝王们也多有此举。为了登高,有的还专门修建了重九登高台。如福建泉州市有一座风景秀丽、古迹甚多的名山“九日山”,据载:“晋代,中原板荡,士族南迁,入闽居泉者每于重九日到此,登高遥望家山,寄托乡思,九日山因此得名。”古往今来,重阳登高相沿成习。
    重阳登高为何千古不衰,而且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这其中包含着体育科学。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要活就要动”,这早已被无数实验证实。譬如,从小就关在笼子里的兔子和鸟类,尽管供给它们美味的食物,依然食欲不振。在这种禁锢的、很少活动的笼子里,虽然也长大起来,可是,当把它们放出笼子,让它们尽情奔驰跳跃、展翅高飞时往往会一命呜呼,据解剖表明:它们大都死于心脏破裂和动脉破裂。这是由于长期缺乏运动的结果。人要是不运动心脏功能会降低70%,体内组织缺氧,肌力极度衰弱。
    所以说,男女老皆宜的登高攀山是值得广为提倡的。它有利于提高心肺功能,促进呼吸肌发达,加强胸廊运动而使肺活量增加,从而使身体获得更多的氧,登高攀山活动可使心跳加快,增加心排血量,心肌变得强壮有力,血液循环的改善,能把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输送给各组织器官,从而增强了全身功能。它还可使血中高密度脂蛋增加,清除血中过多的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患有高血压、气管炎、盆腔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等慢性病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适当的登高锻炼,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新西兰女总理克拉克,在参加APEC会议间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的专访时说,她业余最兴趣的活动是登山。已登过6000多米高山的她,还想有机会将攀登珠穆朗玛峰。她说,登山可以避开尘世嚣攘,开阔视野,锻炼毅力,体现竞争、拼搏、上进。的确,登山可以“且忘天地于一瞬”,寄情山水,消除案牍疲惫,怪不得日理万机的女总理都钟情登山。在我国,近年来,登山也渐成一种休闲时尚,登山协会、登山比赛、登山旅游有如雨后春笋竞相冒出。
    秋天的空气格外新鲜,登高远足,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既能够亲吻大自然,又能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空气比水各食物更重要。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在清鲜空气中氮含量最多,约占总容积的78.09%。其次是氧,约占20.95%。秋季登高,不仅是空气中新鲜氧气多,而且含有众多的阴离子。据测定,郊野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约有1万个阴离子,森林蓊郁的山区,泉水潺流或瀑布飞溅的地方阴离子多达2万个。它们被喻称“空气维生素”,作用于人的末梢感受器,可调节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与抑制,改善脑功能,提高力和记忆力,它随血液循环可把所带的负电荷送给各处的组织细胞,促进各器官的代谢活动。它能提高肺的换气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的吸收和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还能增强骨髓的造血机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登高攀山的作用远不止这些,但最起码,也是收益最快的是它对于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克服消极、低落情绪有着良好作用。
    朋友,既然登高攀山有如此多的好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我们又何把它只限于重阳节俗活动呢?时值秋高气爽,此时登山,最能体验山之魄,草之青,花之媚,水之秀,径之幽……。我们不妨选择一个天净云轻的假日,约三五个亲朋好友,只求乐趣,不逐名利,登一座是一座,登多高算多高,也不枉越过这个难忘的金秋。
    人情味·重阳节·保健风
    才过中秋节,转眼又到重阳节。重阳节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古人认为“九”是吉利的数字,把它作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都叫它为“重九”或“重阳”。九月,秋高气爽云淡山青,金菊笑绽,丹桂飘香,正是登高远眺,游览赏菊的良辰美景。古往今来,在这个传统佳节里,人们照例要举行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有登高、赏菊、赋诗、敬老、插茱萸、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等。可以看出,重阳节俗活动有别于其它节日,内容既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健康有趣的节俗反映了我国人民与瘟疫疾病作斗争的精神。在中国人的传统风俗中,重阳节是一个登高节。其时气候不冷不热,最宜携亲伴友出门郊游、登高。节日期间,亲人故友们总是喜欢结伴登高,故亦称“登高节”。时下,在重阳节期间,各地时兴组织老年人登山,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登山活动,有的举行登山比赛,锻炼身体,培养人们了解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品德,也体现了人们奋发向上登攀的进取心,赋予节日新内容。
    说起重阳节插茱萸,还有一段富有人情味的动人传说。相传,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恒景访遍名山高土,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恒景回到家乡,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座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
    魔冲出汝河,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所以,旧时人们很看重插茱萸,唐朝诗人王维有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现在,民间重阳节戴插茱萸免灾避祸的形式已不多见,但是,重阳赏菊的活动比起古代有过之而无不及。金秋九月,习称菊月,我们在书画作品中屡可见到“菊月”借代九月的题款。在万菊纷繁、丰色多丽的南方地区,处处可闻氤氲芬芳,沁人心脾的菊香。重阳节人们也称之“菊节”、“菊花节”。在这天,人们习惯赏菊、簪菊、饮菊酒、食菊糕、赋菊诗。唐朝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便反映了唐人过重阳宴饮友人、赏菊的风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东晋诗人陶渊明与亲朋好友赏菊时,欢快地吟曰:“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这位隐迹“桃花源”的山水诗人多么向往重阳赏菊啊!
    此外,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因此,人们把重阳节当作“敬老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同时人们还开展了许多以老人为中心的尊老、爱老、敬老活动,以弘扬我国敬老传统。在台湾以及台胞重点祖居地闽南,重阳节这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进补。此外,还有一个独特有趣而且保健强身作用的“吃鸡进成年”节俗。这一天,凡是年届15岁的少男少女,人人都要进食一只用“十全大补”药剂或用中药田七、人参、高丽参等名贵滋补健身方剂炖熬的全鸡,男的吃雄鸡,女的食雌鸡。即使在贫困年代,做父母的无论如何也要设法购买一只鸡让儿女在这天进补。有资者吃鸡的对象进食时通常要坐在大门槛上,别人不得分享,这似乎是进食者的一种“专利”,吃后意味着跨出家门,走向社会,俨然是一种独特的保健成人礼俗。
    重阳节,充满着气息浓浓的人情味,吹拂着益处多多的保健风!
     (责任编辑:admin)